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520-5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历史直播,开幕暴击》 520-540(第3/29页)

题,你为什么要改?改了就肯定有问题,这不是很正常的逻辑吗!”

    朱棣:“朕只是想要掩盖靖难之事,突出父皇对朕的偏爱啊!”

    我只想让所有人都知道爸爸最爱我,我招谁惹谁了o(╥﹏╥)o

    【朱棣起兵靖难的出发点就是“清君侧”,登基后自然要将自己认定的“奸臣”清理出去,比如齐泰、黄子澄,比如方孝孺!】

    【朱棣一登基便诛杀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建文旧臣,其中以方孝孺的“诛十族”和景清的“瓜蔓抄”最为惨烈!】

    【虽然“诛十族”之说出自野史,并不保真,但受到方孝孺牵连而死的人有873人,充军的多达千人。】

    评论区

    “黄子澄还在外招募士兵的时候,南京就失守了,他被押送到京城,朱棣亲自审问,黄子澄怡然不惧,最后被车裂而死,族人无论老幼,皆被斩首,姻族被罚戍边。”

    “齐泰与黄子澄一样被燕军抓捕,他的家人也被连坐,不过他的儿子和叔父幸免于难,被发配边疆。”

    “景清更是因为预谋刺杀朱棣被肢解而死,他的家乡也被牵连查抄,整个村子都成了一片废墟,这就是所谓的瓜蔓抄!”

    ……

    “《明史》中对他们的评价还算中恳:齐、黄、方、练之俦,抱谋国之忠,而乏制胜之策。然其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是岂泄然不恤国事而以一死自谢者所可同日道哉!由是观之,固未可以成败之常见论也。”

    “方孝孺等人的死固然悲壮,被他们牵连的人也很无辜,但不得不说,他们本人对建文朝,对大明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方孝孺彻底破防了,原来他自认为的忠贞节义在后人看来就是个笑话!

    【朱棣因为反对建文帝削藩而起兵,为了争取诸王的拥戴,它不仅恢复了诸王的王爵,还改变祖制给予宗室更高的品级,更多的封赏。】

    【然而由于朱棣自己是武装夺权的,为了保证中央政权稳固,他一面增加诸王的封赏,一面严密监视诸王的动向,进一步着手削藩!】

    朱元璋:“又是削藩!”

    看来任何一个皇帝都无法容忍藩王的存在啊。

    【朱棣的手段比建文帝更雷厉风行,他先将诸边塞王改封于内地,然后逐渐解除了诸王的兵权,不听话的就废黜为庶人。】

    评论区

    “那个被朱棣忽悠平分天下的宁王朱权被改封到南昌,谷王朱橞由宣府重镇迁到长沙,辽王朱植由广宁重镇迁到内地荆州,韩王朱松封地由开原迁到平凉。”

    “代王、岷王、辽王及朱棣同母弟周王的护卫均被削夺。”

    “齐王朱榑恶性不改,阴谋造反,再次被废为庶人。谷王朱橞自恃金川门迎降之功,打着建文帝的旗号阴谋造反,也被废为庶人……”

    朱标:“你将塞王都改封内地,蒙古怎么办,北方边疆不管了吗?”

    朱棣:“还有我啊,我可以亲自出手!”

    朱标:“你那时可是皇帝了,怎能亲身犯险!”

    ……

    【与此同时,朱棣大封靖难功臣,将大批有经验的武将提拔了起来,加强中央集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央和诸藩的军事力量对比!】

    【虽然朱棣实现了朱允炆当年的目的,但他也只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并没有改变祖制。他的儿子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仍然设立了三护卫。】

    【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叛乱,再次证明了亲王典兵不是办法。朱瞻基亲征平定叛乱后,利用自身的威望,迫使绝大部份藩王交出了护卫,并从各个方面对宗室加以控制。】

    【自此以后,明朝宗室与中央的矛盾逐渐由军事威胁转变为因大量增加的俸禄对中央财政的压力……】

    朱元璋沉思:“即便不给军权,朝廷也养不起啊!”

    【朱棣想要证明自己才是大明王朝最适合的继承人,他想要告诉世人,不选他是大明最大的损失!他要建立彪炳史册的文治武功,以此作为自己的功绩!】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以彰显国威,造福万代!他想要的是一部“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的大部头类书!】

    【朱棣最初任命的编撰是解缙,但解缙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拿出了一本《文献大成》献给朱棣,这让朱棣很是不满!】

    朱棣:“恃才傲物,目无君上!”

    评论区

    “解缙自幼颖敏绝伦,五岁出口成诵,七岁能文能诗,十岁涌数千言,12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其义理。他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洪武二十年,解缙参加江西乡试,名列榜首。次年又得到会试第七的名次,成为庶吉士。”

    “但解缙为人恃才傲慢,敢言直谏,他甚至直接向朱元璋上书为李善长鸣冤,在朝中人缘不好,很快就被人排挤出京。”

    朱元璋:“这人学识不错,但显然缺少磨炼。”李善长可是因为涉及胡惟庸案,才被朱元璋下令诛杀的,他怎么可能为李善长翻案。

    “建文年间,建文帝重视文臣,解缙才回到中枢,成为翰林待诏,后来又进入了建文内阁,成为首辅。”

    “当然,此时的内阁只是一个皇帝顾问的机构,位卑职小,与之后大权独揽的内阁首辅完全不同。”

    “永乐年间,解缙升任为翰林侍读,与杨士奇、胡广、杨荣等人一起进入了朱棣建立的文渊阁,参与机务,成为明朝内阁制度的第一批辅臣!”

    “永乐四年,解缙因为反对成国公朱能征讨安南,被朱棣疏远。”

    “永乐五年,解缙因为参与立储之事,被外放到广西,四年后又因为‘无人臣礼’被打入大狱!”

    “永乐十三年,解缙被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用酒灌醉,埋在雪中致死,终年四十七岁。”

    ……

    【朱棣对解缙的工作效率极为不满,又任命姚广孝为监修,编撰队伍也增加到了三千多人,用了五年时间才最终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为《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许多已经失传的古籍和珍贵的历史资料,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全书共22877卷,再加上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永乐大典》的编纂采用了“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的方法,将天下图书分门别类地辑入,查阅起来极为方便。这种编纂方法在当时也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的图书编纂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永乐大典》是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百科全书!它比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