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重生后我竟是宿敌白月光》 130-140(第2/35页)

中主事的崔家人乃是兵部尚书崔知仲,还有他的儿子崔休。

    崔知仲如今依旧还能官拜兵部尚书,可见圣人并未因为崔知节而迁怒整个崔氏。

    但是崔知节这个人却犹如一片空白般,他的存在是被模糊了,或者说是在某种人为的因素之下,彻底被掩盖了。

    他的过往,他与圣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都已被隐藏的彻底。

    如今朝堂之中,似乎再无人敢提及这位崔知节大人。

    韩太妃睨了她一眼,淡声说

    道:“崔知节虽走,但是三千卫依旧还在,这样庞大又神秘的组织在侧,圣人岂会安心。”

    “不是说三千卫乃是崔知节和父王一同创立,若是崔知节掌握三千卫,圣人无法安心,那么由父王掌握,难道圣人依旧不安心吗?”谢灵瑜问道。

    但是她这句话说出来后,韩太妃望着她,眼底浮起笑意。

    一瞬间,谢灵瑜便知自己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

    三千卫被掌握在崔知节手中的时候,圣人尚且都不放心,若是在她父王手中,只怕圣人会更不安心。

    毕竟崔知节只是一个朝臣而已,而她父王可是谢氏皇族之人。

    一个亲王手中掌握着这样一个庞大的势力,圣人只会比之前更加寝食难安。

    “那么当年三千卫是被圣人收回手中了吗?”谢灵瑜又问道。

    韩太妃面色微顿,她眼神陷入片刻的迷茫,似乎又陷入了曾经的那些回忆当中,谢灵瑜并未打扰她,而是耐心候着。

    直到韩太妃似乎自己从回忆中挣脱,这才说道:“倘若三千卫真的如数回到圣人手中,后来许多事情只怕便不会再发生了。”

    后来许多事情?

    短短几个字,瞬间挑起谢灵瑜心底的好奇。

    她紧紧盯着韩太妃,似乎迫切的想要知道当年的真相。

    “崔知节虽然离开,但是依旧还有忠于他的人,因此圣人清洗了一些三千卫的人,那段时间里他百般劝说圣人,却依旧无法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因此你父王时常忧心忡忡,每日愁眉不展,时常喝的酩酊大醉,”韩太妃轻声说道。

    她之所以对三千卫的事情这般了解,也是因为她陪着先永宁王经历过了这一切。

    至交好友的离去,登基之后突然性情多疑的皇兄,一切都压在谢重润的心头,他却无处述说,偶尔也只能一醉解千愁,在醉酒之下才敢对自己身边的人吐露一二。

    “所以因为圣人清洗了三千卫的势力,激化了他与崔知节大人之间的矛盾?”谢灵瑜似乎渐渐明白了什么。

    韩太妃点头:“那段时间不仅你父王忧心忡忡,远在秦州的崔大人也一直在关心此事,甚至他还设法救下一些被流放的三千卫部众,不过也正是如此,圣人觉得他并非诚心放权,便再次急召他回长安。”

    这一次急召便是所有一切的导火线。

    谢重润在得知此事之后,便设法劝说圣人,崔知节并无不臣之心,无非就是不想看着昔日部下落得这般下场罢了。

    与此同时,他也一直私下传信给崔知节,让他拖延回长安。

    毕竟圣人正在气头上,谁也不知道崔知节回来之后,圣人会如何发落他。

    但正因为如此,圣人便觉得崔知节有意不听从调令,意图不轨。

    “圣人便派人秘密前往秦州打算带回崔知节,但不想崔知节早已经在秦州密图谋反,他谋反的计划被特使所知晓,最终他谋反计划未能得逞,落得一个身死的下场。”

    在听到韩太妃将这些过往一并说出来之后,谢灵瑜有种既意外却又不意外的感觉。

    但随即她提出疑惑:“圣人所派的特使,所说之话就一定千真万确,万一是此人意图不轨,蒙骗圣人陷害崔大人呢?”

    在谢灵瑜心底始终觉得,当初在圣人还落魄至极,能够倾尽所有去帮助圣人的人,不会这般轻易便造反。

    “圣人所派之人,自然不可能撒谎。”韩太妃斩钉截铁的说道。

    见韩太妃这般肯定,谢灵瑜反而越发好奇,她问道:“母妃可知当年圣人所派特使为何人,为何您这般肯定此人定不会陷害崔大人?”

    “因为当年特使正是崔知节的胞弟崔知仲,”韩太妃说道:“圣人之所以派崔知仲前去,也是因为他与崔大人乃是亲生兄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谋反乃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崔知仲岂敢在此事上作假。难道他就不怕自己被连累?”

    这一刻谢灵瑜算是彻底解开了,先前的种种疑惑。

    为何崔知节过往事迹处处被隐藏遮掩,而整个安国公府却安然无恙,甚至崔知仲作为他的胞弟如今还能深受圣人重用,官至兵部尚书这样的高位。

    原来早在很多年前,崔知仲便已跟自己的亲哥哥划清了界限,或许那时是整个安国公府跟崔知节划清了界限。

    毕竟安国公府乃是清河崔氏的嫡支,即便是圣人在动崔氏之前,也要考虑清楚。

    如果大树枝繁叶茂,不可轻易挪动的话,那么便只好剪除太过出墙的树枝好了。

    况且崔知仲在得知崔知节谋反之后,能够如实上报圣人,便表明了安国公府并非是与崔知节同流合污,圣人不仅未惩罚安国公府,反而依旧恩宠至今。

    “可是这些陈年往事,与萧晏行又有何干?”

    谢灵瑜还是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说了出来。

    韩太妃抬眸看向谢灵瑜,低声说道:“当年崔知节谋反之事败落之后,他身死谢罪,他的夫人也跟着殉情而亡,而与此同时他们的独子崔衍下落不明。”

    谢灵瑜闻言,忍不住抿了抿嘴唇。

    “按照年岁来说,已经失踪的崔衍正是萧晏行这个年纪,”韩太妃轻声说道。

    谢灵瑜这才明白,为何先前韩太妃要说倘若萧晏行真的是崔知节的儿子,他们两个便身份不合适。

    毕竟在圣人心目中,崔知节乃是犯了谋逆大罪。

    他的儿子即便无罪却也会受到牵累,即便不判流放之罪,也是万万不可能赐婚给堂堂一品亲王的。

    谢灵瑜一咬牙便说道:“这一切不过都是母妃的猜测罢了,大千世界包罗万象,花有相似,人为何便没有相像的。萧晏行乃是出身沧郡,身份明确,毫无疑点。”

    “你这是打算蒙蔽自己的双眼,假装什么都不存在吗?”韩太妃一听谢灵瑜这话,便明白她是压根不想追究这件事。

    正如韩太妃所说的,那些都已经是陈年旧事了。

    如今萧晏行的身份清白干净,她又为何要将这些过往重新提起呢。

    谢灵瑜只是淡淡回应道:“母妃,我说过这些不过都是您的猜测而已,辞安身家清白,并无证据证明他乃是这位崔大人的遗孤。”

    韩太妃见她还是如此,干脆直接说道:“你可有想过,他如今重回长安,还这般刻意接近你,其用心是何,你可有认真想过?”

    “母妃,您又说错了,我与辞安相识并非是他刻意接近,”谢灵瑜轻嗤了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