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我爹是暴君: 21、第 21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听说我爹是暴君》 21、第 21 章(第1/3页)

    第二十一章

    即便嘴上说得信心满满,顾明宸到底还是年纪太小,说要自己爬山,结果没爬一会儿,就累得走不动了。

    顾珩就抱着她,一会儿取笑一会儿嘉奖,这样断断续续,天快黑了才走到半山腰上。

    趁夜登山,算是个奢侈的喜好,殷家豪富,硬生生组了一个登山队,打着火把,几乎照亮了整座银虎山,护送着被近卫们团团保护的肃王父子上了山。

    顾明宸和顾明珊精神头大得很。她们没试过这种半夜打火把赶路的场景,觉得刺激又新奇。

    但到了山顶,俩人都困了。

    下人们支起的帐篷很大,但顾明宸不想去帐篷里睡,就想躺在地上看星星。

    顾珩抱着她和顾明珊,在火堆旁边坐了一会儿,等她们睡着了,才放进帐篷里。

    时至深夜,殷秀明忽然来报,说有一僧人拜访,问他要不要召见。

    “僧人?”顾珩既不崇道更不信佛,和那些拜神仙菩萨的人从来不打交道。

    但殷家也不是傻子,能让殷秀明来请示的,绝不会是什么普通僧人。于是他想了想,问道:“可是哪位高僧?”

    “慧明大师,乃是云华寺得道高僧。”殷秀明回答道:“据说前些年慧明大师一直云游各地不见踪影,却不想会再此处遇见。”

    他差点儿说一句可见王爷您洪福齐天,亏得他想到面前这一位身份比和尚要高贵许多,才堪堪没把大逆不道的话说出口。

    殷秀明冒了一头冷汗,索性肃王并没有留意他的脸色,只是淡淡点头,让他去把人叫进来。

    慧明大师并不是单独前来,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那少年一身僧衣,面容俊朗身如竹,手中握着一枚白玉长笛,并没有削发,莫约是慧明大师收的俗家弟子。

    “阿弥陀佛,老衲慧明,拜见肃王殿下。”

    “你见本王,所谓何事?”

    “来见天下共主,自是有事相求。”

    “天下共主?呵!”顾珩轻笑:“老和尚大胆,这是要陷本王于不忠不义之地啊!”

    “天命所归,何来不忠,何来不义?”老和尚哈哈一笑,在一旁坐下来,才道:“王爷可知靖国一百三十年,已然到了大运转折期。要么一统天下,要么分崩离析。于王爷而言,到底是哪一种结果更为乐见呢?”

    *

    “陛下,福王不忠不义意图欺君谋反,竟以铁甲军围困京城,如此大逆不道之徒,不杀不足以平服众呀!”

    “福王造反,请陛下立刻下令诛杀此贼。”

    宏孚殿外,大臣们呜呼哀哉,跪倒一片,请求皇帝下旨捉拿福王。

    但还有一部分人沉默不语,因为他们心里还在担心另外一个结果,那就是如果福王带兵进城,最终谋反成功了呢?

    自太子薨逝之后,皇上一下病倒,已经好几个月不曾上朝。

    偏偏皇上不能理政,却又拒绝立储,这就让人心里不踏实了。

    如今福王的铁甲军就在城外,到了这种时候,皇上依旧没有立太子的意思。是不是说明,留在京中这几位皇子,都不是皇上满意的人选。

    那他们的陛下,心中属意的继承人,到底是谁呢?

    英明睿智的魏王,还是出身尊贵的肃王?

    有人希望是前者,有人希望是后者,但更多的人,是希望城外的福王立刻冲杀进来,逼得皇帝不得不立刻下旨,从留京的皇子中选择一位。

    这其中,最心急的当然要属益王。

    顾闻的心像热过上的蚂蚁,他是存了争储上位的心,也早就做好了与所有兄弟们过招的准备,却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福王会直接带兵进京。

    他也不动,就是让铁甲军在城外站着。不进城,不发话,不退走,每天生火做饭操练,没有人知道他们想要干什么。

    顾闻不是没有派人前去试探,但他派过去的人,连福王的面都没见到就被打出来了。

    而让他更加心慌的是,原本那些支持自己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居然开始慢慢动摇起来。

    顾闻不得不承认,在权势武力上,自己比不得福王,在年纪见识上,自己比不过魏王。在身份法理上,自己比不过肃王,他唯一所拥有的,就是稳坐京城的先机了。

    然这先机,却因铁甲军的出现被彻底打破。

    这让他不得不怀疑,自己的手下到底出了什么错,他们不是早就已经把发往封地的圣旨和消息全部拦截了么?福王为什么还会出现?

    顾闻从未领过兵,更没有上过战场,过去这二十几年,他一直在京城经营名声,那时候因太子尚在,他想要的,不过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贤王名声而已。

    所结交的,自然也多数清流书生,这些人在文会上凑个趣儿还行,若想在大事上有什么助力,是不可能的。

    还是太仓促的了。

    如果早知道太子会突然暴毙,他绝对会早做准备拉拢文武大臣,也不必像现在这样被动了。

    可现在,问题出现了。

    福王兵临城下,自己要如何是好?

    是按照原计划争取支持继续争夺太子之位,还是静观其变,看看是福王谋反成功,还是父皇将其诛杀?

    顾闻静静地站在人群前方,等待着殿中反应。

    过了好大一会儿,身着紫袍的太监文岸匆匆出来。

    “皇上口谕,福王带兵围城,大逆不道,着益王顾闻协百官共击之。”

    顾闻浑身一震,立刻跪下谢恩。

    百官纷纷下跪,山呼万岁:“皇上英明。”

    “殿下,这天大的担子。可就落在您身上了,您可千万不要让皇上失望呀!”等所有人离开之后,文太监专门留了益王,笑呵呵地说了这么一句。

    顾闻激动得满脸通红,好在还知道自己不能表现的太过明显,于是硬生生逼出两滴泪来,坚决道:“请父皇放心,儿定不辱命!”

    有了这句话,京中一切,就都由他调动了。而皇帝的这个态度,无疑是向众人表明,他看好益王。

    那些支益王与益王相熟的,自然内心窃喜。

    另一些从前不曾接触的,也开始琢磨要趁此机会多多露脸给个好印象。

    但像谢家这般,与别的亲王天然绑定的大臣,心情就不太好了。

    “皇上拖延不定,分明就是不看好京中几位皇子。哎!都怪福王坏事!”

    皇帝病重,要立太子,早就立了,怎么可能拖延到现在?

    分明是想要等所有藩王进京再说。

    从前大家猜测的,自然是福王,魏王,肃王三人中的一个。

    但现在福王坏事,自己把自己推到了谋逆的位置上,这储君的人选,自然再也不可能是他了。那么剩下的两位会是谁呢?魏王还是肃王?

    “小四怎么还没消息?他到底接没接到肃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