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寒门首辅》 80-90(第10/20页)

她的意思就代表了皇帝的意思,以后行事更加方便,也相当于是皇帝给她开的绿灯。

    李显喝曹元通很显然都想到了这一层,李显唇边挂上了一抹浅浅的微笑,曹元通则是笑的很嚣张。

    只是这样一来,她又要遭人恨了。

    果然,当周稚宁快步上前听旨的时候,就听见身边有人嘀咕:

    “这个周稚宁到底给陛下下了什么药?竟然让陛下如此器重她。”

    “这样的官位,你我当真是羡慕不来。”

    “一年不到便连升两级,幸亏我朝没有设立丞相,否则这丞相之位还不让这个小儿坐去?”

    周稚宁有些头皮发麻,轻咳了两声,跪在皇帝面前叩头接旨:“微臣领命,必然尽心竭力,万死不辞。恭谢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

    一句话还没来得及说完,朝臣当中忽然传来一声高喝:“陛下,万万不可!”

    所有人都朝声音传来的地方看过去,只见周允能快步上前几步跪在皇帝面前,高呼道:“陛下,周稚宁她德行有失,是万万做不得知州的呀!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看见是周允能,众人不由撇嘴。

    又是他,为了拉下自己的侄子,周允能这段时间可没少作妖,但每一次都被皇帝给挡回来了,他怎么还不长记性?

    所有人都预备着周允能又拿出什么捕风捉影的话来攻击周稚宁,谁料周允能却道:“陛下,周稚宁的亲姐周巧珍本与杨忠宝大人定有婚约,可周巧珍却不知廉耻随男子外奔。外奔为妾,其情可诛!更何况周稚宁本人多年知情,却知情不报,反而为其做隐瞒,这分明就是目无法纪,知法犯法,这样的人实在不配为国家之栋梁!”

    第86章 堂弟,我帮你 我们才是兄弟

    周稚宁垂在身边的手一下子收紧了,她很想抬起头来去揍周允能一拳,但又忍住了,只是慢慢地直起身子,对皇帝说:“陛下,周大人这话完全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微臣自认为行得端坐得正,微臣家姐更是世间难得的贤惠女子。她与微臣的姐夫并非无媒苟合,私奔为妾。而是两情相悦,被微臣亲自送出府邸成亲的。”

    她的语气十分凛然,听不出半点心虚,好像就是周允能又在胡乱陷害似的。

    朝臣们大多数也是这样认为,毕竟当日殿试之上,周允能这个当大伯的第一个站出来和周稚宁断绝关系,日后又不断找茬,傻子都知道这两人必然是不死不休的结局,所以周允能要告发周稚宁任何罪名他们都不奇怪。

    皇帝显然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也不想浪费早朝的时间,随意地摆一摆手,道;“既然你们双方各执一词,那这件事情就交给大理寺那边去办理吧,有结果之后告诉朕一声就好。”

    大理寺可是赵淮徽的地盘,既是赵淮徽头上还压着个大理寺卿,可赵淮徽的这个顶头上司却对赵淮徽言听计从,这跟赵淮徽在大理寺里头当家作主没两样。而赵淮徽又和周稚宁是好友,这案子要是放在大理寺审,那跟直接判周稚宁获胜有什么两样?

    周允能肯定能想到这一点,于是他在皇帝开口之后,直接上前两步跪倒在地,高声道:“陛下,臣有铁证!”

    皇帝一顿,皱眉看向周允能。

    周允能道:“周稚宁的家姐周巧珍已然认罪伏法!此时人就在刑部的大牢里头等待宣召,还请陛下裁夺。”

    周稚宁浑身一震,猛然回过头来看着周允能。

    金灿灿的阳光之下,周允能浑身好像镀上了一层冷冷的血光,那双老而精明的眼睛,此时正带着阴狠和得意看着周稚宁。

    “陛下明鉴,周稚宁的家姐周巧珍就住在青州,青州与上京离的如此近,为何这些年来却从不见周巧珍回家探亲?而且周巧珍与其丈夫黄玉林多年来过的躲躲藏藏,黄玉林本来是个秀才,有功名在身,却多年不敢考科举。岂敢说这其中没有为了掩盖二人私奔事实,而不得不隐姓埋名的缘故?”周允能冷哼道。

    话音落下,周允能就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张口供交给旁边的小太监,道:“陛下,微臣手中的这封便是罪妇周巧珍的认罪书与口供,白纸黑字清清楚楚,是万万做不得假的。”

    小太监踩着积雪,一路吱嘎吱嘎地小跑到皇帝面前,将这封口供递给皇帝看。

    只是一眼,皇帝就看清了口供纸上按着的那个鲜红无比的手印,以及周巧珍的亲笔签字。

    “拿给周大人。”皇帝摆摆手。

    于是小太监又把口供拿到周稚宁面前。

    “认一认,这笔迹是否是你家姐亲手所书?”皇帝的声音从头顶上传来,叫周稚宁内心一沉。

    她的视线落在口供纸上,认真辨别着纸上的笔迹,试图从里面找出哪怕一点点的差错。但事实注定叫她失望,因为这张口供的字迹当真与周巧珍的一模一样,所以说,周允能没有说话,她大姐当真是签字画押了。

    看到周稚宁久久不语,其实皇帝心里也颇为清楚,但他还是给了周稚宁一次机会,开口问道:“周爱卿,你怎么说?”

    “陛下。”周稚宁沉默了片刻,然后语气从容冷静的开口,“岂不闻官府要叫一个人伏法认罪,有的是力气和手段。只消摆出十八道酷刑,打板子、夹手指……不怕犯人不招供。再严重一些的,直接一顿板子将人打晕,然后拉着犯人的手在纸上画押。那自然是周允能大人想得到什么口供,就得到什么口供了。”

    谁料周允能只是冷冷一笑,似乎早知道周稚宁要用这话来替自己解围,便道:“陛下,微臣敢以自己顶上官帽担保,微臣从来不曾对周巧珍用刑。纸上的一切口供,都是周巧珍在清醒之时亲手写下来的。若是陛下与周大人不肯相信,尽管去刑部大牢里头看一看,微臣绝对没有说话。”

    周稚宁有一张巧嘴,周允能自然也有过墙梯,他早就算好了周稚宁会怎么解释,所以把周稚宁全部的退路都堵死了。

    “既是如此——”皇帝眯起双眼,“那朕就暂缓提周稚宁为江浙知州一事,先将周巧珍一案查清再说。赵淮徽何在?”

    很明显,皇帝还是想给周稚宁开个后门,想将这案子归到大理寺去审。

    但是——

    周稚宁抿了抿唇,从袖子里拿出今早程普交给她的请假折子:“赵大人身体不适,正卧床不起,无法来早朝。今早赵大人特意托臣带上这封请罪折子,还望陛下不要怪罪。”

    “赵爱卿病了?”皇帝挑了一下眉头,随后便摇了摇头,“可惜了,偏偏在这时候。罢了,朕也不怪他,赵爱卿的身子朕知道,是病弱了些。魏闲,下朝之后让太医院的院判亲自到赵府去一趟。”

    魏闲:“是。”

    “既然赵爱卿病了,那自然是短时间内无法再处理大理寺的政事。即使如此,周稚宁,你的案子朕就交给刑部审理了。”皇帝揣着手,“希望你能给朕一个满意的结果。”

    周稚宁微顿,然后叩头:“是。”

    接下来的早朝,周稚宁就默默的站在队伍里没有说话。一向落在她身上的羡慕嫉妒的眼神,此刻也转为了幸灾乐祸和讥笑。

    散了早朝以后,更有几个昨天和周稚宁同一批问政的官员故意走在周稚宁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