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无声证言》 60-70(第4/14页)
道:“垃圾男。”
“什么?”避免泄露案件相关的信息,李鹤薇拉着她走向旁边。
愤怒仿佛从身体深处窜出,陶聆少见的表现明显的情绪:“薇姐,马知明出版的小说都是乐琪代笔,或者说他偷乐琪的文稿发表。”
“你怎么猜到?”
“小说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以及描写主人公的听觉,嗅觉多于视觉。”陶聆视线聚焦,伸手掏出背包的《暗夜》,翻开签名页,言辞略微激动,“薇姐,我其实挺喜欢她的行文风格,但始终质疑作者的性别,现在终于找到答案。”
事态严重,李鹤薇琢磨着细节,脑子宕机,最后她摸出手机,边打字边说:“我先打听乐琪的行踪。”
“嗯,好。”
【秋姐,佑临的乐琪,你查一下她。】
【你们也查到乐琪?】
【对。】李鹤薇耐心等待后话。
【乐琪是马知明的前任,他俩2013年就已经分手。】
【乐琪人呢?】
【她生活在燕城,我查过,两人分手后没有交集,待会儿会和她联系。】
【陶聆推测马知明出版的小说都是乐琪代笔。】
【小陶觉得乐琪有杀人动机?】
陶聆将两人的对话尽收眼底,否认:“薇姐,不是,乐琪的文字温暖,她笔下小说女主内心也非常强大,应该不会杀人。”
“可以先查,毕竟秋姐那边暂时没有其他线索。”
她编辑信息:【建议继续跟进乐琪,美术馆呢?监控查得怎么样?】
秋琬接连发来两条:【美术馆没有发现可疑人物。】
【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下午吧。】【先去买手撕烤兔,给你带一只。】
【不用,外婆的牙口不好,吃不得烧烤的东西。】
【行吧,买一只,你来我家吃。】
李鹤薇收起手机,却见身旁的陶聆眉眼阴云密布,一声不吭。
这是不开心?因为查她的崇拜的对象?
李鹤薇试探:“陶聆?”
陶聆鼻腔发声,算作回答。
“不开心?”
陶聆瘪着嘴,抬脚往前走:“没有。”
李鹤薇紧跟着她:“说实话。”
陶聆声音发闷:“我感情用事,自己消化。”
李鹤薇扑哧一笑:“笨蛋,感情用事多正常,我也会,但知道及时反省就好。”绿灯只有最后10秒,她下意识牵起陶聆的手,“走,去买烤兔。”
四周行人匆匆,陶聆望着她们交握的双手,木讷地迈动脚步,心却悄无声息被填满。
李鹤薇后知后觉,稍有忐忑,但发现对方没有及时抽出手,默许吗?原来确实需要一方主动,她开始懊悔前些日子的举棋不定。
手撕烤兔的老店搬迁,她们穿过一条旧街,李鹤薇望着前方排长队的店铺,唇角上扬:“应该在那儿。”相贴的掌心发热,考虑排队,她终于松开手,不忘补充,“你穿得也不多,手却比我暖和。”
陶聆烧着耳朵,站在身后,沉默不语,无意识捏手心,感受余温。
“四只烤兔打包。”李鹤薇扫码,转头问,“家里一只,我们自己吃一只,给何姐带两只,你呢?要不要给阿姨带?”
“半只就好。”
“嗯,再要半只。”李鹤薇付钱。
“薇”
李鹤薇截断她即将脱口的话:“打住,30都要和我计较?”
陶聆喉咙发涩:“没有,我想说,谢谢你记挂着她。”
李鹤薇笑意融融:“我最近和阿姨聊天的次数恐怕比你和她聊天的次数多。”
陶聆讶异地双唇微张。
“你放心,阿姨说你爸虽然经常抱怨,但也没有其他反常的举动,而且已经拒绝别人说亲。”
“嗯。”
老板叫号:“132,四只半。”
“这儿。”李鹤薇回过身,抬手去接包装袋。
陶聆凝视她的背影,宛如冬日河流的眼眸逐渐破冰,泛着细碎的阳光。
她们拎着袋子步行走回乐景巷,李鹤薇将东西放去后座,伸手拉开驾驶位车门:“我们去一趟望海城,打听马知明和乐琪在佑临的生活。”
“好。”
导航3.7公里,李鹤薇把车停在小区后门,快步走去保安亭,出示警官证,开门见山道:“您好,请问你们这里有没有一位叫乐琪的业主?”
乐琪的双亲已经去世,李鹤薇猜测房产应该在她名下。
“稍等,我查一下。”保安查询业主信息,“没有。”
“没有?”李鹤薇追问,“最近两年的卖房信息呢?”
“要去物业中心查。”保安拨打内部号,笑着说,“我帮你问。”
“谢谢。”
电话接通,保安说明情况,管理员很快回话:“乐琪,3栋1603的业主,住房在2013年8月19号过户给其他人。”
李鹤薇提醒:“你问她,乐琪和小区的邻居来往密切吗?”
“我开免提,你讲。”
话筒对面的管理员回应:“我听到,你说谁和乐琪走得近?”
“对。”
“3栋602的杨婆婆,我看她经常和乐琪在户外聊天。”
“好的,感谢配合。”挂断电话,保安刷卡放行,“喷泉朝左走,斜前方。”
望海城是佑临县第一批电梯房,开发商精心打造,绿化覆盖率高,容积率2.5,两人绕过喷泉,前行将近200米才瞅见3栋的标志。
李鹤薇敲开603,杨婆婆热情接待。眼前花甲之年的老人鼻梁架着一副老花镜,举手投足间流露出诗意,每一个微笑也藏着故事,散发浓厚的文艺气息。
难怪乐琪与她交好。
她们分坐茶桌两边,杨婆婆将茶杯轻放在陶聆和李鹤薇身前,笑容和蔼:“我泡的花茶,小琪也喜欢喝。”
李鹤薇语气委婉:“杨老师,不用客气,我们聊会儿天就走。”
“来者是客,警察也不例外。”
“好,谢谢。”陶聆先端起茶杯,轻呷两口。
“你们想知道小琪和小马的关系如何,是吧?”
李鹤薇点头:“嗯,方便查案。”
“他俩同门师兄妹,都是燕城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高材生,小马年长小琪2岁。”杨婆婆拿出一本诗集,翻开23页,递给她们,“23—27都是两人写的诗,小马明显比小琪浮躁,向往着高物质生活。”
“无可厚非,谁不想赚钱?但把握不住底线,容易出事啊。”杨婆婆背过身,慢悠悠抽出书柜第三排的两本书,转回头,依旧云淡风轻的模样,但语气却稍显沉重,“这是以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