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120-123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寒门首辅养成记》 120-123(第3/7页)



    姚炳笑道:“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渔娘试探道:“那这书……”

    皇帝思忖片刻:“出吧,印出来的第一版送去给三皇子,叫他想办法送去北境。”

    他知道去年这个寒冬几乎要把北境熬废了,若不是他们拦得紧,只怕他们已经冲破防线,南下劫掠了。

    皇帝也想瞧瞧,这本书能不能分化一部分北境部落。

    就算只能分化一部分,也能给边境将士减轻一些压力。

    第122章 陈家谋反

    皇帝开了口,官坊的小官儿、管事、工匠们只能埋头苦干。选字、制版、排版、印刷,每道程序都是又快又好。

    按照皇上的吩咐,最先赶出来的一百本书被八百里加急送去边关。

    三皇子守在城墙上,用了一夜工夫看完这本原名《山河畅游·北境》,实则叫《论草原部落西征之路》的书时,他忍不住翘起了嘴角。

    梅羡渔只做个五经博士,实在是浪费了她的才学。

    一身戎装的陆放,浑身匪气地提着刀冲上城墙:“赛因估计要绕路了,探子传回来的消息,外头跟咱们对峙的人马昨晚上被抽调了六成,骑马往东胜城那边去了。”

    东胜城在阴山东边,挨着大同府,那里虽不好进攻,但是离京城更近。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再往东边去,跟克鲁伦河的驻军联合一块儿进攻大晋。

    三皇子把手里的书递给陆放:“昨日京城送来的,叫人送去给赛因的小儿子哈桑。”

    赛因一共有六个儿子,其中小儿子哈桑出身最为尊贵,可哈桑不得赛因的喜欢,因为哈桑喜欢汉学。

    父子俩政见不同,比起跟大晋朝开战,哈桑更倾向于跟大晋朝贸易获得茶叶、食盐和粮食。

    这次赛因联合克鲁伦河部落攻打大晋朝,哈桑被排除在军事集团之外,他负责驻守部落,或许能策动他。

    陆放最先看到书上的名字,随后翻开目录,一下翻到那张从东到西的大舆图,陆放喉头一紧:“这……能叫外人知道?”

    “父皇答应了的,你知道他的意思吧。”

    陆放当然知道,但是……他粗糙的手指拂过舆图:“若真有这么好的地方,咱们该自己留着。就算皇上管不了,留着分封皇子们也行啊。”

    三皇子轻叹一口气,站在城墙上极目往北望:“陆放,咱们这一代,能把北境吞下来就不错了。”

    家门口的篱笆都没扎严实,哪里顾得了外面的世界。

    “只怕哈桑不会轻易答应。”陆放道。

    “书送去就行了,咱们也不必去劝他们。”三皇子目露杀机:“只要灭了赛因和克鲁伦河部落的青壮,剩下的残部,自然知道该往哪里逃。”

    看完这本书,三皇子对大晋朝和草原各部落的差别再清楚不过了。想来,那位熟读汉人经书的哈桑,也会明白的。

    大晋朝正是强盛的时候,不会容许不安定因素存在,他们若是想活,那就自己奔活路去。

    不得不说,三皇子跟皇帝真是再相像不过了,父子俩都没想过要走民族融合之路,看完这本书想到的唯一一个解法,那就是把北境完全握在自己手里。

    《山河畅游·北境》书暗中送往草原时,官坊刊印的第二批新书送到国子监、太学,最后才送到京城各大书铺。

    当然,作为梅家的产业,三思书铺是头一个拿到他们家小姐新书的书铺。

    梅家的管事看到新书上自家小姐的名字,笑着跟梅长湖说:“官坊印的书就是跟咱们私坊印的不一样,字儿清晰,用的纸也都是好纸。”

    懂行的小管事过来瞧:“我瞧着咱们家小姐的这本书,用的纸张跟前些年朝廷印的《周史》用的纸张是一样的。”

    “嗯,纸张选的不错,油墨也好,书上的字儿印得格外好。”梅长湖看到自己闺女的大名就笑得合不拢嘴。

    什么女子的名号不能外传,那都是没本事的才这样说。

    如今呐,梅长湖恨不得自家闺女的名字传遍天下,被各地世家大族写进札记里,写进地方史记里,最好还能雕刻碑文,传到后世。

    书是早上送来的,就摆在书铺最显眼的地方,但是没什么人问。等到下午,京城里各家书铺几乎同时迎来了大批买书的人。

    “掌柜的,来十本梅博士写的新书。”

    “我要五本,要皇上赞过的那本。”

    “我先来排的队,掌柜的,先给我。”

    不过眨眼间书铺门口就排起了队,可书铺里真没那么多新书,就算一人只许买一本,那也不够分啦。

    “对不住,我家小店只剩下五本梅博士的新书了,后面的都别排队了,明儿再来吧!”

    “对不住对不住!”

    “真卖完了!”

    “这位大爷,您若真想买,不如去三思书铺瞧瞧,三思书铺是梅家的产业,他们说不准还没卖完。”

    真想买书的人那是一刻也等不了,等他们跑去三思书铺,发现三思书铺都已经关门了,书铺外头围满了人。

    书铺后院,梅长湖忙得满头大汗:“渔娘的名声如今竟这样大了,几百本书一会儿就卖完了。”

    掌柜笑道:“皇上都夸的好书,满朝文武,京城里的学子,谁还会不买?”

    满朝文武们着急买书买不到,国子监和太学里的学子们不必忙,他们都跑去书楼里借书去了,三五好友凑一起看书,也勉强够分。

    “啧,梅博士只教算学简直耽误她了,我看梅博士去教《春秋》也使得。”

    旁边看书的其他学子们都心悦诚服地点头,看看梅博士写北境的历史沿革,写得那叫一个清晰明了。

    瞧瞧,还有舆图对照着看呢。

    这还只是开头,后头写南北气候更是打开了他们的眼界,原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如此之大。

    地形地势不仅塑造了土地,还塑造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细说起来竟是这样的。

    “不解决根源,咱们跟北境部落的战争永无停歇之日!”

    学子们在书楼里看书,国子监和太学的先生们在教舍里看书,看到南北之论的篇章,一位主教《春秋》的博士得出结论来。

    国子监祭酒白音白大人也在,他叹道:“梅博士比咱们更早看明白,咱们这一屋子人,都不如梅博士啊。”

    教舍里众位先生们都无声赞同,还是皇上眼力好,看清了梅博士是真有学识之人。

    “梅博士在哪儿?咱们在这儿感叹有什么乐趣,不如请梅博士跟咱们说个清楚。”

    “都别找了,梅博士今儿没课,没来国子监。”

    “唉,梅博士今日竟不在,可惜了。”

    国子监的师生们都念叨着梅博士,太学也不遑多让。

    还没考中进士的林仁高,以及梅羡林两人都在太学读书。他们一个是梅博士的表弟,一个是梅博士的亲弟弟,太学里许多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