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食客升职记: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大唐食客升职记》 110-120(第6/16页)

   “你这要求颇高,莫大人,我是满月阁东家,也不劳您点明,只需给我们讲讲具体的定品标准即可!”

    见两人双簧唱得起劲,莫婤只轻描淡写颔首表赞成后,威仪棣棣地道:

    “明日申时将颁布文书,阐述具体校验标准,宣读的女史还会逐条为尔等解答,望悉知。”

    翌日,当瞧见宣读女史展开比画卷还长的文书时,众接生馆东家皆觉眼前一黑。双手掰开眼皮,强忍着绝望,仔细看的同时尖着耳听。

    第一条便是接生馆的规模,明确指出每个品阶至少需要的占地面积、产床数量、布局规范等。

    单这一条,就让几家欢喜几家愁。

    地盘不够的忙着扩租,产床缺少的急着添置,布局不合理的忙着挪位。而发现自家接生馆均符合要求的也不少,喜滋滋地继续往下看。

    紧接着又有一批东家变了脸色。

    第二条竟是接生馆的安全规范,主要针对火情防范和污水排放。

    古言:“建业千日功,火烧当日穷。”我国历朝历代对火政都极为重视,大唐就建有“武侯铺”。

    “武侯铺”分布在各个城市和坊市,受左右金吾下属的左右翊府领导,在全城形成了一个治安消防网络系统,里头还备了储水大皮袋、溅筒喷水器①等灭火工具。

    而接生馆中多是行动不便的产妇和襁褓中的婴儿,如何避免发生火灾,若不幸发生后如何平安撤离,就显得更为重要!

    文书言,三日后,武侯铺将派专人进行检查和指导,未通过的接生馆须及时整改,在定品校验前一日会复核,若仍未通过,也将失去本次定品资格。

    检查内容是莫婤同左右翊府商议后,与武侯铺联合制定的。

    除了检查屋舍本身的防火效果外,接生馆还需提供大火发生时,紧急疏散大肚儿妇人和迅速灭火的预案。

    污水排放方面,早在隋文帝时期,长安城就在设计天才宇文凯的改造下,将主要街道的两侧都设计了宽两米以上的排水沟,朱雀大街两侧的甚至可达三米以上。

    只是唐初建,无明文法规严惩,长安城的居民们仍我行我素,随意排放污水,因而莫婤着重提出了此条,毕竟血污等能传播传染病的污水,杀伤力极大!

    听着女史的解释,一东家期期艾艾道:“莫大人日后如何知我们未将污水排入水沟?”

    扫过东家们各异的面色,见仍有抱侥幸心思之人,女史遗憾道:“每日将有监察人员不定时巡查,一旦发现违规者,将立即停业整改。”

    听闻又要歇业,想着莫大人雷厉风行、果决狠辣的模样,众人心头皆戚戚然。

    第三条则是人员资质,就是稳娘们接生的专业技术。

    本次将会在校验当日同步对接生馆的众稳娘评级,每一品级的接生馆,对所需高、中、低阶稳娘的人数,均有明确的标注。

    此后,稳娘的定阶均由嗣昌局举行,每季一次,通过后稳娘们将拥有嗣昌局统一颁布的品阶文书,可用于大唐所有接生馆。

    莫婤此举是为提高大唐稳娘的接产水平,自不是为了给毓麟居搞垄断,因而还让女史们印发了她联合莫母、毓麟居众高阶稳娘一道整理的助产技术书籍。

    虽然接生馆多少都有在毓麟居进修过的稳娘,但莫婤还是承诺从明日起,将会依照接生馆上报名单的顺序,派出毓麟居高阶稳娘进行现场指导。

    因而这条女史们方解读完,就被接生馆的东家们热情

    打断,七嘴八舌地寻问他们接生馆排第几。

    “大伙儿稍安勿躁,之后我等会将次序贴于高墙,尔等可自行查看!”

    女史高呼后,眼瞧着快控制不住众人,忙飞速宣读了最后一条。

    最后一条主要是文书工作,众接生馆需在嗣昌局颁布的接生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出更严苛的本接生馆规章制度。

    还要言明日后的发展规划和对本接生馆稳娘的培训计划,如预计几年内将接生馆升品,为了升品将做出哪些努力,接生馆的稳娘如何培养升阶等。

    条条目目下来,如给接生馆东家们泼了头冷水,他们终是止住了窃窃私语,皆沉思起来。

    此时他们更真切地体会到,莫大人是实实在在为妇孺们做长远打算,若他们只想赚快钱谋暴利,此道恐不适合他们。

    “大人,这般是否会打击商贾们开设接生馆的热情?”

    立在高楼上的卢晓妆,蹙眉看着楼下听完文书神态各异的东家们,担忧地问向身旁的莫婤。

    见大人淡笑不语,另一侧的崔兰亭轻声回道:“商人多逐利,只要有利可图,自趋之若鹜。”

    崔兰亭身后的王清歌亦颔首道:“现长安已定,百姓们安居乐业,日后有孕者只会愈来愈多,这就是大人说的……朝阳产业,他们定不会轻易放弃的!”

    “何况我们不曾多收税钱,只是让他们多花些心思,当一门长久的营生来做,他们自有赚头!”楚鸾镜接过话头道。

    听罢,见莫婤颔首,卢晓妆也放心下来,在脑海中构想出今后长安城中接生馆的场景,不由绽开甜甜的笑。

    虽说颁布解读文书的女史们,皆是莫婤亲自培训的,但怕她们涉世未深被人拿捏,她还是领着崔兰亭等人一路暗中相护。

    待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时,才往宫门归去,竟见长孙无忌从里头出来。

    卢晓妆等人,跟着莫大人的时间也不短了,自识得这神姿高彻如瑶林玉树的男子,纷纷偷笑着先行一步,将驻足的莫婤剩在原地。

    “阿忌,是来瞧观音婢的?”莫婤疑惑道,但若是探望观音婢怎会留到这般晚,若不是,那李世民已出征,他又如何能入宫。

    长孙无忌凤眸一扫,拉着莫婤行至角落道:“秦王已回宫。”

    “这般快就胜了!”莫婤低呼道,心中震撼不已。

    不愧是天策上将,柏壁之战可是被后世评为——李世民让李渊失去对唐军主导权的一战,他竟只花了不到一旬?!

    惊讶地望向长孙无忌,却见他眼中有冷光闪过,他嗤笑一声道:“还未行至太原,半道上就被召回来了。”

    “怎会这般?”她骤然皱起眉问道,脑海中拼命回忆历史上的柏壁之战,却怎也记不起此战的详情。

    “齐王李元吉在并州。”长孙无忌想着方才同李世民的对话,颇觉好笑。

    多半是裴寂同李渊进了谗言,挑起他对李世民的警惕,但竟让他转而将宝压在了只顾于并州游猎的李元吉身上。

    据他留在太原的探子传回的消息,对于攻入太原的刘武周,李元吉已近无抵抗之力。

    承乾殿,后殿。

    李世民一手抱着李承乾,一手摇着拨浪鼓,瞧着是在逗弄小儿,朦胧的双眸却透出他早已神游九霄。

    方洗漱完的观音婢,绕过屏风就瞧见这一幕,上前摸着李世民日渐锋利的面庞道:

    “别想了,皇命难违。”

    “可是,他是我阿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