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寒门首辅养成记》 30-40(第18/25页)

,合该再拜一拜她先生和师娘。”

    话虽这般说,贺宁远他们都知道,读书拜先生,和真正的拜师不一样。

    奉茶拜了师门,那就是入室弟子,师同父,以后再也撕不开了。王苍和贺文嘉,到现在都未正经拜师。

    孙浔和于氏被渔娘亲手扶到上首坐下,阿青端了茶来。

    “我来。”

    林氏从阿青手里接过茶盘,亲自端过去。

    梅长湖牵着小儿子也走上前去,高声笑道:“师兄,师嫂,看在渔娘拜师这般诚恳的份上,可要给渔娘补一份厚礼才行,不然我可不依。”

    孙浔和于氏明白了师弟一家的意思,于氏忍不住红了眼眶,连忙去扶渔娘:“好孩子,别跪了,天冷,别伤了膝盖。”

    林氏笑道:“师嫂若真心疼渔娘,就赶紧叫她敬茶吧。”

    渔娘从娘亲手里端了茶盘,双手敬上:“请师父师娘喝茶。”

    原来渔娘唤的是先生和师娘,如今改口成了师父和师娘,一个字的改变,到底不一样了。

    孙浔难得激动,端茶的手微微有些颤抖:“好孩子,好孩子!”

    于氏更是忍不住落下泪来,这孩子,太会心疼人了。

    渔娘笑着催道:“师父和师娘快喝茶,我还有拜师礼给你们呢。”

    观礼的众人都笑了,都催孙浔夫妻赶紧喝拜师茶,他们还想瞧瞧渔娘送的什么礼。

    孙浔笑了下,把茶一口饮了,放下茶杯。

    “送什么好东西了?”

    渔娘喊了声:“阿青,我的画呢?”

    “哎,在这儿呢。”

    渔娘接过画,献宝似的递上去:“你们快瞧,我画了许久才画成这样。”

    见要看画了,围在花厅外的宾客皆往里走,贺宁远走得快,他积极道:“孙先生,我帮你拆开。”

    一幅画罢了,又不难拆,拉了下捆住画的带子,画卷就滚开了。

    “嘶~

    “我的三清老爷,画得可真像。”

    “一模一样!”

    “让我瞧瞧。”刚才慢了一步被其他人挡在后头的贺文嘉两步上前,走到先生跟前去。

    贺文嘉惊了,画的还真是……贺文嘉扭头看先生和师娘……还跟先生和师娘一模一样啊!

    先生眉头的皱纹,师娘随时带笑的眼角,真像啊!

    “你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贺文嘉不敢置信。

    贺宁远转身拍儿子一巴掌,知不知道尊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问人家小娘子这话?

    贺文嘉被他爹揍了,跟没感觉一般,看着这幅画如痴如醉。

    渔娘的工笔画向来画得好,这幅画的技法跟他以前见过的都不一样,这是新创的吗?

    渔娘忍不住得意:“厉害吧,我书楼里藏着一幅外邦来的画像,画得特别逼真,我自己研究学来的。”

    梅羡谨和苗氏夫妻俩对视一眼,这位小堂妹,比他们听说得更加厉害,简直能称之为大家了。

    “好好好!”

    收到画的孙浔和于氏,两人对这个亦徒亦女的孩子,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孙浔连说三个好字。

    贺文嘉盯着渔娘,此时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赶紧讨好渔娘,叫渔娘给他也画一幅这样的画来,一定要把他画的英俊潇洒,玉树临风!

    “你看什么?”

    “我……”

    贺文嘉捧着笑脸正回话,渔娘转头跟芸娘和淼娘说话,贺文嘉只好默默闭嘴。

    在场的宾客都围着这幅真人画像议论纷纷,有说有笑,热闹极了。

    梅羡谨不禁有些遗憾,堂叔若是随了父亲的意思,渔娘的笄礼若是在淮安办,渔娘的才名只怕几天之内就能传遍淮安府。

    可惜了这么好的机会。

    第38章 贺二郎的小目标

    热热闹闹的及笄礼后,王苍和贺文嘉吃了午宴后就要赶回叙州府去。他们只请了一日假,明儿要去府学读书,耽误不得。

    渔娘和跟爹娘一块儿送走宾客,贺文嘉走了,走之前,突然趁她爹不注意,塞给她一个盒子,说是给她的及笄礼。

    渔娘没来得及瞧,把礼物转手交给阿青拿着,就被她娘叫去跟堂嫂说话。

    苗氏夫妻俩到南溪县已有两日了,渔娘只在他们到那日见过这位面容和气的堂嫂一面,今儿坐下闲谈,渔娘察觉到这位堂嫂对她的态度,比之前两日越发客气亲近了。

    “早前常听我婆婆说,堂婶您出身京城,是见过大世面的,最会调理人。今儿一见气度非凡的堂妹,才知道此言不虚。”

    “那是你婆母说话客气,我娘家都是武人,养孩子也是糙着养,渔娘学的什么琴棋书画呀,全靠她师娘教她。”林氏温声客气道。

    苗氏拿着帕子抿了抿唇角,笑道:“孙夫人乃前朝祭酒的孙女,自是咱们普通人不能企及的,不过要说教女呀,还是得看母亲,堂妹被教养得这般好,论功劳,谁也越不过您去。”

    苗氏极尽吹捧,渔娘这个当事人听了都脸红,她把桌上的干果点心盘往苗氏那边推了下:“堂嫂试试这个鱼皮花生,厨娘们弄出来的新口味,家里人都爱吃,您也尝尝。”

    林氏也附和道:“这花生脆生,适合你们年轻人的口味。”

    苗氏十分给面子吃了几颗,歇了口气,又饮了半盏茶,转而说起淮安的事。

    如今淮安最大的家族是苏家,去年家里跟人合伙开布坊赚了大钱,合伙的其中一家正是苏家。

    苏家大娘子自从嫁进陈家后,淮安的大大小小家族间接搭上了陈家,有了庇护,那些吃拿卡要的官员也不敢下狠手,大家伙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

    “都说咱们江南富裕,下放到江浙一带的官员都把咱们当肥羊宰,每到一任新官儿就要刮一回地皮,咱们做生意的人家上头没个做主的人,只能忍着。”

    “前朝的官员到江南上任也贪,不过再贪也比不上现在。如今坐在皇位上的那位不喜江南世家抱团,上行下效,那些官员更是打定了主意要欺负咱们。”

    林氏皱眉:“都这样贪?一点不讲规矩?”

    “有什么规矩可讲,咱们有钱无势,可不是被人家压着欺负嘛。”

    苗氏叹气:“堂婶,明年你们去江南走一回就知道,别看江南照样繁华热闹,主街上最赚钱的铺子,运河两岸最大的作坊,大都换人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梅家也想换个当权的攀附,可真有权的人,他们想攀附也攀附不上,也不知道攀附谁去,只能寻摸些旁的官员,大把银子砸进去,且先混赖过着吧。

    “外人看咱们梅家还算过得去,不知情的还能白话一句手眼通天,可谁知道咱们为了维持这点人脉,费了多少银子。”

    听堂嫂说了一大堆主支梅家的难处,渔娘吃完一把鱼皮花生,拿帕子擦擦手,问道:“听大堂哥讲,长风堂那边打算迁回淮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