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卫长公主》 150-160(第6/28页)
“哪敢!”
刘瑶冷笑:“信你个鬼!”
这个弟弟表面乖顺温和,看着听话,内里也是黑心棉。
……
刘彻听说了两姐弟在湖心亭的争执,呢喃自语,“不单单为了成为天子……”
太子还是和他有些生疏,最起码这些话他是听不到。
莫雨垂眸敛目,连呼吸都轻了。
“哈哈!”刘彻往后一靠,放声笑道:“莫雨,阿瑶说朕现在春秋鼎盛,你觉得呢?”
“长公主说的对,奴婢也是这样认为。”莫雨点头道。
刘彻命他拿来一面镜子,看着镜中威严的面容,他左看右看,挑剔地摸了摸眼角的皱纹,“果然人还是老了,不能和年轻时相比,这皱纹一笑就多。”
“这人年级越大越有韵味,谁见了陛下现今的样子,不赞一声威武,这宫中的哪个美人见到陛下都挪不开眼。”莫雨的表情越发谄媚。
刘彻:“真的?”
莫雨肯定道:“陛下就算不信奴婢,也要信长公主。”
刘彻一想也对。
两个孩子私下里吵架,说的肯定都是真心话。
刘彻正欲开口,就听外面传来些许声响,他脸色一拉,沉声道:“外面何事?”
一名内侍躬身进来,垂着头看着地面,“陛下,赵美人差人来,说身体不适。”
莫雨面上不变,余光扫了扫刘彻,见他眉头一锁,面露烦躁,心中叹气。
这赵美人真是恃宠而骄,一次两次,陛下还能当情趣,次数多了,陛下就烦了。
果不其然,就听刘彻说道:“既然不适,就静心养病,建始殿闭宫半年。 ”
内侍:“诺!”
心知赵美人这次是玩脱了,闭宫半年,足以让帝王忘了她。
这几年,宫中不是没有受宠的美人,甚至还有人仗着年轻貌美,觉得卫皇后年老色衰,陛下肯定会厌弃,对皇后不敬,最后不仅人被杖杀,而且还连累家族老小被流放塞外,这还是卫皇后求情,否则一家老小就与美人一同上路了。
行事张扬,越过界的,轻的就如赵美人这般被禁足闭宫,从此自生自灭,严重的,要么被送入永巷,活着都是煎熬,要么连性命都保不住。
陛下早已为后宫这些嫔妃划出了界限,恩宠都可以给,但是不能越过卫皇后,谁若对皇后不敬,就是对他不敬。
可总有眼皮子浅的女子以为仗着自己年轻的脸皮,就能成为第二个卫皇后。
真是笑话,若是陛下宠幸一名女子,就能给他带来大将军、冠军侯,还有长公主、太子这些儿女,怕是后宫早就塞满了嫔妃,压根没有那些女子的机会。
这世间就只有卫皇后一人特殊。
至于那边满腔希翼的赵美人听到旨意,犹如晴天霹雳,如何乞求认错,都不在刘彻的思考之内。
他向来没有多少耐心,既然摊丁入亩政策已经定下,他最迟明年开春,就要推行。
次日,刘彻就召集三公九卿,商议如何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
有刘据在一旁一唱一和,连给三公九卿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就将这个政策定下了。
让众臣看的一头黑线,想说,若是陛下不想与他们讨论,自己做主就行,不用走这个过场。
说实话,如果朝中反对声浪太大,刘瑶还有法子劝导。
人总爱折中,比起“官绅一体纳粮”,大家一起“倒霉”,摊丁入亩就显得温和多了,当然未来都不会少。
第153章 这个说法,绝对不是她教的,谁知道阿父从哪里想的注意。
刘彻一直在为如何增加人口而纠结,所谓天下,就是子民与疆域相辅相成,他拿下的那些疆域只有大汉的百姓填充以后,才能被大汉彻底占有。
他也知道百姓的压力大,可比起大汉的基业,之前只能先委屈百姓,现在有了“摊丁入亩”,减轻百姓的压力先不提,简化了税收规则,而且可以想象,取消丁税后,人口会迎来大增长。
至于朝臣担心推行新政策后,收到的赋税会减小。
哼!
说得好像他之前收到的赋税足够似的。
虽然他高坐明堂,不代表对于手底下的猫腻不清楚,无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人不是死物,人丁数经常发生变化,而在变化中,就给了底下官吏上下其手的机会,有的地方侵占税款,实际征收多,但上交少,上交丁银与上报丁税都不是实数。
元封五年三月,刘彻下旨,推行“摊丁入亩”,将丁银摊入地亩中,此事由太子刘据推行。
许多百姓听说后,欢天喜地,朝着长安的方向跪地叩拜,满眼泪水,纷纷赞赏陛下的德政。
刘瑶深知自己阿父好大喜功的性格。
在刘据办事的时候,让其记得“狐假虎威”,多宣扬刘彻的德政,多让他吃到甜头,这样百姓得实惠,帝王得贤名,太子干实事,大家都高兴……
至于不怎么高兴的地方豪强,此番不在刘彻、刘瑶的考虑之内,目前大汉朝,这些人还成不了势,刘彻对于这些人也是眼热的紧,若不是朝局稳定,恨不得将天下豪强巨富的钱都拢在手中。
为了让刘彻更有成就感,刘瑶还弄了一些托……咳咳,“热心群众”鼓动民间百姓给他弄“万民伞”、“万民衣”……
……陛下前脚收拾欺负了大汉的匈奴、夷人后,就开始关心民生,取消了算赋、口赋,咱们不能光赞赏陛下,也要让他知道咱们的心意,若是心意送到了陛下面前,咱们就在天下露脸了……
……没错,我知道大家都穷,要不咱们给陛下做个大伞,将咱们的名字都写在上面,陛下就是大汉的天,为咱们遮风挡雨。
……
现今百姓虽然过得苦,但是天下这些年也是少有的稳定,朝廷收税收的多,也是为了打匈奴,打夷人,最重要的是,他们大汉的疆土实打实的扩充了。
泰山封禅结束不久,现在就免了算赋、口赋,不少淳朴的百姓想到这里,眼眶湿润,连连赞同。
即使刘瑶派去的有些“热心群众”演技不怎么好,可是效果也十分显著。
弄得刘瑶有些不好意思。
只求刘彻被鼓励后,能干更多有益民生的事情。
第一个万民伞出自汉中南郑,地方郡太守收到万民伞时,十分激动,这东西外表粗糙,代表的可是实打实的民心,可以想象陛下收到这个东西有多开心,不亚于祥瑞。
南郑太守也是个聪明人,他没急着亲自送,而是寻了当地两名德高望重的老者一同前往长安。
刘彻听说南郑百姓感恩他的德政,一起做了万民伞送与他,得知人就在宫外等候传召,当即决定亲自出宫去迎。
……
作为皇宫正门,东宫门的氛围较为肃严,毕竟宫门口披甲执锐的兵卒不是吃素的,一旦怀疑有人有异动,他们可以直接斩杀,故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