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290-3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290-300(第9/13页)

门的唐隆政变。

    这次政变的主角是唐睿宗的儿子,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唐玄宗李隆基。】

    【阿斗】:唐朝的政变真多呀,后面还有么?

    阿斗再次感叹,他扒拉手指头算算,这已经是神迹提到的第四个政变了。

    *

    唐高宗,唐殿

    唐高宗李治听神迹提到的第四次政变,他叹了一口气,若不是自己当初的选择,也不会有后面接二连三的政变。

    唐高宗李治看向武则天,可是天下却没有卖后悔药的。

    如今政治格局已经形成,唐高宗李治在想该如何才能避免后朝之乱……

    *

    唐太宗,唐殿

    听到神迹提到唐玄宗李隆基,唐太宗李世民还有李承乾他们不由皱起了眉头,大殿的气氛一下压抑下来。

    第297章

    唐太宗李世民对于唐玄宗李隆基这个后辈的情感很复杂。

    观李隆基的前半生的算的上明君, 但是后半生却宛如夺舍。

    唐太宗李世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防止后世出李隆基这样的子孙,什么机制能遏制昏庸之君,又不会导致权利的失衡。

    *

    武周

    李旦没有想到竟然是他的三郎李隆基造反,确切的说应该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侄子。

    李隆基垂拱三年, 也就是两岁那年就被封为楚王, 然后过了两年又被过继给了已故的太子李弘为子, 身份由李旦的儿子变成成侄子。

    若是按照礼法来说, 就算李隆基造反成功,这皇位也轮不上他来坐, 毕竟他还不如李显最小的儿子李重茂正统。

    李旦万万没想到最不可能造反的儿子竟然造反了,与此同时,李旦又担心他家母后会对李隆基下手。

    毕竟现在的李隆基才五岁而已,想要弄死一个没什么势力的皇孙着实容易……

    【咱们简单的总结一下唐隆政变的经过。

    公元710年六月初二,唐中宗李显驾崩。

    公元710年六月初四, 群臣发丧。

    六月十二日, 唐中宗李显最小的儿子李重茂登基。

    六月二十日, 临淄王李隆基协同羽林军万骑营葛福顺、李仙凫发起兵变, 杀皇后韦氏将领韦播、高嵩等人,完全控制羽林军。

    随后, 李隆基、刘幽求等人攻入玄武门, 杀韦后及安乐公主。

    六月二十一日, 李隆基出宫迎接他的父皇唐睿宗李旦入宫辅佐少帝李重茂, 并且紧闭城门, 继续捕杀韦氏余党。

    同日,少帝李重茂大赦天下, 称乱臣贼子已死,其他人不再追究。

    六月二十三日, 少帝李重茂让位给相王李旦,但是李旦拒绝。

    于是群臣再次请求,最终相王李旦登基,和他哥哥李旦一样,第二次登基。】

    *

    唐太宗,唐殿

    听着唐玄宗李隆基雷厉风行的造反经过,可以看出他的确有当帝王的能力。

    这一点,唐太宗李世民从未否认过。

    但是唐隆政变如此成功,也不仅是唐玄宗李隆基一个人就能做到的。

    “青雀,你认为此次唐隆政变成功的因素是什么。”唐太宗李世民问李承乾。

    唐太宗李世民想借着神迹好好培养他的儿子,皇储对于一个王朝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此时唐太宗李世民已经根据神迹所述的逻辑关系推论出唐朝下一任皇帝大概率是他最小的儿子李治。

    明明是个聪慧的皇子,为何会利用外戚制衡朝堂,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唐太宗李世民还没理清头绪。

    但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心中,李治显然不是最佳的皇位继承人,虽然经过几场政变最终恢复了李唐江山,但终究动摇了国本,为后来的安史之乱埋下隐患。

    唐太宗李世民最想避免的就是安史之乱。

    “儿臣认为唐隆政变的成功与李隆基和他背后朝廷支持起了关键作用,如此政变,不可能是临时起意。”李承乾道。

    “还有和景龙不同,李重茂是傀儡皇帝,有了前车之鉴,李氏宗族和臣子的利益是一致的。”李承乾牢记神迹之前说的话,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共同的利益。

    “大哥真厉害。”李治一脸崇拜的模样,他觉的他家大哥是最适合当太子的人,也不知为何他家父皇还不立他家大哥为太子。

    李治着急的不行,若立他家大哥为太子,怎可能生出李显那样的废物来。

    *

    蜀

    “临淄王李隆基好生厉害!”阿斗拍手叫好,“这才是场真正的政变!”

    “但是他如此厉害,为什么不直接做皇帝呢?他那个爹不是个废物么?”阿斗不解,自己发动政变得来的天下,怎么让他那个废物爹坐享其成。

    阿斗对李旦的印象不怎么好,谁让他当年把皇位直接让给了武则天,就凭这一点便是个废物。

    【阿斗】:为何李隆基不自己当皇帝,倒让他那个废物爹爹坐享其成!

    阿斗心中所想再次以弹幕的形式出现在天幕上。

    不同时空的李旦看着弹幕,神情一模一样,废物爹爹啊……

    【首先咱们看看以李隆基的身份他能不能上位。

    李隆基虽然是唐睿宗李旦的儿子,但是在他儿时就过继给了已故的太子李弘,所以李隆基理论上是唐睿宗的侄子。

    而此次唐隆政变的旗号是清除外戚,也就是所谓的清君策,少帝李重茂的皇位是正统的。

    而李隆基作为已故太子的“儿子”,按照唐朝的继承制度,怎么也轮不到他。

    但是李旦则不同,李旦之前就当过皇帝,且古代有兄传位于弟的先例,更何况当年唐中宗李显还要立李旦为皇太弟。

    最好的例子就是宋朝赵匡胤传位给他弟弟赵光义。】

    *

    宋

    再次听到赵光义的名字,赵匡胤还是第一时间回想起他们大送那些窝囊事。

    “神迹真是喜欢拿咱们大宋举例子。”赵匡美乐呵呵道。

    赵匡胤……

    【因此若是李隆基上位,唐隆政变就真的变成一场叛乱,但是若由唐睿宗李旦登基,则是继承大统。

    因此,于身份,唐玄宗李隆基并不具备直接登基的条件。】

    【阿斗】:大唐都发生这么多不合理的政变,还管什么身份。

    阿斗不解,好不容易有个有能力的君主,怎么又开始讲起身份大统来了。

    反正阿斗就是特别看好李隆基,他觉的李隆基有当明君的潜质,比李旦李显他们好太多。

    【抛去身份不管,此次政变并不是李隆基一人发动,而是他联合了他的姑姑太平公主一起发动的。

    且太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