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在我: 380-4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天命在我》 380-400(第11/32页)



    “袁遥攻打大燕,好像有一段时日了,没想到这次居然能破掉一城,就连右将也被他所杀。”商悯看着战报。

    “或许是右将丧失了战斗的意志。”苏归道,“睢丘被攻破和梁王身死的消息一传过去,他就明白梁国已经完了,回不去睢丘,还不如死在战场上。”

    商悯并没有将杀死梁王这件事情大肆宣扬,只是对外说梁王一家自焚而亡,只找到了几具焦黑的尸体。

    这是综合权衡的结果。

    倒不是因为她不敢承担杀了一国君王的罪责,而是亲手杀掉梁王和梁王自焚而死,这两个结果对于她来说没有任何区别,并不会给她统治两国疆土制造什么难度。

    大部分民心都已经归顺,剩下一些顽固抵抗的都是些梁王党,既得利益者,这部分人的心再怎么争取也是没用的。

    再者,焦黑的尸体不能确认梁王的身份,也就是说梁王有可能没死。商悯想要借这个模糊不清的消息,将城中可能存在的叛党以及分散存在于两国各地的反抗势力钓出来,给他们点希望,在他们借着梁王名头搅风搅雨的时候开展定点清剿,将他们彻底清除干净。

    甚至商悯这边也可以利用这个流言,让人假扮梁王,把他们引出来。

    “你说,这位袁将军会不会不是来打梁国的?”商悯笑着说,“苏归,我记得他是你的下属,你应当了解他的。可有劝服他的可能?”

    大燕军队被分成了四股。

    主力抗衡宋、赵两国军队,楚卿带着另一支队伍跟郑国军队打,新任傀儡太尉留守宿阳,袁遥攻打梁国。

    除去姬麟带领的主力军,就要数袁遥势头最猛,打胜仗的次数越多。但是商悯看得明白,袁遥所带领的队伍之所以能一路胜仗,除去他指挥有方外,梁国军队的战斗力也是各国之中最弱的。

    最开始他借助象兵获得优势,等到了冬天的时候,象兵就已经退回了中原去往南方,用于抗衡三国联军。

    袁遥没有了象兵,局势就僵持了下来,如果不是睢丘被攻破的消息绊住了右将的心神,袁遥不会如此快得到胜利。

    “我可以亲自去一趟,试着把他劝到我们这边。”苏归道,“袁遥的确是可造之才,只是偶尔在大局上缺乏洞察力,还有就是总爱把小聪明用到投机上……不过总体来说不算什么大毛病。”

    “要劝服他,但是不能让他直接投向我们……如果有可能,让他回宿阳吧,说不定能帮我们一个大忙。”商悯微笑。

    宋郑赵三国联军,此时距离宿阳已经不足三百里。

    他们兵分多路围攻大燕,大燕境内的军队被他们分割成了小部分,各个击破。

    可是谁也没想到大燕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竟然在濒死之际爆发出了如此战斗力。

    所有人都以为面对如此攻势,虚弱的大燕会迅速溃败,结果姬麟这个皇帝御驾亲征了,甚至在看到军队战斗力疲软的时候亲自上阵杀敌,这大大鼓舞了士气。

    从这方面来说,他这个皇帝当的比子翼要合格多了。

    而且从能力上看,姬麟当初也是凭借军功获封平南王的,在平南战役中也是立下了不少功劳,虽然他现在年纪大了,没有了年轻时候的猛将气质,只剩下满眼的利欲熏心,但是在关键时刻,他无疑比子翼更有决断。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劝服白皎让他上前线鼓舞士气的?

    苏归看向商悯,出声问:“敛雨客和宋兆雪那边行动如何?”

    商悯目光变得幽深了:“还算顺利。”

    ……

    自从宋兆雪离开宋国,至今已经过去了五年,又一次回到这个国家,不禁感到这里面目全非。

    国都已经没有数年之前繁华昌盛,人们走在街上步履匆匆,眼中已经没有了大国居民的从容与自信,取而代之的是隐约的焦躁和前路不定的不安。

    宽阔的街道上乞丐增多了,原本大街小巷的垃圾杂物并不多,律法规定每个商户都要负责清理自己门前的那一片空地,但是现在商户似乎懒于清理,而负责执法的巡逻队也懒得抓典型罚没财产。

    他们来到宋国之后一路走来,发现有的村落空空如也,青壮劳力几乎已经消失,还有大片的农田无人耕种。

    宋兆雪路过大型城市的时候,还专门去打听有没有人开仓放粮,最后得到了失望的答案。

    城中居民道:“粮食都被拉到前线养军队了,这几年收成虽然不好,但是粮食勉强够吃,但是听说在北边一点地方有不少人饿死……”

    这可是母亲好不容易治理的国家,不管母亲是出于什么目的,坐上了宋王的位置,但她的确在努力当一个好王。

    宋兆雪也以母亲为目标,努力向前奋进着,他也相信自己会成为一个好的继承人,以及一个好王。

    但是白皎来了,曾经的努力和希望化为泡影。

    宋国已经是妖的国度了。

    “老师……你确定我们不会被发现吗?”宋兆雪幽幽地问,“眼看就要到奉天祭祀的大日子了,白皎会不会借这个时期搞风搞雨?这种会引发气运变动的祭祀,总觉得不会那么安全地过去……”

    这声老师是在叫敛雨客,对方指点他修习捉妖术,当然算得上老师。

    敛雨客用观气术观察着城中各处:“她不在这里……”

    宋兆雪没了年少时的毛糙,没一惊一乍地询问,只道:“不在这里,那也许是在战场前线,或者在隔壁赵国?如果是郑国,郑留会告诉我们的。”

    “极有可能。”敛雨客道。

    他们隐藏在城中高处,看着下方川流不息的人群。

    每个诸侯国都有奉天祭祀的大日子,这个日子并不统一,而对于拥有天柱的国家来说,奉天祭祀的仪式被视为维护天柱封印的一环。

    每当到这个大日子,人们都会准备好五谷、香料,从各地把牛羊牵进国都之中,等宰杀牲畜祭祀完毕,君主会与城中百姓一同分食这些祭祀牲畜的肉。

    今年的祭祀规模缩减了很多,从牛羊牲畜的数量来看,甚至比不上三年一度的大祭。

    小祭司一年一度,大祭三年一度,而最大的奉天祭祀十年一度。

    各国王族在小祭和大祭的时候,一般不会下到地宫里来,但如果是奉天祭祀,则会有王族成员进入地宫,清扫奉天殿,重新摆上香火,祭拜地宫先祖。

    代代祭祀不绝,天柱才会愈发稳固。

    “你们宋国先前是如何祭祀的?你母亲那种身份参加祭祀,没有引起过不祥之兆吗?”敛雨客饶有兴致地问。

    “母亲只参与过少数几次,其他时候都推说身体不好,让宗室里面的一个长辈代劳。倒也没有过不祥之兆……一次祭祀的时候天上下了大雨,这算吗?”宋兆雪道。

    敛雨客仔细思索了一阵:“应当不算,宋王毕竟算是一位爱民的君主,不至于引起天象异动,再加上他已经数度转生了……”

    “那什么算是天象异动?”

    “祭祀的过程中晴天霹雳,黑云压城,差不多就是这样。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