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知青带夫回城: 240-2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女知青带夫回城》 240-260(第7/34页)

    大概跟宋青燕说了,主编跟她在办公室里的谈话,“……在局长说出我们安城有望成为第二个开放私营政策的城市时候,你想办下营业执照的机会就来了。不过,我们主编希望,我们报社能刊登你办下营业执照的新闻。”

    宋青燕:“这是给我家饭馆打广告呢,我求之不得,我还希望在我家饭馆正式营业的时候,你们家报社也能在报纸上刊登报道。”

    唐糖:“我们安城第一家私营饭馆开业,这是多么好的新闻呀,肯定要报道的。”

    第245章 妥了

    今天天气不错,风和丽日。

    工商局局长捧着搪瓷杯喝了口热茶,惬意欣赏窗外风景。

    这时,房门被敲响,“局长,报社来了位主编,他说要采访你。”

    局长一愣。

    随后脸上爬满了喜悦。

    报社来采访,这说明他这是要上报纸,何况采访他的还是主编,足以说明报社对他的重视。

    虽然他也不懂,好端端的报社为什么要来采访他,但能上报纸终归是好事。

    局长赶忙整了整衣服,问道:“这位主编在哪里呢?赶紧请进来呀。”

    在门外等候的主编笑盈盈进来,“您就是我们工商局局长吧,真是幸会幸会!”

    十分热情又激动地跟局长握了握手,“我们报社早就想采访您了,但您一直在为人民服务,忙得两脚不沾地,我们报社就不敢过来打扰您,但像您这样廉洁奉公,一心为人民的好公仆不被群众知道,实在是我们报社失职,所以决定再三,最终还是来冒昧打扰,不知道局长能否给我们报社二十分钟,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十分钟也行,让我们好好采访下您,把您的优秀工作事迹刊登在报纸上。”

    几句话下来,捧得局长飘飘然。

    想压抑住内心的狂喜,可嘴角却控制不住地往上扬,“哪里哪里,我也不过是在做自己分内的事。”

    主编:“那您是愿意接受我们采访了?”

    局长清了清嗓子,“我再忙,抽出个采访的时间还是有的。”

    主编看了眼身边的唐糖。

    唐糖捧着相机上前。

    局长整了整衣领,“这是还要给我拍照?”

    主编:“这是自然,您的照片也得登在报纸上的。”

    局长:“这多么不好意思?”

    心里却想着,早知道今天要被报社采访,昨天他就应该去理个发,早上换身干净衣服。

    唐糖指导着局长的坐姿,“您不用紧张,自然点就好。”

    主编在局长对面坐下,“我们现在就开始正式采访了,我知道您对工作是兢兢业业,一心为人民服务,但对您的家庭背景是不了解的,能跟我们说说,您家里的事吗?好比您一心扑在工作上时候,家里对此是什么态度。”

    局长从没接受过采访。

    这采访又来得这么突然,他心里欣喜归欣喜,但还有些没底的,不知道报社到底想采访他哪方面。

    见主编只是问他家里,局长顿时轻松不少。

    他是靠着自己,一步步从基层爬上来的,这里面的心酸,唯有他自己知道。

    也从来没对谁说过。

    也想着,这算是他的励志史,跟报社说了,也是给他的个人履历增光添彩。

    于是,在主编的循循善诱下,局长打开了不少话匣子。

    也在滔滔不绝的对话当中,局长逐渐忘记主编是在采访他,只当是在互相闲聊,说话的时候不仅少了几分拘谨,也少了几分警惕。

    主编趁势主动挑起有关京市开放私营政策的话题,“您对此是怎么看的?”

    局长轻松回答:“当然是跟着国家的政策走。”

    主编步步紧逼,“也就是说,我们安城也会跟着开放私营?”

    局长微笑,“国家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宋青燕跟着主编、唐糖也再次来了工商局。

    不过,他们是分开走的。

    在主编、唐糖进局长办公室采访时候,她站在门外的角落等待时机。

    见主编终于把话题引到了开放私营政策上,宋青燕瞄准机会,从外面走进来,“局长,这是真的吗?我们安城也终于要紧跟着京市的步伐开放私营了?那我的营业执照也能办下来了?局长,您可是亲口跟我保证过,只要一有风声,您就立马亲自给我办的。”

    捧着手中的资料递给局长,双眼期待地看着他。

    局长瞪眼。

    想呵斥几句宋青燕,但碍于报社的人在,担心报社会在报纸上写些有的没的话,局长最终忍下心头对宋青燕的不快,只推着宋青燕往外走,“你这事等会儿再说,我现在正忙着接受报社的采访。”

    宋青燕闪身躲开了局长的推搡。

    她看向了主编,“您是报社的?刚才我在门口清楚地听到,您问局长,我们安城是不是也会跟着开放私营,局长回答说,国家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现在国家已经开放政策了,这说明我们安城也要开放,那我营业执照的办理,也应该是没有任何阻碍的吧。”

    主编笑盈盈应道:“按照局长刚才的话,你的营业执照的确能办理下来。”

    一手拿着采访用的本子,一手拿着写稿子的笔,主编言辞犀利地追问局长,“结合刚才您对我问话的回答,您对这位女同志的保证,我们安城是继京市第二个开放私营政策的城市吧。”

    局长张了张嘴,有种突然被报社、宋青燕联合架起来的无力感。

    他想反驳。

    可刚才他对报社的回答,也不好否定现在报社的追问。

    主编没给局长太多沉默的时间,他笑着道:“我们报社可真是幸运了,能够第一时间见证到我们安城第一张私营营业执照的诞生。”

    宋青燕问主编:“我们局长是一心为民的好公仆,等我的营业执照顺利办了下来,你们报社应该会全面、深度报道吧。”

    主编:“这是当然,这可是头版头条。”

    俩人互相给局长抬轿子。

    局长扫了眼主编、宋青燕,想着他们是不是认识,故意在联手给他挖坑,但不得不说,他们给他抬得轿子,最终还是吸引到了他。

    头版头条呀。

    一旦刊登,这就是实打实,谁也没有办法反驳的政绩。

    虽然也算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可风险跟利益总是共存的。

    他从基层一步步爬上来,在往上迈一个台阶的时候,哪次没有风险?

    可还不是稳稳落地,得到了他想要的?

    局长在心里认真衡量了利弊,最终笑着对宋青燕说道:“为群众办事是我们干部的职责所在,不用大肆宣扬。”

    宋青燕明白。

    局长终于肯松口给她办营业执照了。

    她忙不迭把资料递给局长。

    局长当着主编的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