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 140-150(第10/16页)

的。

    “行了,你们都下去吧。”随即他挥了挥手,房间里的侍者和宫女行了一礼后,识趣的退下了。

    刘盈邀林清源入坐,等寒暄过了,又用了羊肉汤,又让人收拾了食盒下去,他才算觉得缓过来了,情绪也平稳不少。

    可偶尔还是会皱眉,看向林清源的时候,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盈儿,这是又有什么事难住你了?瞧这眉头皱的,都快能夹住筷子了。”

    林清源只一瞬就猜到了什么,但没有贸然开口,而是半是玩笑,半是调侃的说了一句。

    “还不是那些数不清的朝政,我都快要烦死了。”

    没有外人在,他的自称很快就转变成了更亲近的‘我’,而不是更具身份象征的‘朕’,并毫不隐瞒的把今天收到的最棘手的几件拿出来说给他听。

    “羌道和武都道的地动是天灾,南越国的不安分是人祸,开春修筑长安城又是迫在眉睫……”

    “这一桩桩,一件件,说白了,就是两个字,要钱。”

    “先生,你也知道,这些年休养生息,虽说缓过来不少,可哪来这么多钱啊。”刘盈也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这才叫应了那句老话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林清源闻言,却依旧淡定。

    “先生,你怎么……”,刘盈有些着急了。

    “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了,这几件事,说难办也难办,可说好办吧,也好办。”眼看他有些急了,林清源又赶忙安抚道。

    “那有什么法子?”刘盈迫不及待的询问道。

    “我们先说羌道和武都道的事”,林清源说着,便起身拉着他走到了有地图的那面墙前。

    “这两个区域位于我大汉的西北边疆,与匈奴和西羌接壤,地形也较为复杂,地动又事关重大,想来情况不会有假。”

    “我们也必须派人去救助,并重修被毁的营寨和堡垒,以防外敌入侵。”

    “但同时,我们不能资助太多钱财,一来确实中央缺钱,二来,直接给钱倒不如调拨粮食物资送去来的实在。”

    “然后再派中央特使监督,和各种物资一同前去,有特使的震慑,想来也无人敢明目张胆的贪污,以求能救助更多的灾民,并快速恢复生产。”

    林清源手指点在地图上,其位置相当于现代的甘肃区域,有理有据的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说的很好,那物资从哪来呢?”刘盈提出了关键问题,“从中央运吗?”

    “那成本多高啊,你从长安运一担粮食过去,路上至少消耗五担,不上算啊。”

    “依我看,赵国和代国都靠近这两个地方,不然就下一道命令,要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吧。”林清源拍了拍他的肩膀,一本正经的给他出主意。

    “先生,你说赵国离得近,这我没的说,可代国,说真的,有点牵强吧。”

    刘盈看了一眼地图的方位,有些委婉的提醒他,代国的位置在东北,而受灾的区域在西北,这太扯了吧。

    “赵国现在还没主君,你这个皇帝就是最大的头头,你下命令,赵国不会反抗,也不敢反抗。”

    “但代国不同,听闻代王不仅扩建了驯马场,还在市场上高价购买良马,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林清源告知他一个消息后,又把问题抛了回去。

    “大概是为了……防备匈奴吧。”刘盈看了一眼与匈奴接壤的代国,有些迟疑道。

    “先生,我这个四弟自小就敦厚老实,他应该不至于有不臣之心的。”末了,他还补充了一句,以加强自己推测的可信度。

    “那你这是愿意把自己未来的命运交给别人的良心了吗?”林清源没做任何评价,只挑了挑眉道。

    “盈儿,你可莫要忘了,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他又提醒了他一句。

    “那就下令让代国出马匹,而赵国出粮食,朝廷派人去监督。”刘盈想了一会儿后,最终还是听了进去。

    “很好,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我们说长安城的事吧。”林清源打了个响指,宣布进行下一步。

    “等会儿,先生,吴国和南越国的事还没解决呢,吴王刘濞说他快撑不住,需要朝廷给他派拨钱粮……”,刘盈在他看傻子一样的目光中,声音也越来越小。

    “盈儿,你真的觉得吴国缺钱粮吗?”林清源把手指点在了吴国的位置上。

    “吴国地处江南,几乎没有冬天,种稻米一年两季,如果风调雨顺,三季也没什么大问题,这儿还有矿产,并临海,可煮盐。”

    “现在你还觉得吴王需要支援吗?”他颇有点恨铁不成钢的看了他一眼。

    “当然不,我看他是需要削一顿了!”刘盈听到这儿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刘濞这个堂兄分明就是想把自己当成冤大头,当下他这脾气就上来了。

    “没错,但不是现在,人家既然送了求援信,说是不敢拿主意,那你就鼓励他一下,让他守好边疆吧。”林清源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万一他守不住怎么办?”刘盈有点担心。

    “他会守住的,不用担心,他连中央之前下达的推恩令都敢阳奉阴违,就为了守住吴国的家业,又怎么可能会愿意将其拱手让给别人呢?”

    “退一万步,他要是真守不住,临阵脱逃了,那我们正好有机会治他的罪,就像当年父皇处置代王刘喜一样,”林清源给他分析的同时,又给他举了个例子。

    “当然,你也可以加重一点处罚,毕竟,代国穷山恶水没什么好东西,可吴国不一样啊,这可是有钱又有粮的好地方。”他在朝他暗示着什么。

    “先生的意思是?”刘盈若有所思。

    “嗯,我相信堂兄绝对不会是临阵脱逃的懦夫,他一定愿意为国捐躯,奋战到底的。”

    “如果他阵亡了,那我也肯定会好好照顾他的妻子儿女的,最好接到长安来,这样才能彰显我们是血脉至亲,先生,你说这样好不好?”

    他很快就想出了更好的主意,虽然在林清源听来,这无疑是个缺德之法。

    但没关系,又不是坑自己,他才不在乎,甚至为他这么快就能想到更完美的说辞而感觉很是欣慰。

    就这样,两人愉快的达成了一致,就算这次坑不到吴王,迟早有一天,也要找个合适的理由把吴国废成郡县,令其直接隶属于中央。

    之后,他们又围绕长安城的修建,以及其他种种朝政商量了不短的时间,虽然性质不同,内容不同,但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要钱。

    可偏偏现在朝廷还就不那么富裕,尤其是一连遇上好些事都同时要办的时候。

    而这说起来钱最快的,那无疑就是盐铁两项,再不然,就是改革现有的金融体系,设法将黄金白银黄铜等金属大量回收,可一旦开启这个,又不得不涉及到铸币权的问题。

    是的,自刘邦建国到刘盈登位执政以来,铸币权居然不是中央独有,而是允许诸侯王私自开矿铸造钱币,这个问题要是不早点解决,迟早会出大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