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20-340(第12/29页)
【回朝后鱼朝恩更是颠倒黑白,将兵败的责任一股脑都推到了郭子仪的头上,李亨不明是非,直接罢免了郭子仪的兵权!】
刘彻:“前线还在打仗,北方一片混乱,居然罢免大将。真不愧是李隆基的儿子,有其父必有其子。”
汉武朝的文臣武将顿时觉得自家皇帝也没那么难伺候了,最起码他不会不懂装懂,也不会被人蒙骗混淆黑白。
评论区
“鱼朝恩专权跋扈,肆无忌惮,公卿大臣不敢抬头看他。天下大事都要经过他的决定,皇帝李亨也很讨厌他,却不得不受他的摆布,因为大唐最精锐的禁军神策军在鱼朝恩的手中。”
“鱼朝恩最后被宰相元载设计缢死,但他的出现却大大增强了宦官的实力,为唐朝中后期的宦官专权埋下了伏笔。”
李世民:“朕还以为李亨是昏聩,宠幸宦官,没想到是无能,连一个宦官都解决不了。”
【鱼朝恩之后,李亨又开始宠信宦官李辅国、程元振,纵容他们操纵军政大权,宦官势力越发嚣张!】
评论区
“李辅国是李亨的心腹,拥立李亨登基为帝,李亨性格懦弱,将李辅国当做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将军政大权都交给了他。”
“李辅国还走到了前朝,做了兵部尚书,权倾朝野!所有朝政都要经过他的手才能传给李亨,三公九卿必须经过他的安排,才能见到皇帝。”
“宗室贵人尊其为郎,宰相尊其为父。”
“一手遮天的李辅国想要成为大唐第一位宦官宰相,虽然暂时没有成功,但他却成功的将自己的亲信元载推上了宰相之位。”
“李辅国的权势一部分来源于皇帝,一部分来源于皇后……”
【李亨不仅将军国大权交给宦官,还宠信自己的皇后张氏,纵容她干预政事。李辅国与张皇后内外勾结,控制朝政,就连皇帝也成了他们二人的提线木偶!】
【李亨的三子建宁王李倓聪明过人,为人正直,尽心辅佐太子广平王李豫,深得皇帝的欢心。】
【张皇后与李辅国便合谋诬陷李倓为了做元帅,谋害李豫,李亨一怒之下,赐死了李倓。李豫顿时有了他父亲当初的感觉,身为太子却不得不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评论区
“李豫和李倓兄弟情深,李豫即位后,追封自家弟弟为承天皇帝。”
“你们唐朝真好玩,有父亲追封儿子为皇帝的,现在出现了一个哥哥追封弟弟的。”
“怪不得有人说,只要看完唐朝的历史,就能了解中国历史。”
……
【李辅国与张皇后狼狈为奸,欺压良善,当他们的权势达到顶峰,都想要大权独揽,便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公元762年,李亨病重,不理朝政,李辅国支持太子李豫即位为帝,张皇后与太子关系不睦,想要废太子,立其他好掌控的皇子为帝。】
【在这场宫廷政变中,至高无上的皇帝与名正言顺的储君无所作为,反倒是身为宦官的李辅国在皇帝的寝宫中抓捕了张皇后,李亨受到惊吓,当天死亡,时年五十二岁。】
不论是被吓死的皇帝,还是皇后被宦官抓捕,都很丢脸。
李世民对不肖子孙没有任何好感,只能寄希望于接任者:“总算死了,下一个是李豫吧,希望他能清醒一些。”
【就在李亨死前十三天,太上皇李隆基也病逝于西内深宫之中,终年七十八岁。】
李治:“李隆基还活着呢!”怕不是遗传了媚娘的长寿。
武后:“难怪后人希望他早死二十年呢,若是将他的寿命给了太宗皇帝或是陛下,那该多好。”
【安史之乱中,唐王朝皇帝与太上皇并存,朝局一片混乱。李隆基通过任命宰相、节度使等方式对李亨的朝政进行渗透干预,李亨碍于孝道,无法明着反对父亲。】
【于是,李亨收复两京后,便派人将李隆基接回京城,在李辅国的协助下将其囚禁在内宫,遣散李隆基身边的亲信,罢免李隆基任命的宰相。】
【直到这一年,父子二人相继离世,才结束了这一段“国有二主”的特殊时期。】
第329章 安史之乱4
【李亨出身皇家,却一生波折,他亲眼见证了大唐帝国由盛转衰,安史之乱给了他施展才华的舞台,最终留在史册上的却是壮志难酬四个字,甚至他还为后世的后宫干政、宦官乱政留下了隐患。这既是李亨个人的不幸,也是大唐王朝的悲哀……】
正在积极筹谋逼宫的太子李亨愣住了,他没有想到自己居然做的这么差。
不仅没有平定叛乱,还被宦官左右,就连自己的身后事都无法决断。
之前得知自己登上皇位时有多么兴奋,现在就有多么失落……
李隆基暗暗松了一口气,面上却一片惋惜之色,儿子不成器,他这个做老父亲的不得不多忙几年了。
殊不知,天下有识之士早已经对李隆基彻底失望了。
李亨是能力不足,李隆基是玩弄权术,将百姓当作掌中玩物啊……
【为了平定叛乱,李亨曾求助于佛法,他将收复两京的功劳大半归于佛祖的庇佑,之后又大张旗鼓迎接佛骨舍利,掀起了新一轮崇佛之风!】
武则天:“将功劳都归于佛祖,那些有功的将领如何能得到赏赐,赏罚不公,如何能安抚人心!”
武则天虽崇佛,却是为了打压李唐王室信奉的道教,这只是为了维护统治的一种政治手段,李亨却本末倒置了。
【他也曾试图解决天宝以来政治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弊端,解决军费开支,国库空虚等问题。】
【当时北方陷入战乱,朝廷所有经济来源都来自于四川与江南,而这两个地方都是产盐地。李亨任命第五琦为盐铁铸钱使,开始实行榷盐法,将盐从生产到销售收归国有,严禁私自出售,榷盐法推行后,朝廷每年的盐税收入高达四十万缗!】
汉武帝刘彻:“朕不是已经盐铁官营了吗,后世怎么又倒退回去了?”
李世民沉思道:“这些钱从何而来?若是从盐商手上攫取,那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若是剥削百姓得来,这个榷盐法便是饮鸩止渴了。”
不过天幕并没有接着说经济改革,李世民只能先将这个问题记下来,等待答案。
【李亨死后,太子李豫在李辅国等宦官的拥立下登上皇位,史称唐代宗。李豫感念李辅国的拥立之功,册封李辅国为相,他终归实现了自己的宰相梦!】
李渊:“清醒一点,你的皇位来源于你的祖宗,不是一个阉宦!”
【李辅国还说出了那句名留青史的名言:“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代宗李豫不得不将朝政大权尽数交给了李辅国。】
李世民:“好家伙,换了个皇帝依旧是宦官的傀儡啊。”
【宦官程元振也有拥立之功,但却处处受到李辅国的打压,无时无刻不想取而代之。他见代宗欲除掉李辅国,便将自己搜集到的证据都交给了皇帝,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