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安乐公主: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大唐]安乐公主》 160-170(第9/17页)

,不曾隔断,有十来人在里面做活,室内弥漫着一股油墨香味。

    夕阳透过大窗户照在一面轮盘上,金光璀璨,引得荣娘连忙跑过去细看。

    “这是字?”荣娘趴在轮盘上,只见上面整整齐齐排列着铜字。

    裹儿指了靠墙根的一排摞得等人高的箱子,道:“咱家的钱都在这里面了。”

    “这里面都是铜?”荣娘问。

    裹儿点头,道:“嗯,咱家的铜钱都换成了铜。”其实可以直接将铜钱融了铸铜字,但是朝廷禁止融铜钱。这是裹儿拿钱从工部买来的铜做的铜字,故而账面上的钱不甚宽裕。

    荣娘取出一个来,上面残留着油墨的痕迹,好奇问:“这是小印?”

    裹儿叫她放回去,两人来到旁边的条案上,只见几个匠人正在拿着刷子刷一个木框,片刻后揭下印满字的纸张。裹儿接过来一张递给荣娘。

    荣娘好奇地接过,不小心手上蹭了点油墨,但她的注意力在纸张的内容和形式,这是一张邸报。

    “阿娘,这一张卖两个钱,准能卖出去。”荣娘道。

    裹儿道:“这才刚弄好,过几天修整一下铺子卖。”

    荣娘兴致勃勃,道:“不用闹市的铺子,偏远处找个屋子就好了,再招几个孩童,到各坊间去卖,准卖得好。”

    裹儿道:“……你比我还热心。”荣娘嘿嘿笑了两声。母女又看了别的东西,直到侍女叫她们回去用饭才出来了。

    铜字试验好后,裹儿将成品拿给重润看,重润看了也十分喜欢,道:“这印刷一些小东西,比雕版和抄写便宜了许多。刘知柔年纪大了,你兼着工部,这事就交给你去办。”

    裹儿应了,重润又问起她修订法律的事情。裹儿闻言抱怨起来,“当年长孙无忌怎么修的法律,贵贱悬殊,又根据什么五服减一等二等的,还有罚铜赎罪,……看得我头都大了,我都怀疑长孙无忌是为自家才这样制定法律了……”

    重润笑着听裹儿抱怨完,问:“你准备怎么改?”

    裹儿苦笑着摊开手,道:“还能怎样改?上面的条款放眼望去都是利于朝堂上的这些人这些家,要削去他们的利益,他们少不得要与我拼命干仗,只能一点一点来。”

    重润好奇起来,问:“你想要将法律改成什么样子?”

    “公道。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从律法中讨回自己的公道,而且不受良贱、远近、士庶、贫富……等影响。”裹儿坚定道。

    重润听了,心中感慨万千,摆手让她去了,临走还叮嘱道:“一百年都不能做到你说的这些,你慢着点来。”

    “别学隋炀帝这个糟心皇帝。”重润在心里默默补充道。隋朝灭亡有很多因素,但是大运河是其中之一,然而大唐现在依赖着这条运河从南往北运粮运绢。

    下值后,裹儿回到家里,却见崇训托着锦盒过来。裹儿诧异,如今孩子大了,连荣娘也知道武延秀的事情,故而不像他们小时那样常在一起用饭。

    “这是做什么?”裹儿命人让座上茶。

    崇训进来坐下,挥手让侍女退下,将锦盒推给裹儿,说:“这是我这些年的租税,没怎么花,你拿着用吧。”崇训封了镐国公,封邑五百户。

    裹儿笑起来,将锦盒往回推,“定是女王不知和你说了什么,我不缺钱,前儿拿铜钱从工部换了一些铜做铜字,如今库里的绢帛堆积如山。”

    崇训闻言一愣,裹儿见状,手按在锦盒上,笑说:“你若是不急着用,我拿来有个赚钱的用处。”

    崇训洗耳恭听,裹儿说起建船队出海行商来。崇训对裹儿信重,只听了两句,便立刻答应了。

    裹儿道:“我管户部的时候,就看到广州等几个港□□上来的税极多,那定是个好营生,而且我想看看海外是什么样子。”

    崇训问:“你准备怎么弄?”

    裹儿道:“我拉上几个姊妹一起,免得被她们说有了发财的门路不找她们。”

    崇训点了点头,道:“这样也好。”又说了几句,便起身告辞离开。

    裹儿送走崇训,与荣娘一起吃了饭,便回到竹园,就看见武延秀丢金饼玩。

    她瞥见案上的箱子,里面铺了一层的金饼,便问:“你这是要打个金铠甲不成?”

    说着便在榻上坐了,武延秀直起身道:“这些钱多不多?”

    “多,怎么不多?有人一辈子还见不到一块金饼呢。”裹儿笑回。

    武延秀说:“我听说你没钱,收了驸马武崇训的钱。”

    裹儿失笑:“谁又把这个告诉你的?”

    武延秀:“你别管,就只说有没有。”

    裹儿点头,道:“他本一片好意,不好拒绝,正好我想组一只船队想出海试试。”

    武延秀指了指箱子,道:“我把这些给你,比他的多不多?”

    裹儿笑起来,“多,便是我也没有这么多黄金。你哪来的?”

    武延秀笑道:“分家分来的。”武承嗣留下偌大的家底,其中武延基和武延秀分了大头。

    裹儿道:“那我收下了,你等着,我现在给你写一张字据。”

    武延秀手一摆豪气万千,道:“要什么字据?不用写。”

    裹儿摇头,笑说:“你来给我磨墨,我给他写了一张,也给你写一张。你是好意,赔了也不追讨,但若赚了,不给你分红,岂不是误了你这份好意?你对我好,我的心难道是石头做的?”

    武延秀扭扭捏捏起来磨墨,道:“这里早已是我的家了,你这么说,多见外。”

    裹儿睨了他一眼,笑说:“你快些了,别磨蹭了。”武延秀哼着草原的小调,一边磨墨一边问长问短。

    裹儿在休沐的时候,又借着长宁的宴会,给姊妹们说了这事,诸人中有感兴趣的,不感兴趣的,但都或多或少取了钱过来,入什么股。

    裹儿拢了钱帛,交给门下的人办理此事。如今大唐幅员辽阔,但是裹儿想知道海外到底是什么样子,最好能弄来金银和良种来。

    武延秀偶然见了此事,不由得为裹儿担心,“你不怕他们把钱给你卷跑了?”

    当年徐福骗了秦始皇的金银,带着三千童男童女,一到大海上就无影无踪了。

    裹儿笑道:“且不说几人同不同心,家族妻儿什么的,就单说他有了钱,去哪里花。神都和长安的富庶繁华,又岂是别国能比得上的?”

    武延秀心下明白,笑说:“原是我想多了。”

    第167章 登闻鼓 奴婢告发主家,除谋反、叛乱、……

    过了几日,荣娘从学堂回来的路上,听见孩童叫卖邸报,两文钱一张。

    她立刻叫人停下,买了一张送来,果然就是在自家看到的那种端庄秀丽的字体。

    马车刚要起步,她忙叫住,掀开车帘,对远去的孩童叫道:“小孩,你过来!”

    一个七八岁的男童折返回来,抬头问:“贵人有什么吩咐?”

    荣娘趴在窗框上,问:“你卖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