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 240-250(第2/16页)
说起过你的前程,你有什么打算吗?有鉴于你也快加冠成年了。”他问起了他对未来的安排。
“……”,周亚夫犹豫了一会儿后,“我想成为一名武将。”他这样说。
“可你父亲却倾向于让你通过科举考试成为一名文官。”林清源没说赞同,也没说反对,只是抛出了他父辈的设想。
“他是他,我是我,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就是要成为一名武将,将来带兵征战沙场,为我大汉开疆扩土。”
周亚夫这次也犹豫了,可时间明显比刚才短,而且神情也更加坚定。
“可汉匈联姻一成,北方边境就会安稳下来,无仗可打,而不安分的南越也会因为我大汉的强盛而臣服,更是没有纷争,那你又有什么用武之地呢?”林清源却反问道。
“能够安稳一时,却未必能够安稳一世,还是未雨绸缪,事先准备,这样才不会被突如其来的灾祸弄得手忙脚乱。”
“至于边境的安危问题,南越国必然是臣服的,而匈奴人,恐怕不会因为这样一桩联姻就千年万年的消停下来,到时候,自有我一番用武之地。”
周亚夫抬了抬下巴,有条不紊的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不错,你确实有长进,看来这三年也并没有荒废,反而让你看的越发清楚了。”林清源听到这儿,忍不住点了点头,赞许道。
“这都是先生教的好,其实,你也一直没有放松对匈奴的警惕吧。”后面这半句,周亚夫刻意压低了声音。
“我只是想确保嫣儿过得好,如果匈奴人让她受了委屈,那我这个做父亲的,没理由不接她回来,并替她讨回公道。”林清源并未正面回答,而是从亲情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那我就更该当一名武将了,这样将来总有一天我可以亲自把嫣儿接回来!绝对!”周亚夫听到这儿,就知道自己猜对了他的心思,于是立刻表态要支持。
“是的,总有一天,但不是现在,现在的我们只能忍耐,明白吗?”林清源看了他一眼,轻声教导着。
“……是。”周亚夫很不甘心,但也清楚形势比人强,如今只能暗暗积蓄实力。
“孺子可教也。”林清源看他听进去了,也比较欣慰的点了点头。
自此,他们心照不宣的达成了一致。
第242章
以迎娶皇后的标准,准备黄金两万斤。
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转眼就又是一年,彼时,匈奴和大月氏的战争也终于告一段落了。
在这场争斗中,损失最大的无疑是夹在中间的乌孙,但不管怎么说,战火到底是平息了,可谁都清楚,这不过是短期的而已。
大月氏不会放弃争夺草原的霸权,而匈奴人更不会让别人有机会染指自己的利益。
至于乌孙,它正在夹缝中求生存,默默躲在角落里舔舐着自己的伤口,并不敢跳出来做什么。
好在匈奴人肯扶持乌孙,情况还没有坏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但草原上的兵戈只是暂时止息,狼群之间的斗争也不会彻底结束,每个部族都在设法加强自己的实力。
而对于此时的匈奴人来说,快速达成和南方汉朝的联姻,将这份血脉姻亲关系落到实处,无疑会使他们获得一位强有力的盟友,并大大加强自己的实力。
而且新娘子的身份也实在是不一般,既是正儿八经的皇室贵女,又倍得家中长辈的疼爱和宠溺,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匈奴作为夫家,所获得的嫁妆不会少。
当然了,作为草原霸主的匈奴也不会吝啬聘礼就是了,否则岂不是让汉朝人看不起?这可不行,绝对不行。
别看匈奴人是游牧民族,风俗粗犷,但对于排场和面子的看重,却一点也不比汉朝人差呢。
不过这次聘礼出的数额也确实巨大,容不得匈奴不重视,冒顿大单于更是频频询问准备的进程。
他不问不行啊,谁让这会儿他自己没有大阏氏呢?
若是普通的儿子要娶妻,那一应流程交给对方的母亲操持就是了。
可偏偏这次要娶妻的是他的长子兼左贤王,也就是匈奴帝国的太子,实在身份不同,再加上结亲的另一方又是和匈奴旗鼓相当的汉朝。
这两相叠加之下,也由不得冒顿大单于不多上心,多过问啊。
这不,现下他就找来了自己的长子询问进程。
匈奴王庭的王账内,冒顿大单于正坐在上首,稽粥王子则坐在他左下侧。
“有关聘礼的事,准备的怎么样了?”冒顿端着金杯喝了一口马奶酒,然后问着儿子进程。
“都差不多了,按照当初汉匈联姻定下的条文,以迎娶他们汉朝皇后的标准下聘。”
“我大匈奴备下了黄金两万斤,另有骏马五千匹,肥牛一万头,羊两万只,西域各国以及附属部族进贡的奇珍异宝和珍贵皮毛一百车,还有奴隶三万人,大头就是这些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其他小礼物,父单于还要听吗?”
稽粥条理清晰的将准备的聘礼说了说,一些细枝末节,太过琐碎的,担心父亲听着烦,也就没有直言,而是贴心的询问了一句。
“其他的你自己处理就行了,”冒顿无所谓的摆了摆手,显然不在意那些小物件。
“那些黄金珠宝,还有奴隶皮毛什么也就罢了,这牲畜是不是给的太多了?”
“特别是我们的骏马,这可是五千匹好马啊,稽粥,你该不会还没娶阏氏呢,就打算胳膊肘往外拐了吧。”他在意的是这个。
“怎么会呢?儿子永远都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我之所以会做出如此决定,也是因为知晓汉人的习俗。”稽粥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什么习俗?”冒顿看了一眼儿子,静待他的下文。
“我听说,在汉人的观念里,如果是疼女儿的家庭,一般是不会把聘礼扣下的,反而会给女儿添在嫁妆里,一起带回夫家,以示对女儿的看重和疼爱。”稽粥不紧不慢的说道。
“好小子,要真是这样,那我们可就赚大了。”冒顿听到这儿,不禁露出了笑容。
“不过万一他们不这么干呢?别的东西我一点儿也不心疼,反正都是下属部族进贡来的,这次送出去,下次再让他们接着上贡就是。”
“可五千匹好马,这确实令我很犹豫啊,稽粥,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对不对?”但没过一会儿,他的脸色就又变得沉重起来。
“父单于是在担心太多良马流入汉朝,将来会对我们不利吧。”虽然是疑问句,但却是肯定的语气。
“哪怕不服气,我也不得不承认,汉朝的工匠确实出色,能够打造出许多先进的工具用来做兵器,如果他们再有了大量的良马,那我们以后还能这么安稳吗?”
冒顿很直接的说出了自己对汉朝的忌惮和怀疑,哪怕他们马上就要结为姻亲,也不能打消他的想法。
匈奴人虽然没有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的谚语流传,但也是有霸权意识存在的。
不然他们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