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藏玉骨》 90-100(第14/14页)
温玉仪柔声回语,似享了一回受万人叩拜之仪,学着帝王之样令众位平身,城墙上下之将才敢慎重而起。
区区一女子,竟能受如此大礼,还让楚大人甘愿屈膝而跪,瞬间惹得一兵一卒颇感好奇。
人群中一侍卫瞥目悄望旁侧之人,语声极轻地问道:“那姑娘是何人?为何能让楚大人跪拜而接……”
“这你们都不记得了?”
高培阔听清了后方议论,拔高了嗓音答道:“当年温宰相的长女和楚大人结了亲事,她便是当时的王妃娘娘啊!”
不曾想竟还是和楚大人成过亲的姑娘,那侍卫更是百思未解,回忆起街巷中的传言,欲语还休着:“可他们不是奉旨成婚?”
“我记得王妃娘娘是背了妇道,被楚大人一纸休书赶出了王府,如今怎么会……”
身旁闻听者沉思了一会儿,赶忙接上话:“这还用问吗,定是楚大人对这位故妻念念不忘,又屈尊重新追回了人家……”
“怎么可能!像楚大人那样一心谋权掌事之人,如何会为一女子折腰……”侍卫诧异地直了直身,忽感自己礼数不周,慌忙埋下头去。
“再者说了,大人心狠是满城将士皆知的事,方才连常芸公主的死活都没顾及,你也是看到的。”
要说是别家公子愿成妻奴,倒能信上一些,可若是楚大人,无人敢信半分。
楚大人可是这天下最有威望的摄政王,怎能……怎能为一名姑娘卑微成此。
一旁的将士似被说服了,眉心不觉一拢,顺势思索了起来:“听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奇了怪了,那温姑娘究竟使的何等伎俩,竟能让楚大人心悦诚服……”
“还……还令大人在众多人面前甘心下跪……”
“反正往后楚大人不能惹,温姑娘是万万不可惹……”高培阔好心再提点,一想这姑娘假借作画之由塞了字条,才点醒自己另择了主,便觉此女绝不可小觑。
朝权动荡之变已休止,邻国缔盟依旧作数,各国罢战息兵,四方归于安宁。
上京城内各处热闹非凡,酒肆茶馆无一不在谈论着那日城门之景。
可让人最为惊诧的是,分明离龙椅只有一步之遥,楚大人却终究放弃了帝位。
这又是何故……
莫非楚大人对称帝不着兴趣?
消息一传万传,未过几日便传得城中百姓家喻户晓,之后偏有几人将旧时谣言搬了出。
百姓仔细一琢磨,便觉此举许是与温姑娘有关。
楚大人在城墙上的那一番举止深入人心,意在告知天下人,从今以后,人前人后皆听夫人的话。温姑娘不允之事,楚大人似乎不会擅自而行。
故而登基一事,大人应是未得夫人应允。
因此八街九巷便传起了楚大人威震四方,待人薄情冷意,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宠妻奴。
这位摄政王唯对温姑娘百依百顺,唯命是从。
这位温家长女的流言仍在盛传,可这一回散布的多数谣言,倒是牵扯上了楚大人的威名。
本是不愿多打听外头的浮言,然而这传言实在难以轻忽,不经意传入耳中,温玉仪便在意起来。
在大人一次留宿时,她轻然言道,欲听听他心中所想。
她端立于寝殿的座椅旁,为着这刚从案牍边回殿的威严身影揉起了肩,边揉边轻问道。
“大人可听了坊间相传的流言?如今那些不堪言论可是连大人也一同带上了,大人若执意要娶小女,怕是再难堵上悠悠众口……”
此话却是有着些道理。她原本名声败坏,在京城内已被传出各种风言风语,而大人又刚谋回权势,若在此刻行大婚,多少会对他树立威望有不利之处。
旁人许会听上些利害得失之话,但楚扶晏自不会在乎分毫。安排一场成婚之仪可是他思索了良久的事,回想他曾经有多冷落,现下便有多懊悔。
再不成上这一亲,怕是会被他人趁虚而入……
楚扶晏昨日还听闻随侍前来禀报,说温姑娘在街市上和城西金铺的孙六郎话闲了半个时辰。
他闻言一顿,心下想的却是赶紧成完此婚。
成,这婚成定了。
“本王行事,还要看他人脸色?未将城中百姓治上一罪,本王已极是仁慈。”饮完一盏茶,楚扶晏面容凝肃地放下茶盏,命她不必再揉,所谓的流言,他已有了决断。
“夫人放心,本王已抓获了几名散步谣言者,明日便斩首示众,杀鸡儆猴。”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