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180-19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180-190(第4/14页)

关押起来,他的家人不论老少都被拘禁在府,不得擅离。曹操还派人前往河东,控制其他司马氏族人。

    司马懿心中一片灰败,他这一生算是完了,只希望子孙后代做事不要太过分,给他的子嗣留下一条活路吧。

    曹丕执政时期,曹操提拔的诸位大才都还在世,有贾诩、陈群等人相助,曹丕顺利拿下司马懿。

    他们都在等着天幕的剧透,要为黜落司马家找一个最好的理由……

    【曹魏大权更替频繁,东吴趁机发动战争,以合肥为跳板,北伐中原,作为东吴盟友的蜀汉自然也不甘落后——】

    【自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改元建兴,十七岁的刘禅以先主遗诏立诸葛亮为丞相,“政事无大小,咸决于亮”。他称诸葛亮为相父,给予了所有的信任与权力,诸葛亮也不曾辜负这份信任,以一己之力镇守蜀汉,扫平叛乱,用五年时间稳定了刘备去世后留下的乱局。】

    曹操嗤笑一声,他可不相信天幕的一面之词,“相父,上一个有名的相父可是吕不韦!”

    曹丕也轻笑出声,刘禅便是再无知也不会不知大名鼎鼎的吕不韦,便是再昏庸也不会容忍自己的权利被人夺取。

    功高震主,骑虎难下,诸葛亮只有一条路可走,刘备阵营君臣相忌,正是他们的机会啊!

    曹魏父子“阴暗”的心思不足为外人道,天幕会让他们看到一个不同于过去所有权臣的托孤大臣!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他制定“北抗曹操,南和孙权”的战略方针,为蜀汉争取了一席之地。他协助刘备占领荆州,夺取益州,拿下汉中,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为蜀汉基业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刘备称帝后,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又在夷陵之败后托孤于他。诸葛亮勤勉谨慎,赏罚严明,事必躬亲,他继承了刘备光复汉室的遗志,并矢志践行,至死不渝。也因此成为备受后人推崇的“贤相”,是中华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天幕对诸葛亮不遗余力的推崇,让平行时空的观众震惊不已,尤其是三国之前的时空,他们对诸葛亮的兴趣大增!

    始皇在心中默念着“相父”二字,这两个字让他想起了一个故人,想起他曾经战战兢兢,不能做主的少年时光。

    刘彻也对此不屑一顾,“朕看他能做到霍光的程度就不错了,若是刘禅昏庸无能,说不定又是一个曹操!”

    刘备却不会怀疑自己的眼光,就像他与诸葛亮一番畅谈后,便将军事托付给初出茅庐的诸葛亮一样。

    他们不仅是君臣,也是知己,是志同道合的同志,他们之间的信任是局外人所不懂的。

    ……

    【有人对诸葛亮的印象来源于戏曲《空城计》《草船借箭》《卧龙吊孝》,有的人来源于《三国演义》,还有的来源于民间传说……】

    【我们便以高中必修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章为引,走进诸葛孔明——】

    评论区

    “历史上的诸葛亮远比《三国演义》中那个呼风唤雨的卧龙先生更加强大!”

    “他可是一人身兼文庙武庙两重祭祀的人。”

    “刘备可是所有人羡慕的对象,古代的皇帝都想让自己的臣子成为诸葛亮。”

    “……”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践行先主与蜀汉群臣的理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在出征之前,他特意写下《出师表》,上奏刘禅。针对当时的局势,劝勉刘禅继承先主遗志,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天幕出现了《出师表》全文,刘备看到这篇文章的第一段便热泪盈眶,不能自己。

    评论区

    “当年背的很多文章都忘记了,但《出师表》的一些词句却会时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

    “浅显易懂,又深刻难忘。”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虽是劝谏,却又没有说教的枯燥乏味感。”

    ……

    【表是古代臣子进奏帝王的奏疏,用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意见或建议。《出师表》中没有开宗明义,点名主旨,而是以当时刻不容缓的政治形势开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一语振聋发聩,以刘备壮志未酬之痛,告诫刘禅要继承父亲遗志。】

    【中原逐鹿,尚不知鹿死谁手,蜀汉却因为接连损失刘关张三位灵魂人物,动摇了自身的根基。益州不比中原,这里地广人稀,物产贫瘠,如果不举全国之力,上下一心,救亡图存,国破身亡的惨剧就在不远……】

    【如此危急存亡之刻,却也蕴含着转危为安的机会,“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这些忠义之士多是为了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对蜀汉忠心耿耿,这就是蜀汉最大的依仗!】

    【正如《隆中对》之言,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占人和,人才是蜀汉最重要的资源!以此告诫刘禅“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

    评论区

    “此文至忠至爱。”

    “将广开言路与国家存亡联系在一起,与忠于先帝联系在一起,刘禅再愚钝也会有所触动的。”

    ……

    刘禅拉着相父的衣袖,“相父,朕真的很愚钝吗?”

    诸葛亮目光深沉,勉强一笑道:“陛下能自省己身,已经强过很多人了。”

    诸葛亮心中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烈,后人对古人爱憎分明,从不讳言。面对天下三分,他们也分为三派,分别支持三方势力。

    他们赞叹于曹操的雄才伟略,也会批判他多疑狡诈。他们称赞孙权继承父祖基业,却也不讳言他六征合肥的失败……

    诸葛亮很感念后人对他的推崇,但却也不得不为他们对刘禅的态度而深思。

    定是刘禅做的差强人意,才会得到后人有志一同的批判……

    【诸葛亮念及自己即将出征,远离朝政,便又为刘禅举荐了几位人才:“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这都是先帝选拔后留给后主的,希望在他北伐之时,后主能信任这些人才,赏功罚过,安稳后方!】

    评论区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刘备多次痛骂汉灵帝汉桓帝,就是因为他们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刘备毫不讳言的批判桓灵二帝,让我对他好感倍增。”

    “他没有因为打着汉室的旗帜,便隐没汉朝皇帝的过错,这难道不是一种真实吗。”

    “《出师表》堪称刘禅的人才储备名单,在诸葛亮死后,刘禅按着《出师表》中罗列的人才一一委以重任。”

    “可惜的是,几十年后,这些人都死了,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