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支教指南: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 140-150(第5/16页)


    故而,这推恩令传来时,是代国丞相张苍先得了信,他带着圣旨去见了王太后薄姬,后者当时没说什么,打发走张苍后,便找来了自己的弟弟薄昭,与其一起商量起来。

    “姐姐,太后娘娘这招可真毒,若真按这所谓的推恩令来,那我们代国岂不是要原地裂开?”

    薄昭有些冲动,并素来对吕雉忌惮非常,当即就指出了这道诏令背后的阴险之处。

    “这倒也未必,只要恒儿将来没有那么多子嗣,那倒也……”,她话还未说完就被他打断了。

    “姐姐,时下都信奉多子多福,我们又是一妻多妾制,别说诸侯王们了,就是普通的家庭,但凡有些家私的,也不会只有一个女人和孩子啊。”

    “更别提,恒儿是代王,之前为了笼络嫁过来的吕家女,他虽然没有纳妾,可眼看着代王后马上就要生第二个了。”

    “那这样一来,无论如何,代国将来都会陷入分裂之中的。”

    “子生孙,孙再生子,子再生孙……长此以往,恐怕就没有代国了啊。”薄昭这点倒是看的很清楚,而也正因如此,他也焦急的很。

    “可我们现在又有什么法子呢?”薄姬也叹了一口气,“太后娘娘的脾性你我都清楚,她既然让人颁布了这等诏令,那就是等着有人跳出来,而一旦当了出头鸟,那结果如何,还用我提醒你吗?”

    “现在唯一庆幸的就是,恒儿还没有那么多子嗣,也许我们可以试着控制一下。”她当然不情愿自己的孙子变少,可她也想不到什么主意来应对,只能消极对抗。

    “可要是将来孩子们有个万一,又没有备用的,那将来代国不就绝后了吗?”薄昭又提出了一点。

    “孩子多了不行,孩子少了也不行,那你说该怎么办?”薄姬也是无奈了。

    “我们代国地处边疆,与匈奴接壤,本来就外患不断,眼下又添内忧,这将来可怎么好啊。”她也是一筹莫展。

    “匈奴?”岂料薄昭听到这儿,却突然眼前一亮,“姐姐,不如我们和匈奴人合作吧,她吕雉既然要把我们往死里逼,那我们又何必……”

    “住口!”不等他说完,薄姬便厉声呵斥!

    “你这是说什么胡话呢?不要脑袋了吗?就是守不住代国的家业,那也不能和匈奴人合作,不然你让我和恒儿怎么对得起先帝?!”

    许是意识到了话题的敏感性,薄姬压低声音教训他,眼里的坚定,也让他看的分明。

    “那我们这不是走投无路了吗?”薄昭弱弱的为自己辩解。

    “那也不行!和谁合作都可以,唯独匈奴人不行!”

    “他们都是恨我大汉不灭的豺狼,难道你想引狼入室吗?!”

    薄姬的态度很坚决,不管窝里怎么折腾,那也是自家的江山,自家的地盘,可要是通敌卖国,那这罪过可就大了!

    “……知道了,我不提了就是。”薄昭有些不以为然,可看姐姐这么坚决,他也不敢犟嘴,只能不情不愿的回了一句。

    “那这事儿我们怎么处理?”兜兜转转,事情又回到了最初。

    “先静观其变吧,到底这事儿也不止我们代国发愁。”薄姬想了想后,决定按兵不动。

    “那好吧。”薄昭觉得这纯属消极对待,奈何他也没别的法子,只能点头应下。

    就这样,推恩令的风很快吹遍了大汉。

    第144章

    难道在她心里,我不值得她给出全部的信任吗?

    一道推恩令下去,整个大汉的诸侯国都乱糟糟的,有的是被爱妃幼子裹挟,哭哭啼啼之下,半推半就应了朝廷的诏令的。

    也有的是畏惧太后吕雉的狠辣手段,举棋不定之间,保持沉默的。

    当然了,有服软的,有中立的,那就肯定有头铁不服的。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一样米养百种人嘛,就算都姓刘,那也不一定就一条心,比如代王刘恒,亦或者吴王刘濞。

    代王刘恒还好,他娶的是吕家女做王后,现下又无妃妾庶子,推恩令便是要影响代国,那也是过些年的事了。

    可吴王刘濞就不同的,他是先帝刘邦的侄子,也就是新帝刘盈的堂兄弟,年纪比刘盈还要大上六岁,今年已经二十有七,膝下有名有姓的子嗣当然不在少数。

    而吴国国都又是当初先帝起事的沛县所在,龙兴之地,自是非凡,投效之人不在少数。

    加之吴国地处江南,内部不仅有矿山,边境还有海岸线,这几年靠着煮盐炼铁,可着实是富裕的很,虽还比不上第一大诸侯国齐国,可也不差什么了。

    有家底,儿子多,那这推恩令一下,妥妥的影响大啊。

    可刘濞正值壮年,对权势握的很紧,哪里肯就此分封家业?更别提还是给那些他不喜欢的庶子们了。

    没错,庶子们虽然也是他的亲儿子,可要是想分他的东西,那就不行。

    说起来,他还挺爱自己的王后和刚出生不久的嫡子的,至于为什么前头会有这么多庶子嘛,刘濞表示,这睡妃子和生儿子那不是一回事。

    真可谓是把身心分离这四个字玩明白了。

    总之一句话,刘濞为了将来能给嫡长子留一份厚厚的家业,并不打算按朝廷说的办,可他也没有到敢举兵造反的地步,到底太后吕雉的手段,他也是畏惧的。

    所以在思量之后,他狡猾的钻了空子。

    推恩令上写的是,如有意愿分封,可上报名单,中央将会给予封号和封地,那反过来说,只要他不上报,那吴国不就不用分裂了吗?

    至于说将来王后不止生一个嫡子给他该怎么办?刘濞表示,到时候再说就是了。

    他的行为说白了就是耍无赖,奈何在明面上又挑不出错。

    而刘濞的这种行为,自然传到了中央,传进了宫里,到了吕雉的耳朵里,但她却依旧悠闲的逗着外孙女,并不为之所动。

    因为作为从后宫女人堆里厮杀出来的唯一胜利者,她清楚的知道,刘濞的这种行为,绝对在玩火,将来后宅不稳是肯定的。

    他轻视妃妾和庶子,那么后者自然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设法铲除前方的障碍,比如,王后和嫡子。

    但这跟她又有什么关系呢?诸侯国越乱,对中央就越好。

    反正不是一条心,既然如此,那就干脆等他们互相残杀到了尾声,然后中央再秉承雷霆之势而下,彻底结束游戏,收割最大的战果。

    至于这场杀戮中吴王刘濞会有多少子嗣死去,吕雉表示,她并不关心,反正不是她的血脉。

    说起这个,她不自觉的就想起了现在她儿子唯一的妃子,窦漪房,对方现在也正怀着身孕。

    “外祖母,嫣儿画的好不好?”小嫣然拿着一张帛书兴冲冲的跑到吕雉身边给她看。

    “好,好着呢,”吕雉回神,“这画的是什么故事啊?”她伸手拿过了那张较为幼稚的图画。

    “是爹爹曾给我讲过的,叫,‘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外祖母,嫣儿要当渔人,这样鸟儿和大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