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莎纪尧姆三春景: 240-2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路易莎纪尧姆三春景》 240-250(第6/20页)



    自从将注意力放在纸张上起,路易莎就让人打听当下瓦松国内纸张生产的情况,并购买来市面上能买到的各种书写用纸。然后就惊讶地得知,瓦松国内还没有造纸厂,所有纸张都是从国外进口来的。主要来自罗兰西,也有巴伦或托莱多的。

    造纸术也是从远东传来的,所以海上贸易更发达、对外交流更频繁的国家才有这门技术,倒也不奇怪。

    而路易莎平常用的纸张,要么是羊皮纸(严格意义上这不是纸张,就和莎草纸一样,只是有一个‘纸’的名字。像华夏人很早以前用竹简、丝帛书写,也不会把竹简、丝帛叫做纸),要么是特别干净平滑的高档纸,她又不问这些哪里来的,当然不知道瓦松不生产这些。

    没错,路易莎平常书写用纸品质还不错,纸张大体可以做到无肉眼可见杂质。至于颜色,就算没有纯白的,也能是微微泛黄,不影响书写,甚至对路易莎还有一种古香古色的审美趣味呢——其实最影响书写体验的是纸张表面的平滑度,因为西方是硬笔书法,这一点尤其重要。

    只不过路易莎用的那些高档纸显然不多见,市面上真正大宗销售的还是她现在手中拿的普通纸。这在她看来很粗糙,不过考虑到此时也没有便宜又好用的书写载体,这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倒也没什么可说的。

    真正让路易莎在意的是,这样的纸显然是不适合印刷的!

    相比起灵活的、可调节的手工书写,这个时代能做到的印刷是很‘呆板’的,这就对印刷用纸张有了更多的要求。这倒不一定是要求纸张品质更高,只是有一些特异化的要求,这让路易莎得改进现有的造纸术……最好还能压低造纸成本。

    考虑到这些,路易莎忽然发现。固然印刷出版在这年头不能指望有什么利润,但造纸厂说不定可以。

    ‘书籍’在中世纪还是太小众了,而‘书写’虽然也很小众,相对于‘书籍’却是大众的。普通人会写信,商人会记账,律师要写各种法律文件,贵族则是文书和授权书少不了……更妙的是,这是一种源源不绝的消耗,而不是一锤子买卖!

    就这样,路易莎又把‘造纸厂’提上了自己的日程,对身边的女官说道:“为什么要从外国进口纸张呢?纸张的消耗越来越多是一种趋势,如果本土能够生产纸张,好处是可以看得到的。尤其是更便宜的纸张……能够找到造纸工匠吗?”

    路易莎倒是知道‘古法造纸’,这类复古视频在路易莎上辈子时也是一个大类,她刷到过不止一次。但知道是一回事,实践是另一回事,如果没有懂实践的工匠帮忙完成她知道的那些东西,她别说改进技术了,就算在现实中复刻脑海里的技术都很难做到!

    当然了,要搜寻造纸工匠并不难,这是一项引进自远东的技术,从一开始就无法做到完全保密。到现在,也确实是在西方大地上‘多点开花’了,瓦松没有造纸厂也不见得是技术保密的结果……事实上,这年头一些小众产业在某个王国,某个区域存不存在,很多时候就是偶然。

    就在路易莎让人搜寻造纸工匠,准备开造纸厂时,她又着力解决了印刷用墨水的问题。主要是在原本普通的墨水里,酌量加入一些别的成分(譬如‘油’),这样墨水才好吸附到金属字块上,另外印到纸上也不容易散墨。

    印刷机、纸张、印刷油墨,这就是印刷术的三大物质基础……这些问题解决后,大量印刷就手到擒来了。

    不过这不是一蹴而就的,等不及的路易莎在造纸厂还没有建起来,印刷机也还在改进时,特意来到了原型印刷机所在的厂房,迫不及待要看第一部书籍印刷出来。

    “先试试看吧……可以开始了吗?”路易莎问一旁的侍从。

    侍从又看向了这边的负责人,负责人小心翼翼地点了头,这才回答道:“是的,殿下,随时可以开始印刷!”

    于是在负责人一边紧张擦汗,一边对工人指挥下,笨重的印刷机开始运转起来——这是一部长杆传动螺杆转动,从而达成印刷动作的机器,并不复杂。甚至从裸露出来的部件,一眼能够看穿整个运转原理。

    这样的机器,印刷效率就不用做多大指望了。不过效率再低也远高于手抄,印刷量越大越能体现出其优势——很快,新印满了文字,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纸张就被送到了路易莎手中,其上印刷的内容正是吉娜那首叙事长诗的一部分。

    “还是很清晰的,看来墨水是成功了……不过我们真正印刷时,不可能使用这种高级纸张。”路易莎满意地点了点头,又说:“如果有需要,还可以为一部书准备专门的插图印版,单色线条画和印刷文字没什么不同。”

    “嗯,字体也很好,完全达到了我的要求。”

    路易莎提到的字体其实是路德维希的功劳,她一开始就意识到最好确定一套‘印刷体’——印刷字体和手写字体的基础完全不同,前者最重要的是规范、清晰,对美感固然有要求,可也得在便于印刷的基础上求美感。

    像中世纪的常见字体,这就不太合适转变为印刷体。

    这时候大家的书写非常不规范,虽说经过了中世纪早期的‘加洛林文艺复兴’,能把人看花眼的墨洛温体文字被加洛林体文字取代(其实加洛林体还是很难看清)。可加洛林体只是标准体,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会写加洛林体。

    事实上,就连抄写员抄写书籍,用了加洛林体,也会带有个人特征,而不是完全标准的。更不要说,为了‘美观’,经常还会将文字写得富于装饰性了,这大概也是后来花体字的滥觞吧。

    路易莎为了适应印刷,让人以自己的书法为基础,确立一种印刷体——路易莎用自己的书法不是因为自恋,而是她这辈子写拉丁字母的书法来自上辈子的‘意大利斜体’,本来就简洁、规范又美观(相对此时人们用的字体来说)。

    确定印刷体是交给书商和路德维希的工作之一,路德维希一下就发挥出了自己天赋,以路易莎的字为基础,确立了一版印刷体。使其兼顾规范和适应金属活字印刷的同时,另有一种和谐的、便于阅读的美。

    路易莎也认为这个工作完成的很好,这才会出声称赞。

    “真是令人印象深刻啊!”吉娜也在一旁和路易莎一起看新印刷出来的作品,虽然此前就知道路易莎准备做什么,可真正亲眼见证‘印刷’这是第一次。当看到印刷机前,还源源不断印刷,她也忍不住感叹:“这可比抄写员快多了!”

    “以后抄写员会消失吗?”她也很自然想到了这个。

    路易莎摇摇头:“不会完全消失,总有一些珍贵书籍有更高的要求,还是会让抄写员精心抄写,还要用袖珍画画家画插图。另外,有的书籍并不需要大量印刷,只是偶尔有兴趣的人才要复刻,那也不必印刷了,说不定抄写的成本更低。”

    印刷书籍的话需要排版,这就不比抄写轻松了。再加上此时的印刷机开动起来还挺复杂的,需要多人协作,如果只是印几册,真不够人家麻烦的。

    “即使如此,也会减少很多吧。”听了路易莎的解释,吉娜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当然了,她也不是很在意这件事,毕竟抄写员这个行业的兴衰又和她有什么关系呢?所以她的表情很快又变得兴奋起来,她意识到了王后承诺的,将她的叙事长诗成书出版不会是小打小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