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寒门首辅》 40-50(第12/23页)

,望往后大家能与本官和谐相处。”

    张班头与刘师爷对视了一眼,不知道周稚宁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那边茗烟已经按照周稚宁的吩咐,与几个苦力将一桶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抬了上来,后面还配着十来道沾着肉沫荤腥的青菜,以及几坛虽然不算上乘,但也是飘香四溢的黄酒。直把几个胥吏看呆了,忍不住狂吞口水。

    这样的酒菜,他们许久都没见过了。

    “大家可以先吃,吃不饱还能再添。”周稚宁将一只碗递给一个胥吏,“余下的,也可以给自家亲眷带回去。”

    这个胥吏虽然接了碗,但还是下意识地看向了张班头。

    张班头皱眉:“你们要吃就吃吧,不用看我。”

    说完,衙役们立即就扑上了这桶大米饭。他们饿的面黄肌瘦,也不知道多久没有碰过正经大米饭了。当下一口白米饭下去,好多人都恨不得哭出来。

    但张班头没跟这群兄弟们抢,只是静静地站在一边让他们吃。

    “是了,本官差点忘记张班头。”周稚宁拿起一只碗走到张班头面前,声音温和,“班头别怪本官听墙角,本官昨夜也是无意中听乡亲们说,嫂夫人和令公子有时会为米粮发愁。所以今日本官已命茗烟准备了两袋米粮,待会儿一同送往班头家中。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些好的才能健健康康的长大。”

    张班头张张口,似乎正要谢绝,可周稚宁又道:“我知道班头心里还想着乡亲们。只是治国齐家平天下,家不宁,班头难道在外还能安心做事么?这些年班头将自家的米粮拿出来分给大家,虽然嫂夫人一直没说什么,可为了孩子,嫂夫人也有埋怨班头的时候吧?”

    张班头一下子住了嘴,看向周稚宁的表情极为复杂。

    因为周稚宁所说的,正是张班头的软肋。

    谁还没有个家要养?孩子因为一口吃的,总是半夜饿的哭。只是辽东县百姓们过成这个样子,他又着实看不过去罢了。

    “只是两袋米粮,若是班头心里过意不去,就算是本官借与你的,将来还给本官就是。”周稚宁微笑着拍拍张班头的肩。

    张班头默默松口:“谢大人。”

    “自然……”周稚宁一碗水端平,看向刘师爷笑道:“师爷也有。”

    刘师爷擦了擦汗,连忙鞠躬:“多谢大人还想着小人。”

    另一边,桶里的米饭飞速减少,似乎并不够这群人吃。

    周稚宁既然有意对衙役们施恩,自然不会吝啬饭钱,于是转身对茗烟道:“再去酒楼里订一桶饭抬回来。”

    茗烟也被这些人的吃相镇住了,连连点头,带着人又去了。

    在两大桶白米饭,以及一堆肉菜的攻势下,衙役们看周稚宁的眼神已经不仅仅是佩服了,更带有一丝感激和恭敬。

    周稚宁知道,无论在什么朝代,只要有银子和有米粮就能找得到人为自己办事。

    辽东县虽然特别些,但只要她肯砸银子下去,她相信都能解决百分之八十的问题。更何况,她带在手里的除了赵淮徽给的一千两,可还有一箱子珠宝呢。

    第46章 民心溃散 拿银子砸民心

    施恩点到为止,周稚宁见好就收,在两桶白米饭吃完之后,就叫上刘保儿去了主簿衙。

    主簿衙内屋就存放着县衙里的全部卷宗,刘保儿按照周稚宁的吩咐,已经全部整理出来了,此时正如小山一般堆积在桌案上,只是书皮封面颜色深浅不一,有的卷宗格外破烂一些。

    “大人,咱们辽东县条件有限,所以储存的卷宗常有毁坏的地方。年代稍微久远一些的,字迹会模糊一些,外皮也会破烂许多,小人还没来得及修整。”

    经过方才的交锋,刘师爷哪里还能看轻这个小县令?于是周稚宁尚未开口,他就先行解释了。

    周稚宁微笑:“劳烦刘师爷了。”

    然后随手拿起一卷翻看。

    刘保儿恪守礼仪,没有站太近,只拢袖弯腰侍立在门口,看似恭谦有礼,实则一双细缝儿眼一直在瞟周稚宁。却发现周稚宁翻阅的速度极快,似乎对卷宗里的具体内容并无兴趣,只是想囫囵看个大概。

    “大人可是看出什么了?”刘保儿问。

    周稚宁捻了一捻手上卷宗的纸张,又看了一眼卷宗上所记载的具体年份,眉峰一挑,回道:“什么也没看出来。”将卷宗重新放好,“就卷宗内所载,辽东县很少有刑狱案件发生。上一次刑狱案,还是十五年以前了。近十五年来,除却一些小偷小摸以及异族侵扰以外,居然可以称得上是风平浪静。”

    刘保儿暗暗松了口气,继而奉承道:“当今圣上贤明,辽东县有皇恩庇佑,自然是风平浪静。现在有了大人到,那这份宁静自然也会算在大人的政绩里头。待来年政考之时,大人说不定就能凭着这份政绩高升。”

    “高升?”周稚宁笑,“本官倒觉得这辽东县不错,是个值得长留的地方。”

    “大人说笑了,我们辽东县靠近异族,道路又偏僻难行,县内也无美人歌舞。历任大人们连住都不愿意住,怎么可能是长留之地呢。”刘保儿试探着说,“更何况大人想要的在辽东县都捞不着,除非高升离开。”

    周稚宁似笑非笑地看着刘保儿:“刘师爷都不知道本官想要什么,怎么就能断定本官在辽东县捞不到东西呢?”

    “小人愚钝,大人想要什么可否对小人暗示一二,小人心里有了底,也好为大人办事啊。”刘保儿讪笑。

    “当官儿的想要的无非就是一份政绩,师爷不是已经给本官了?”周稚宁笑着晃了晃手里的卷宗。

    “这——”

    刘保儿清楚周稚宁这是在跟他打马虎眼,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还想再套套话,谁料周稚宁道:“你先退下吧,这卷宗有意思的很,本官要再看看。”

    随即又开始快速翻阅起来。

    刘保儿无奈,只好应了一声恭敬退出去。周稚宁瞥了他一眼,见人完全离开了,才将手里的卷宗往桌案上一扔。

    卷宗砸在书堆儿里,发出啪的一声响,继而撞翻了不少其他卷宗,哗啦啦地往地下砸。

    周稚宁连瞧都不瞧,反倒拍了拍手,冷笑一声:“哼,日期和纸张泛黄程度都不统一,分明是打量着我刚上任,用假卷宗蒙我。”

    又是排挤,又是骗人,刘保儿还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不期望她多留”的信息。

    啧,怕是辽东县有什么需要这两人守口如瓶的秘密。

    周稚宁想了想,然后立即转身从主簿衙后门离开。

    另一边,刘保儿刚出了主簿衙,还没出一堂,就被张班头拽住了胳膊拖到一边。

    “怎么样?混过了没有?”张班头问。

    “应该是过了。”刘保儿皱眉道。

    “什么叫应该过了?”张班头不满。

    “她连卷宗内容都没怎么看,随便翻一翻就过了,所以我想咱们的假卷宗应该还没露馅儿。”

    张班头也是松口气,不由埋怨:“既然是这样,你皱着个眉头做什么?真把我吓一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