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 70-80(第1/15页)

    第71章

    那不成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了吗?

    刘邦的身后事办的很是体面,前朝政权的交接和后宫妃嫔的安置也都平稳过渡,只是到底其中还有些不妥在里面。

    后宫中除了戚夫人,几乎都是赢家,所以她的惨淡也掀不起什么波澜,只是前朝却因小刘盈的两道圣旨而起了一定的风浪。

    这第一道圣旨便是小刘盈决定为先帝守孝三年,以尽人子*之哀,并命九卿之一的奉常,叔孙通,叔大人全权主办其中流程。

    这礼制本就是儒家擅长的方面,又是极为得脸的体面事,叔孙通和儒家一众自然是牟足了劲儿要做好它,也好增强自家学派在朝堂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可紧随起来的第二道圣旨却让叔孙通坐立不安起来,因为在这道圣旨里,小刘盈封了商山四皓为太傅,还封了张良为少傅。

    商山四皓和张良都是道家学派的大贤者,而张良还是最受先帝倚重的开国功臣。

    现在他们五人一起占据了帝师之位,且当今陛下年纪还小,易受影响,这天长地久之下,会有什么结果,简直可想而知。

    此道圣旨一下,儒家所受到的冲击,自然不是一般的大,也难怪现在叔孙通坐立难安了,谁让他是儒家现在的掌舵人呢?

    叔孙通思来想去都觉得这事无法破局,心急之下,便派人又去请了自己的好友陆贾前来,两人同朝为官,又是挚友,这有什么事了,自然要相互支应着。

    陆贾也懂这个理,所以叔孙通一派人来请,他便随之前去了。

    书房里,两人皆是一席素色衣衫,如今先帝驾崩,处于国丧期间,自然不见五彩之色,华丽纹章。

    “如今陛下册封商山四皓为太傅,留侯为少傅,留侯也就罢了,大家都知道他隐居日久,这少傅不过是挂个名头。”

    “可商山四皓就不同了,他们如今可是长居宫中,又有帝师的名分在,这教导起陛下来,定然不遗余力的灌输黄老之学那一套。”

    “长此以往下去,我儒家还有什么立足之地?”叔孙通的眉头皱的死紧,跟好友说着此时不容乐观的情况。

    “依我看,这是平衡之术,先将守孝之事交给你全权操办,这是给儒家面子,而后将太傅的名分给了商山四皓,又是全了道家的里子。”

    “这一内一外,相互制约,我们越是争斗,陛下的皇位也就越稳当。”

    “这等计策定然不是陛下一个孩子能提出来的,一定有高人在背后指点。”陆贾分析的头头是道。

    “那不成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了吗?”叔孙通闻言,眉头皱的更紧了。

    “陛下身后的高人,到现在我们也没摸到个疑影儿,可人家呢,却把我们和道家的那几位,都耍的团团转,这算怎么回事啊。”

    他说着说着就气又恼,忍不住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心里的急躁简直溢于言表。

    “当然算人家技高一筹呗,不然还能算怎么回事?如今他在暗,我们在明,这输上一局半局的,也不打紧。”

    “眼下最重要的是,对方到底肯不肯在陛下面前抬举我们儒家。”陆贾一针见血指出了重点。

    “让那人抬举我们?怎么做?难不成还要我们跟他示弱吗?”叔孙通不愿意,明知被利用还要顺着干,那他自然不高兴。

    “我们不是跟他示弱,而是通过他,让陛下知道我们儒家的恭顺臣服之意,这样一来,对方达成了目的,又见我们如此配合,又岂会不抬举我们?”陆贾挑了挑眉。

    “他要是抬举我们,那道家那边呢?他又该怎么交代?”叔孙通却提出了质疑。

    “那就是他的事了,既然要保持平衡,自然道家也会得些好处,只看我们知不知道罢了。”陆贾看的清楚。

    “那这一来一去,我们不还是什么都没捞着吗?到底也还要被道家压在头上!”叔孙通拍了拍手,显然对他这个主意不满意。

    “压在头上怕什么?这商山四皓都已到古稀之年,七十多岁的人了,便是担了太傅的名分,又能占多久?”

    “至于留侯张良,他素来是秉承明哲保身之道,不肯多插手朝政的。”

    “你我现在只要沉住气,好好等上几年,还怕将来没我们儒家的好日子过吗?”陆贾言语间透露着一种绝对的自信。

    “你是说?”叔孙通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对对对,确实如此,我们等的起。”

    他连连点头附和着,怎么他也不认为自己活不过商山四皓。

    而道家的下一代还没成长起来,一旦商山四皓故去,张良又不管事,那就真没什么人是叔孙通的对手。

    也就是说,只要熬过这段时间,他们儒家的未来简直一片光明啊。

    想通这点,叔孙通的心情瞬间就明媚起来了。

    而事实真的会如他们所想那般顺利吗?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林清源早就想到了这个可能,他之所以没有要帝师的名分而将其让了出去,就是为了继续蛰伏,静待守孝后。

    而他选择拜商山四皓为师,但只是向他们行半师之礼。

    这也就意味着,林清源与他们将会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但商山四皓在商量后,居然破天荒的答应下来。

    因为他们早就知道林清源才是这段时间真正教导小刘盈的先生,双方又都和张良有来往,张良从中牵线,他们不好拒绝,林清源自己呢,又诚心诚意的要拜师求教。

    当然了,除了这两个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他们道家的下一代精英们确实没成长起来。

    而他们又太过年老,一旦有个万一,道家学派就会呈现青黄不接,甚至被其他学派趁机排挤和打压的不利局面。

    虽说如今林清源不曾真的拜他们为师,仅行半师之礼,但说到底这也算是他们道家的一员了。

    只要他们教导好了林清源,林清源又去教导小刘盈,那么将来四五十年内,他们道家都会保持自己的影响力。

    退一万步,就算没成功,可只要林清源认他们为半师,到底对方和他们道家的香火情就断不了。

    可别小看这点子香火情,关键时刻,那可是能起到延续学派命脉作用的。

    而最后这个,才是他们愿意接受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要向他们这等道家的大贤长辈学东西,却只肯持半师之礼的原因。

    索性林清源也知道自己做的有点不地道,所以行半师礼时,献上了一件礼物给商山四皓,正是茶。

    所谓茶,商山四皓也不是没用过,只是林清源献给他们的这个,却极为不同。

    西汉时期的茶,并非像我们后世常见的那种冲泡方法饮用那样,而是采取的特殊制茶方法。

    要先把茶叶制成小块茶饼,需要用了,就取出茶饼放入器皿中捣碎成末,然后加沸水冲泡,期间还要往里放葱,姜,橘皮之类的调料。

    加了这么多东西做出来的成品,类似平常食用的羹汤,所以这个时候用茶,又叫吃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