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00-3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00-320(第3/29页)

扶余城(今吉林四平),扶余下辖四十多城池陆续投降。”

    “泉男建派兵救援,却被李绩的大军挡住了去路,两军交战,李绩大败高句丽,斩首三万!”

    “高句丽军民被唐军的攻势吓得弃城而逃,在契苾何力与李绩大军的合围下,高句丽都城平壤城举城投降,泉男建被生擒。”

    “自此,高句丽灭亡!”

    贞观年间。

    李绩顶着同僚羡慕嫉妒的目光,颇有些飘飘然之感。

    某居然灭了高句丽!

    不过他毕竟是谨慎自持的性格,自然不会给人留下把柄,很快便冷静下来,为高宗李治大唱赞歌。

    李绩:“此战的胜利多赖高宗陛下英明,连续数年削弱高句丽的实力。再者便是大唐将士勇猛,尤其是薛仁贵、刘仁轨等年轻的将士,都是难得的大将之才。这才有了决战高句丽的胜利!”

    ……

    【自公元前37年,西汉元帝时期立国,存续705年的高句丽自此灭亡,唐朝得到了一百七十六座城池,近七十万户人口,高宗在此设置了安东都护府,治理辽东与朝鲜半岛北部。】

    【李绩凯旋而归,大将薛仁贵在平壤驻军,高句丽归属唐朝的治下,唐朝成为名副其实的东亚霸主!】

    评论区

    “安东都护府是唐朝管理辽东、朝鲜地区的军政机构,自此,平壤以北的朝鲜半岛疆域都归属唐朝所有!”

    “朝鲜半岛的变革对倭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倭国天智天皇即位之初便面临着大军的溃败,于是天皇审时度势,恢复了与大唐的邦交,派出遣唐使积极学习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倭国几乎变成了大唐的翻版。”

    “一直到1592年,丰臣秀吉侵略朝鲜之前,倭国再未对中国开战!”

    ……

    李世民:“既然已经知晓倭国都是什么德行,对他们的遣唐使也要区别对待了。”

    李治:“事关大唐机密文化、制度、技术等,一律不得外传!”

    张居正眉心一跳:“1592年,岂不是就在本朝!”

    戚继光:“难道那些倭寇是为倭国大军试探虚实的……”

    张居正定下基调:“不论如何,朝鲜都是大明属国,若是朝鲜被倭国侵略,我大明自然要大军出征,援助朝鲜!”

    ……

    【平定高句丽后,李绩因功加封太子太师,位极人臣,却也在次年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六岁。高宗李治为其痛哭,并辍朝七日,为其加谥号“贞武”,陪葬昭陵!】

    天幕盖棺定论,李绩松了一口气,身为武将能够善始善终已经很难得了。

    评论区

    “唐初名将中有幸位列武庙十哲的只有李靖与李绩二人。”

    “李绩得到了武将的最高荣誉,陵墓修建成了阴山、铁山和乌德鞬山的形状,以此表彰李绩击败突厥、薛延陀的功劳!”

    “同一时期得到如此殊荣的只有李靖与阿史那社尔。”

    “李绩的墓碑也是昭陵陪葬墓碑之首,碑文都是高宗李治亲自撰写的。”

    “但他的子孙后代却不争气,给老祖宗带来了数不清的麻烦!”

    “李绩去世前已经对此有所预料,他给弟弟李弼留下遗言: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千辛万苦建立的家业,都被愚蠢的儿子败家荡产。我的儿子也不是什么聪明人,若是他们敢与奸佞小人结交,直接打死!”

    房玄龄,杜如晦:老铁,扎心了!

    “公元684年,武则天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李绩的孙子李敬业在扬州起兵讨伐武则天,拥兵十万勤王救国,却很快就被朝廷大军打败。武则天为了杀鸡儆猴,削减了李绩等人的官职爵位,将李绩王侯的墓葬规格降为庶民,并恢复其本姓徐。”

    李绩忙跪下请罪,并在心里暗骂:蠢货!能拉起数十万大军,说明天下反对武则天的人很多,拥有这么好的基础还失败了,出去后不要说是老夫的孙子!

    再则,太后临朝称制算什么罪过,更过分的事吕后、邓绥、冯太后都做过。

    你还那么年轻,熬也能熬死太后啊!

    “武则天心胸能容天下,自然也不会特意针对李绩。就在两年后,还将李绩、马周、许敬宗、张行成等人的灵位配享唐高宗的庙庭!”

    “唐中宗继位后,恢复了李绩的官爵,并重修坟茔。”

    ……

    【李绩的一生从瓦岗寨开始,历仕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的皇帝信任。他跟着唐太宗征战四方,两次攻打薛延陀,大破东突厥,高句丽,出将入相,功勋卓著,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评论区

    “唐初的文臣武将是没有壁垒的,他们入朝为相,出则为将!”

    “在清朝的小说《说唐》中,李绩更是被塑造为瓦岗寨的军师,如同诸葛亮一样半仙一般的人物。”

    ……

    【李绩不仅是唐初名将,也精通医学,他曾奉旨与许敬宗、于志宁等人编撰《新修本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评论区

    “这是唐朝医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后来日本医学生的必修课。”

    “比欧洲最早的《纽伦堡药典》早了833年。”

    “李绩还曾自撰《脉经》,可惜已经失传。”

    ……

    【就在大唐与高句丽决战之时,西北方的吐蕃、吐谷浑也不安分。】

    【龙朔三年(663年),吐蕃与吐谷浑大战,吐谷浑惨败,想要内附唐朝,将臣民迁到大唐境内。苏定方被任命为凉州大使,负责节制西北各路唐军,并监控吐蕃与吐谷浑的动向。】

    【公元667年,苏定方死于边疆,终年七十六岁。他一生北击颉利,平定西突厥、葱岭,灭百济,伐高句丽,镇压吐蕃,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献俘昭陵,成功跻身凌烟阁,并配享武庙!】

    评论区

    “苏定方不仅英武盖世,还为人正直,王文度屠杀降城,搜刮财物时,只有他分文未取。”

    “都曼投降后,苏定方答应饶他一命,为了信守诺言,他向高宗祈求免去都曼的死罪。”

    “就连人生最后的时光,他都坚守在西北边疆的战场上!”

    “他是高宗时期军事实力的代表人物!”

    “史称:神略翕张,雄谋戡定,辅平屯难,始终成业!”

    “可惜后来的小说《说唐》居然把苏定方设定为一个坏人。”

    “所以说,小说不能信!”

    第303章 永徽之治

    【公元670年,吐蕃入侵西域十八州,攻陷安西都护府,高宗被迫放弃了安西四镇,并派遣薛仁贵帅十万大军讨伐吐蕃。】

    【薛仁贵与吐蕃大战于大非川,却不幸败北,唐军损失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