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290-3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290-300(第11/13页)

也大。

    【阿斗】:唐睿宗李旦都知道,为何不敢自己造反?

    阿斗的心声再次出现在天幕上。

    “阿斗,你再想想,以相王李旦的身份造反真的有优势么?”刘备引导着阿斗。

    阿斗挠着头发,仔细想李旦造反的优势,忽然发现似乎也没有什么优势。

    毕竟在位的是李成茂,李旦以叔叔的名义造侄子的反,似乎是以大欺小。

    【知道归知道,但是唐睿宗李旦到底知道多少呢?唐玄宗李隆基又会让李旦知道多少呢?

    经过咱们之前的分析,虽然李旦不像史书上定义的那么无能,但是他的儿子李隆基的能力的确是在李旦之上。

    正因如此,史书上记载的唐睿宗李旦对此次政变知之甚少,逻辑也是对的。

    所以,唐隆政变的主导还是未来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

    *

    唐太宗,唐

    才七岁的李治一时间又点转不过来了,方才神迹说唐睿宗李旦其实是知道唐隆政变的消息,那这会怎么又说唐睿宗李旦知之甚少。

    最小的李治想不明白,但是唐殿中的其他人一听便明白,根本无需多言。

    “父皇,这是为何,他到底知多少?”李治求问他家父皇。

    “父皇问你,李隆基的身份你可还记得?”李世民问李治。

    “他是李旦的第三子,被过继给了……儿子明白了!”李治一下明白了。

    “若是以李隆基的身份他定没有继承大统的可能,但要是他带头造反就不一样了,他就成了最大的功臣。”李治滔滔不绝,“就算为了这份功劳,李隆基也不会告诉他太多。”

    “还有还有,那些臣子之所以一起瞒着相王李旦,则是因为以李旦的处境造反不合适!”李治觉得自己的思路完全打开了,分析的头头是道。

    看的出来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基因的确是好,李承乾他们兄弟几人确实是聪明,只是身体素质都不怎么样。

    若但凡李旦身体好些也不至于如此。

    *

    唐高宗,唐

    听神迹讲述自己的皇孙李隆基之事,唐高宗李治的眼中有了神采,“这孩子颇有太宗之风。”

    唐太宗李治看李旦的眼神更加坚定,所谓父凭子贵就是这般。

    第299章

    【接下来咱们一起看看唐睿宗李旦登基之后又干了什么。

    唐睿宗李旦登基后, 首先是大规模的平反,追封已故的废太子李贤为章怀太子,并且给宰相宰相裴炎、神龙政变的五位大臣、太子李重俊、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一并平反。

    对于武氏一族,唐睿宗李旦则直接削夺了武三思、武崇训父子的爵位和谥号, 并且还把他们两人的坟给抛了, 并把尸体拉出来鞭尸。

    从这可看出唐睿宗李旦对武氏一族的确恨之入骨, 若当年武则天立的是李旦为太子, 怕武氏一族怕是早被灭了。】

    *

    武周

    “四弟,你竟如此!”李显听到李旦的所作所为, 心中大喜。

    李显觉的自家母后听到李旦如此对待武家后人,定不会立李旦为太子。

    李旦见自己的心思和日后的所作所为被神迹如此大方的说出,反而坦荡起来。

    他就是不待见武氏后人,武周的确是篡了李唐江山,他如今的忍辱负重就是为了匡扶李唐江山。

    武则天听李旦对武三思他们的举措, 神态并没有半分波动。

    自从知道武氏一族无能后, 武则天就果断放弃了他们, 现在的武三思于武则天来说不是亲人而是要除掉的隐患。

    身为皇帝, 武则天自然要为后朝考虑,既然她已经下决心把还政于大唐。

    【在官员的任用上, 唐睿宗李显重用姚崇和宋璟为相, 这两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为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开元盛世立下了汗马功劳。

    除了选良相外, 唐睿宗李显还恢复选官制度, 并且着手处理唐中宗李显执政期间冗官问题。

    单看这些举措都是明君所为,但唐睿宗李显执行这些政策的时候前都先过问李隆基和太平公主。

    这也是为何历史上对唐睿宗李显的评价并不高, 两次登基都是傀儡。】

    *

    武周

    李显满脸不屑的看向李旦,他还以为李旦多厉害, 不还是个傀儡。

    李旦则是一脸平静,自打他听到自家儿子李隆基在唐隆政变成功后,他便料到这个结果。

    自己这个情况和当年高祖皇帝是如何的相似,只是故事的主角换成了他和李隆基罢了。

    但是让李旦欣慰的是,就算自己败了还是败在自己儿子手中,虽败犹荣,大唐需要一个有野心且有手腕的君王。

    李显看着李旦一脸欣慰的笑,不由皱起眉头,笑什么?疯了?!

    【李旦之所以如此,和他面临的局势有很大关系。

    别忘了,李旦上位之初就是一个弱势皇帝,首先这场至关重要的政变他并没有参与,功劳都是他儿子李隆基和他妹妹太平公主的。

    在威望这方便,唐睿宗直接就输了,就如同当年的唐高宗李渊和秦王李世民一般。

    天下事秦王打下来的,唐高宗李渊的威望自然不如秦王李世民。】

    *

    宋

    “别说,还真是很像。”赵匡美感叹,“大唐的命运仿佛是一个轮回,唐玄宗李隆基上位之初的确有唐太宗李世民的风范。”

    “要是他早早死了就好了。”赵匡美满心遗憾,若唐玄宗李隆基能早死,他绝对能和唐太宗李世民齐名。

    【反观李隆基,除了威望外,守卫玄武门的左右万骑都是李隆基的心腹,左右羽林军大将军是李隆基同胞弟弟。

    而在唐隆政变中立有大功,同时又是李隆基心腹的刘幽求、钟绍京、崔日用等人又被安排到了中书省和门下省。

    前面咱们说过唐朝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重要性,掌控了这两个部门,算是掌控了大半朝政。

    可以说唐隆政变后,李隆基要威望有威望,要兵力有兵力,他只缺了一个太子的头衔。】

    *

    唐高宗,唐殿

    单是听这些,李旦已然能够感觉出自己这个儿子李隆基的强势与强大。

    这才是真正的李家儿郎!

    李旦自豪的同时,又有些可怜被推上皇位的自己,有这样强大的儿子对于在位的皇帝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之前咱们说过李隆基的身份,其实他是没有资格当太子的。

    唐睿宗李旦登基后,最有资格当太子的是他的长子李成器,且李旦第一次登基的时候李成器便是太子。

    而唐睿宗李旦也有心立长子李成器为太子。】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