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大唐食客升职记》 140-145(第2/8页)
。寻常女子能学到在京师都珍贵至极的本事,竟还推三阻四!”
瞧着众女官忿忿不平,莫婤只老神在在地挑着考题,待众人散了气儿,方出言劝慰道:“贵精不在多,待这批稳娘出师后,尔等还怕妇孺院无生源?”
这批稳娘的培训,是要收束脩的,虽然不多,但课程将会持续两年。
除了同稳娘们学习接产技艺外,还要与女官们学习礼仪修养,她甚至求王娘子找来了女夫子,琴棋书画、四书五经皆有涉猎。
每月每科均有考核,两年后有最终考核,只有通过者方能出师为稳娘,全优者她甚至会推选其为女官。虽说嗣昌局的官员任用归吏部调配,但他们去何处找女官啊,多是由莫婤推举。
此番培养,相当于女子书院,这也是莫婤尝试在大唐推广女子教育的第一步。
各中深意,自不能一一同女官们讲明,但女官们暗自沉思后,第二日又风风火火地出了门。她则安心留在嗣昌局,领着王清歌整理讲义和考题,寻人印制。
三日后,登记的小娘子们均得到了一份珍贵的讲义。
讲义由数百张罗纹纸,装订成册,因其质地细薄柔软,韧性强,叠在一起竟不足一指厚。
纸上有天然明显的横纹,若丝织罗绸,尽显高贵雅致,其上排列着清晰整齐的文字,文字旁还绘有示意图。
小娘子们爱不释手,只交了半吊钱束脩的父母亦觉赚翻了,迫不及待同邻里炫耀,定要打他们此前奚落的嘴脸。
晚膳后的巷子口,众人的话题已从三尸九虫、老娘婆的骇人罪行,换到了嗣昌局学徒的招收。
“我信得牢莫大人,你瞧我闺女的书,纸张字迹无一不好,明日还要去官人处上学!” 戴着铜耳珰的彤娘子欢腾道,高高扬起手中的书,月下的讲义泛着盈盈光辉如同天书。
众人看呆了,纷纷伸手欲触碰却被妇人狠狠拍掉,还将书藏进了她怀中。大伙儿怅然若失,唯有那金钗少女撒娇央求着再看两眼。
“我们也信莫大人!” 髻上斜插银钗的彩娘子摸了摸肚子,回过神后不满地撇嘴道。见周围人赞同,她就又辩解道,“要收束脩的,每年一回,还要交两年,囊中羞涩啊!”
“一回半吊钱,你家卖个琉璃瓶就有了,手头实在没钱,将你头上这支银钗当了也全够了,喊甚穷?”彤娘子不客气道,定是舍不得同姐儿开销,她家小儿可还没开始换牙就找了教书先生!
彩娘子瞬时红了脸,径直取下银钗,一面往家逃,一面挽尊道:“是她定了亲不想干脏活,明儿我就押她去报名!”
巷子口的百姓们瞧着彩娘子的狼狈样,忍不住发笑,心头却也盘算着明儿一早去同闺女(孙女)报名。
翌日,嗣昌局方开署就涌来了众多百姓,却被告知人员已招收满,下一批学徒接收竟要等至明年五月,大伙儿听后愈发捶胸顿足。
离去时,女官们领着他们从后门出,路过了一处富丽堂皇的厅堂。
透过晶莹剔透的琉璃窗,他们瞧见了一张张约莫三尺宽的书桌,桌前坐着一个个身着景泰蓝罗裙的小娘子。
她们手中捧着讲义,桌上摆着印有嗣昌局印章的笔墨纸砚,正全神贯注地瞧着高台上的女夫子。
窗外的小娘子们面露向往,她们的父母们更是懊悔。
念着小娘子们的基础水平参差,莫婤分了高中低三班教授,分别对应高中低阶稳娘。半月后有模拟考,只有通过初始考核者,方能正式成为学徒。
这消息不知怎传了出去,月末考核之事,竟成了全城关注的焦点。
第142章 第142章 第142章
昭昭万里银河, 坠落西南,鸡鸣伴着谯楼钟声,迎来东方既白。
嗣昌局署门外早已人头攒动, 只是众人皆静默等候,气氛迫急如拉满的弓弦。
待谯楼钟声绝, 万众瞩目下,嗣昌局的署门缓缓开启。
莫婤着浅绯色官服, 领众女官迈出门槛, 峨冠博带, 仪态万方,如夏日艳阳般绚目, 百姓们怔怔望着竟一时忘记了紧张。
鹄白名册渐渐展开,莫婤朱唇微启, 庄严肃穆的声儿响亮悠长。
“高阶班,景雯”
“高阶班,慧君”
……
“中阶班, 红玉”
……
“低阶班, 梨花”
……
百姓们大气儿不敢喘,生怕惊扰了莫大人,更怕听漏了自家闺女的名儿。
待她宣读
完毕后, 众人方发出来欢呼雀跃声,将名册贴于署门外的公示栏上,无论何时去瞧都围满了人。
其实, 这批小娘子家中皆是顶着万般压力支持她们上学的,之后更是受到了全城百姓的瞩目。她们也知这局势,原就听话懂事,后更是勤奋好学。
因此, 莫婤未刷掉一人,只是根据其接受知识的能力,调整了班阶,在嗣昌局后专赁了套三进院落做书院。
前院,五间正屋做课室,东厢房为接产实操室,西厢房为琴棋书画室,前院的院子兼备舞蹈、仪态训练场。
中厅是用膳休闲之处,她雇了厨娘,还拟定了适宜小娘子们生长的营养餐谱。
后院改造成了寝室,摆着双层高低床,除了住读的小娘子们,还住着外聘的夫子。
于后罩楼中留出了婆子丫鬟们的居所后,剩余的屋舍,莫婤更是大手笔的打通改造成了藏书阁,小娘子们可凭刻有其身份的铜符借阅。
阁中藏书颇丰,印了稳娘们带来的接生类书籍数本。为开拓她们的眼界,她写信同王娘子寄来了几大箱,又搜罗了城中书肆,还押着过目不忘的长孙无忌誊写了数本,直至藏书阁不再过于空旷,方罢休。
这般大的阵仗,连去往太原的李世民也知晓了,竟也于书院开学前日送来了整车书籍。让莫婤更惊喜的是他亲笔题的牌匾——兰台书院。
兰台本为汉代宫内藏图书之处,以御史中丞掌之,后世更是称御史台为兰台,莫婤为书院取此名,除了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汇聚,更暗含了对女子平权的追求。
其中深意,莫婤不知李世民有无看出,但他总归帮她提了匾,日后这可都是女子书院的护身符啊。
小娘子们正式入学那日,东方破晓之际,莫婤就领着身着景泰蓝院服的她们,立于书院门前,书院半丈远外围满了人山人海的百姓。
女官、稳娘、夫子们搬出来自己擅长的乐器,待太阳升起时,一同奏响了《秦王破阵曲》。
此曲是李世民击败刘武周后,将士们以旧曲填新词所作。她用此曲除了是对李世民赠匾的感恩外,更欲鼓舞小娘子们巾帼不让须眉,蓬勃发展,奋发图强!
牌匾同艳阳一道冉冉升起,在小娘子们期翼的目光中,她似隐约瞧见了大唐女子未来浩瀚的蓝图。
此后,汾州以介休为中心,辐射了周边城池。遇上疑难杂症的生产,皆送于介休城中的大唐嗣昌妇孺院,每岁更是有成百上千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