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20-3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320-340(第5/29页)

,圣人……朝中大臣怎么就不劝劝呢。”

    李世民破罐破摔:“你可以把这时候的李隆基当作杨广,任何决定就都不意外了。”

    有的人就是能在优秀与良好两个答案之间选择不及格!

    【此时的安禄山已经攻占了河北、洛阳,且在洛阳称帝,建国大燕,改元圣武。】

    【但叛军所到之处杀人如麻,血流成河,安禄山也逐渐失去人心。河北等地反抗安禄山的烽火从未断绝,不仅有颜真卿等文臣,还有郭子仪与李光弼两位大将。】

    【郭子仪与李光弼在河北与史思明交战,连战皆捷,已经攻占了常山等十多个郡,下一个目标便是安禄山的大本营范阳。潼关久攻不下,安禄山早已捉襟见肘,应付不暇,想要退兵回到范阳保住自己的大本营。】

    【哥舒翰认为,安禄山的爵位是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他熟知兵法,定会设下计策。而且叛军远道而来,想要迅速决战,唐军只要坚守潼关,拖延时间,安禄山定会不战自退。】

    【郭子仪、李光弼也不远万里送来自己的意见,请哥舒翰固守潼关,他们才有机会直捣黄龙,杀入范阳,断了安禄山的后路!】

    【但就在形势逐渐好转之时,杨国忠为了保证自己的性命,力劝李隆基命哥舒翰出关,收复失地。】

    【李隆基对郭、李二位将军的计策置之不理,轻信谗言,接连派遣使者催促哥舒翰,哥舒翰无法违抗皇帝的命令,只能抚膺恸哭。】

    【天宝十五载六月初四,哥舒翰带着人心不一士气低落的大军,出了潼关……此时的他一定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结局,却只能走向既定的归宿……】

    【潼关向西道路狭窄,南边是高山,北边是黄河,中间是一条70里长的狭长山道。大军不出预料的中了叛军的埋伏,死伤惨重,慌乱之中践踏而死,临阵逃跑的将士不计其数,被黄河淹死的超过了十之一二。】

    【哥舒翰带着二十万大军出关,却只有八千人回到军营……】

    评论区

    “叛军示敌以弱,唐军轻敌,被诱进了包围圈,叛军从山上投下滚木檑石,唐军拥挤在狭窄的小道上,难以施展,最终被一把火截断了生路!”

    “唐军被前后夹击,乱作一团,有的逃入山谷,有的跳下黄河,唐军大乱,不战自溃!”

    李绩:“这就是兵书上说的死地,看来叛军中也有人才!”

    “叛军中的将领虽然名不见经传,但他们并不是没有能力的人,指挥这场战斗的将领名为崔乾佑。”

    “他出身博陵崔氏旁枝破落之家,大败名将封常清于洛阳,俘虏名将哥舒翰于潼关,攻取长安城与河东郡,屡立奇功。之后败于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之手……”

    封常清,哥舒翰:合着我们一生威名都给你做了踏脚石!

    尉迟恭百思不得其解:“这样的名将为何投靠了叛军?”

    李世民:“敬德莫不是忘了,你当初也曾投靠刘武周,不过是局势所迫罢了……”

    “唐朝的科举不糊名,普通百姓根本没有改换门庭的机会。再加上自开国以来,河北地区便被唐朝官场歧视,河北的士人早已满腹怨气,他们是安禄山麾下最积极的一批人。”

    “只有改朝换代才能打破固有阶级,给他们一个上升的渠道!”

    ……

    李世民沉痛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吴广一千年前的宣言,在今日依旧触目惊心啊!”

    河北必须要做出改变了,李世民下定决心,在他有生之年,一定要让河北地区的百姓归心。

    【哥舒翰麾下的将士早已是人心惶惶,他们既担心会战死沙场,又担心会被朝廷诛杀,吐蕃将领火拔归仁包围驿站,抓住哥舒翰,带着他一起投降了叛军。】

    评论区

    “高仙芝和封常清的血还没干呢,哥舒翰打了这么大的败仗,不死也得脱层皮。”

    “但他终究还是投降了,不仅自己投降,还写信劝降李光弼等人,以至于一生荣耀化为乌有。”

    李白感叹道:“虽然哥舒翰的选择其情可悯,但与安史之乱中为国捐躯的人比起来,终究失去了让人敬仰的光彩……”

    哥舒翰垂下了头,他的心中纷乱如麻,一时想要羞愤自杀,一时又想报仇雪耻。

    不知圣人还会不会给自己这个机会……

    【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伏击战的典型战例,唐玄宗李隆基错估形势,放弃险要的潼关,过早的与敌军野战,结果人地两失,平叛形式急转直下!】

    哥舒翰猛地抬头,对啊,还有叛军,失去了潼关,长安还能保得住吗!

    唐初所有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着急的等待着天幕的宣判……

    第324章 安史之乱2

    【前线将士为国捐躯,后方的君王却在不遗余力的拖后腿,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不然,安史之乱何至于持续八年之久。】

    【诗圣杜甫在自己的诗中记下了这一刻: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函关壮帝居,国命悬哥舒。长戟三十万,开门纳凶渠。公卿如犬羊,忠谠醢与菹。二圣出游豫,两京遂丘墟。】

    【哥舒翰被俘,潼关失守,京畿附近的河东、华阴、冯翊、上洛都变成了一座空城,叛军长驱直入,逼近长安,大唐危在旦夕!】

    李世民不敢眨眼盯着天幕:“朕的长安!朕的大唐!”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晚年的李隆基利令智昏,早已不复早年的英明果断,他再一次突破了身为皇帝的底线。】

    【当潼关失守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满城震惊,一片混乱。六月十二日,李隆基下诏宣称自己要亲征,所有听到的人都不信。】

    评论区

    “皇帝已经失信于人,大唐朝廷的凝聚力没有了。”

    【群臣已经看透了李隆基色厉内苒,外强中干的本性,李隆基所作所为也没有让他们意外。】

    【十三日凌晨,李隆基便悄悄带着贵妃姐妹、皇子、皇孙、公主、妃子、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等人逃出长安……】

    李世民惊呼:“他居然逃跑了!”

    李治:“身为天子怎能丢下自己的子民,独自逃跑。”

    武则天:“天子九迁,国都六陷,居然是你开的头!”

    玄宗朝的朝堂之上已是一片混乱,长安洛阳的民间更是阵阵惊呼,恐惧逐渐蔓延,无人能够压制汹涌澎湃的民意!

    李隆基似乎看到了晚年那个老迈无能的自己,可如今的他又该如何消弭民间的非议,与满朝公卿的失望……

    评论区

    “为了顺利逃脱,李隆基将消息瞒的死死的,就连住在宫外的皇子公主都没有带。”

    “这一日早朝,还有百官入宫上朝,宫门打开后,他们才发现——皇帝不见了!”

    “李隆基一行逃到咸阳,当地百姓不知道皇帝临阵脱逃,还将他当做往日的圣人,即便自己食不果腹,依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