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胤礽的太子群(清穿)》 40-50(第2/31页)

  似乎是太子抢了大阿哥学琴的师傅,还不允许那个师傅再传授大阿哥琴技。碍于身份,大阿哥被迫忍痛放弃,被人问起只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毕竟大阿哥善琴,朝中很多人都知道,还有人在宴会上有幸听过。

    琴技十分了得,并不比太子差,所谓天资有限,根本站不住脚。

    既然不是天资有限,那便是为太子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大阿哥平时固然不是他说的那样忍气吞声,可太子风评更差。让大阿哥这一说,在场很多人都信了。

    太子跋扈,欺压兄弟,连皇长子都被欺负成这样,更遑论其他皇子。

    康熙冷眼旁观,看着明珠和大阿哥一唱一和,本来不想管,又不忍心太子被人污蔑,转头问陈廷敬:“太子最近还学琴吗?”

    陈廷敬沉吟片刻,回禀:“臣听说早已出师。”

    康熙笑了一声,对大阿哥道:“太子出师了,保清啊你想学还可以继续学。”

    大阿哥七岁学琴,学到如今还未出师,而太子十四岁才开始学,却早已出师。

    孰优孰劣,天资如何,高下立见。

    大阿哥的琴技固然好,但和太子比还是略逊一筹,索额图趁机补刀:“是啊,天道酬勤,大阿哥再学几年也能出师了。”

    大阿哥没理索额图,只应了皇上的话,心里却似生吞了一只苍蝇。

    明珠垂眼,心道太子这招以退为进,果然奏效了。

    皇上第一次亲征噶尔丹,留裕亲王监国,太子跟在裕亲王身边学习。可实际情况是,裕亲王遇事不决,大事小情全都禀告太子,由太子拿主意。

    遇大事,如赈灾和官员升迁等,太子派人八百里加急请皇上朱批,小事则统统自己做主。

    这种大包大揽的做法令皇上很不满意,故提前返京,中途还传了太子和三阿哥到跟前侍疾。

    三阿哥的表现中规中矩,太子却格外亮眼,初现明君之风。

    太子是皇上手把手教出来的,太子成器,按理说皇上应该高兴才对,结果却是龙颜大怒,将太子一顿斥责,遣返回京。

    索额图当初还在战场,没有跟着皇上回京,明珠就在皇上身边,看得一清二楚。

    当时皇上看太子的眼神,不是慈爱,不是失望,也不是嘴上说的心寒,而是忌惮。

    太子年方十六,已然优秀到让皇上忌惮的地步。

    什么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就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皇上并没有高兴太子的成长,而是忌惮太子成长的速度。

    皇上在一天一天老去,太子一天一天在成长,此时太子成长的速度已经超过了皇上老去的速度。

    这不是欲加之罪,而是原罪。

    原罪无解。

    明珠在皇上眼中看到忌惮,就知道太子完了,大阿哥的机会来了。

    等回到京城,裕亲王和诸位阁臣对太子交口称赞,皇上脸上是笑着的,可明珠怎么看都觉得勉强。

    让他不禁想到了秦之扶苏,汉之刘据。

    扶苏和刘据犯过什么大错么,好像都没有,正相反此二人谦恭孝顺,礼贤下士,都有守成明君之相。

    然而下场都是一个死。

    明珠私下约见大阿哥,告诉他不要急,也不要招惹太子,只需静等,等太子倒台。

    大阿哥问要等多久,明珠也不知道。

    大约要等到皇上老去,而太子年富力强的时候。

    没想到大阿哥这边调整了策略,太子那边也做出了相应调整,来个一招急流勇退,以退为进。

    这样一来,事情就不好办了,光用“等”字诀恐怕不行。

    如果太子一直上进一直上进,那么等就是最好的办法。

    若太子改变策略,以退为进,干等着不行,就得争了。

    跟太子争,等于挑战皇上的决定,风险比等大多了。

    明珠悄然瞥了索额图一眼,总觉得在背后给太子支招的高人,不像是他。

    索额图太看重权势,想让他放权,比登天还难。

    倘若索额图有这个觉悟,皇上第一次御驾亲征之后,他就该说动太子调整策略,绝不会等到今日。

    那么……太子背后的高人,到底是谁呢?

    与其再次调整策略,冒更大的风险,不如及早揪出那个人,或收买或拉拢,或者让其永远消失。

    毓庆宫的琴声,不止乾清宫听得见,乾清宫以东的很多宫殿都能依稀听到一些。

    其中就包括位于慈仁宫南边的撷芳殿。

    彼时撷芳殿还不是皇子的居所,而太子的侍妾以及孩子们共同居住的地方。

    没错,毓庆宫是太子胤礽独自居住的宫殿,他的太子妃、侍妾和孩子们都在南边的撷芳殿住。

    即便太子大婚被安排在毓庆宫,按规矩石静这个太子妃也不能一直住在那里,早晚要搬到撷芳殿去。

    李格格被皇上赏给太子做侍妾的时候,太子已经在学琴了,可她从来没听过一首完整的琴曲。

    也不知道太子苦练《凤求凰》是为了谁。

    昨日太子妃进门,今日太子亲自抚琴,一首《凤求凰》婉转缠绵,吐尽相思。

    她要是再想不明白,就是棒槌了。

    到底是谁在传太子不中意太子妃啊!

    若当真不中意,又怎会有这一曲《凤求凰》!

    李格格望着床榻上小脸烧得通红的儿子,用帕子捂了嘴,无声哭泣。

    这一切早有暗示,是她自己蠢想不透罢了。

    五年前,她经由小选进宫,被安排在乾清宫的茶房当差。

    那时候,太子一个月有半个月住在乾清宫,她在茶房烧水,进进出出倒也有幸给太子行过礼,磕过头。

    有一日,太子忽然走进茶房,她和一起当值的宫女赶紧跪下给太子行礼问安。

    太子没叫起身,却径直走到她身边,抬手捏住她的下巴看了一会儿,之后什么也没说便走了。

    太子走后,茶房里所有人都向她投来艳羡的目光,还有人酸溜溜道:“哎呦,你的好日子要来了。”

    小选不比大选,但小选进来的宫女也不一定就是伺候人的命,每年都有被主子看中,飞上枝头变凤凰的。

    不说别的,四妃当中有三位都是宫女出身。

    被分到乾清宫当差的,哪一个不是样貌出众,千伶百俐。

    可被分到乾清宫,除了被皇上看中宠幸,很少有人能出去。

    能被皇上看中,已然是祖坟冒青烟。可皇上到底不再年轻,三十几岁鬓边已生华发,如何能与青春正盛,英俊无俦的太子相比。

    太子满周岁便是储君,不出大错早晚是大清的皇帝。若被太子相中,有了潜邸的情分,将来再生下一儿半女,在后宫谋个主位不成问题。

    李静淑没敢想那么多,只怕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