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子弟考科举: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世家子弟考科举》 110-120(第11/17页)

又给自己摊派了账务,急得脸帕子都取了下来,急赤白脸要说话,被宁毓承一句话逼了回去。

    “那里面,有七十八具尸首。城中还会有尸骸送出来,李县令,你可想去陪他们?”

    “粮食呢?我让你准备的饴糖这些,你可有找到?”宁毓承再问道。

    李为善压着怒意,道:“昨日那般晚了,你让我去何处找粮食饴糖?”

    宁毓承沉声道:“现在太阳已经升高了,你可有去找?找不到现粮这些,你可有何计划打算?”

    李为善呃了声,讪讪不说话了。

    宁毓承克制住了怒意,李为善跟棒槌一样,踢一脚动一下,只会迎合谄媚上峰,按照上峰的意思行事,他不想与其废话纠缠,命令道:“李县令,你传令下去,每个路口都要派人守着,除去救济物品,不得随意通行。所有的聚会,生日忌日红白喜事都不得办,更不能请客举办酒宴,饭铺全部关门,只允许买粮食杂货农具的铺子开张,且要严格按照提醒,主意洁净,防止粪便污物,口水等传染。记住了,病菌是从口入,从口入!任何一丁点的伤口,也都有可能染上!”

    李为善已经见识过了瘟疫的可怕,认真应了声,转回去准备安排了。

    姜升斗指挥地痞差役们蒙住头脸全身,套着板车赶往城西郊掩埋。这边,他将外面的几辆板车上装满柴禾,想了想,再加上一袋粮食,让宁毓承他们带走。

    “有劳姜管事。”宁毓承道了谢。

    姜升斗叹息一声,那些尸骸,始终在他脑海中盘旋。

    庆安县是他祖祖辈辈的家乡,虽说父母妻儿都已经提前送到府城亲戚家中躲避,城中只有空宅。但他不笨,瘟疫要是传开,父母妻儿也难逃过。

    姜升斗沉吟了下道:“七少爷,我家在杏花巷,巷子进去第三家就是。家中的柴油米面粮食,连着衣衫被褥,都藏在柴房下的地窖中,七少爷去取了出来吧,就当是我姜升斗,能替城中父老们做的点小事。”

    怪不得王差役他们一时没找到多少衣衫,能用之物,原来提前离开有门道的人家,都将细软藏了起来。

    王差役家肯定也藏了,为了不暴露自己,对此只字不提。

    人皆有私心,面对着生死大事,有人人照样会如此,并不会变成菩萨圣人。但也有人会有恻隐之心,比如姜升斗,他不算好人,也称不上大奸大恶。芸芸众生,大抵皆如他这般。

    宁毓承并不埋怨姜升斗,抬起手,认真俯首施礼道谢。

    姜升斗忙还礼道不敢,“杏花巷中共有五户人家,我知道走了三户,还有两户留下。那两户人家,赵方才有间货栈,还有间大车店。赵方才人称赵老抠,他吝啬,舍不得铺子关张损失钱财,临到关城门还在做买卖。他家中有不少的货物。赵方才要钱不要命,七少爷若有缺的货物,可以去问问他。”

    宁毓承惊喜不已,大车店肯定有车马,货栈货物就算不多,拿来救急也好。

    姜升斗犹豫了下,道:“七少爷防治疫病的方子与办法,肯定能顶大用,只是,从我听下来,每一样都要花大价钱,好比是在拿钱买命。七少爷,算下来,真是金山银山呐,朝廷还未有旨意下来,若是朝廷到时候七少爷可有想过,这一大笔钱从何出?”

    从姜升斗的未尽之意听来,他是担心朝廷不会出这笔防疫的钱。就算出,也不会全部拨付。

    现阶段,钱粮全部由宁氏承担,肯定支付得起。但若是长久的话,宁氏也会吃力。

    疫病后的恢复,主要是

    粮食,还需要更大的投入。

    宁毓承没有回答,他无法预料,也掌控不了太多。

    “走一步看一步吧,外面的事劳烦你了,城中还有一大堆事情,我们先回去了。”

    宁毓承与姜升斗道别,上车回了城,先去宅子卸柴禾,再去看患者的情况。

    三成的人有所好转,宁毓承将他们分到了另外的屋中。三成的人没有变化,宁毓承让他们也转了屋。

    另外一成病情加重,他们留在原来的房中,加快了盐糖水的供应。两成的人病死,已经包裹好,等着焚烧。

    宁毓承已经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对着一堆污物与尸首,他让张赖皮带着柴禾与桐油,拉到城隍庙去处理。

    “你们去杏花巷,去第三户人家”宁毓承叫了一个差役与地痞,前去姜升斗家地窖取衣物货物。赵方才家先暂且不管,他要赶着去盘查城中患病情况。

    直到太阳快落山,宁毓承又困又累,只走了不到不到三分之一的县城,又收拾了四十五个病患,将他们安排到了李为善的私宅中隔离。

    实在抽不出人手前去照顾,既然他们的家人不放心,宁毓承想了下,选了几个手脚麻利,看上去机灵的人,分别前去帮着收拾,在灶房干活。

    人手是够了,柴禾也送进城,暂时不那么紧缺。只是衣衫饴糖油布粮食等,远远不够。

    昨晚已经熬了个通宵,今天又忙了一整天,所有人都精疲力竭。身体不好抵抗力就低,宁毓承不敢让自己倒下来,今晚他们都先停下来,先好生歇一晚恢复精力。

    宁毓承他们都住在宅子的倒座,仔细清洗更换衣衫出来,宁毓承正准备用饭,大门被敲响了。

    宅子后面两进院子,屋子明亮宽敞,都留给了病患。倒座本是仆从下人居住的屋子,靠近大门处。

    宁毓承听到声音,以为是又出了事。他赶忙放下筷子,蒙上布巾前去开门。

    门外,宁悟明脸上蒙着布巾站在最前,在他身后,跟着宁毓闵宁毓华,以及十几架车马。

    宁毓承吃了一惊,问道:“阿爹,大哥二哥,你们怎么来了?”

    “给你送东西来了。”宁悟明转身指向后面的车马,道:“放心,吃穿住行,我们都按照册子上的规定来做。”

    “你们别进来,这里面危险。”宁毓承飞快说了句,先关上了门。

    回到屋中,宁毓承套上布罩油鞋,前去福水的屋子,隔着窗跟他交代了几句,再走了出门。

    宁悟明在城门处,已经听说了这间宅子安放着病患,对关在门外并不生气,不错眼打量着宁毓承:“小七,看你神色不好,你没事吧?”

    “没事,我昨晚没睡,有些困,今晚歇一晚就好了。”

    宁毓承答道,简要提了城隍庙之事,道:“大哥二哥,小舅父那边情形如何?可有瘟疫传开?”

    宁毓华答道:“平江府是小舅父的家乡,城中好些人家与夏氏沾亲带故,他们一起出面,段知府想要推诿,被绑着脱不了身。平江府富裕,地势平坦,大家一起出粮出力,很快就安置妥当,冬小麦也种了下去。再有二郎带着册子前往,除去被洪水冲走淹死的百姓,没出纰漏。”

    宁毓闵跟着道:“我们回到府城,听说了你们还在新河县,小舅父说你与三叔都在,新河县的这点事,不至于耽搁这么久,肯定是出了事。我们怔准备前来一看究竟,在城外遇到福山,得知了瘟疫之事。小舅父已经下令,在路口设置关卡,不许大家随意走动,公布了防治,兑盐糖水的方子。平江府以及明州府,小舅父都去了急信,一并送去了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