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350-360(第2/20页)
梵轮成型的刹那,梵缘浅猛然并掌,无数庞大繁复的金轮于她身后显现。梵轮焕发的佛光普照八方天地,竟在混沌的雾海中搅起澎湃的潮汐。
咔嗒。鬼佛紧闭的双眼,裂开了一线的罅隙。
“汝欲设新法,重铸神舟轮回往生之基。”祂开口,道,“汝做不到。”
咔擦。梵缘浅面上浮现出蜡样的质感,被金光笼罩的地方都呈现出金器的光泽。她注视着鬼佛的佛首,神情依旧平静。
“今时之法,亦为旧日所立。何必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梵缘浅默念佛号,立下大宏愿。
“愿我得菩提时,世间轮回有道,死生成序,一切无有归宿者,皆得恒常安宁之所;
“愿我得菩提时,一切智光遍照法界,众生觉悟本有佛者,邪祟不侵,世间常保清净光明;”
梵缘浅许下两大宏愿,一为重铸神舟轮回六道,二令智光拂照三界。
许下两大宏愿,梵缘浅已浑身蜡化,仅剩五官眉眼。
“愿我得菩提时,苦海有崖,死难有边,愿取善者,得舟一片。”
古往今来,无数佛陀许下过更为宏大的愿景,或愿世人百病皆消,或愿红尘再无疾苦。
缘浅展望不了那样的未来,但她相信众生能觉悟自我之佛性。所以她只愿世间一切向善之人,能于苦海中得舟一片,航登彼岸。
然而,下一瞬,梵缘浅蜡化的法身碎出裂纹,并以极快的速度向全身蔓延。她许下的第一宏愿是对抗冥神骨君的信仰,第二个宏愿是抗争虚空漫入神舟的污染。要与那样庞大的洪流相抗,即便散去一身功德,也是远远不够的。
但梵缘浅神情平静,任由裂纹爬上她的鬓角。须臾,金玉碎裂声炸响,梵缘浅半身破碎,散作金粒,飘向远方的虚空雾海。
与其正对的佛首,也缓慢且艰难地睁开了一半的眼瞳。
“汝将死。”鬼佛道。
“我知。”缘浅微笑。
“何苦?”鬼佛又问。
缘浅仰头,她上半身同样破碎,仅剩一颗头颅,却仍平静道。
“我亦,与众生同在。”
人生如白马过隙,忽然而已。
一抹绿意爬上佛首,在漆黑狰狞的佛顶开出一朵花。梵缘浅为那朵花真心实意地笑了出来。哪怕这条通天的金阶,她仅是其中的一节。但此后,世间一切觉悟佛性之人,都能自她的智光中了悟轮回之理。
梵缘浅形体破碎,师哥相赠的雪禅菩提无处凭依,沉沉坠入雾海。
……
“……”
“……生。”
“缘浅,醒来。”
“醒来。”
“醒来!”
“阿弥陀佛——”
梵缘浅猛然睁开双眼,神智如回光返照般清明。
祂看见上百名修行闭口禅的法师静坐高坛,朝祂虚空一指,一个“生”字如梵音天来,掀起金波万丈;
祂听见遍布九州各地的庙宇同时鸣钟,不分派别不分信仰,三万八千余众盘腿而坐,齐念佛号;
祂听见远方传来的纶音,禅心院千林佛塔中的诵经声在耳边涤荡,每一声都在呼唤祂的名。
她睁开了眼,祂睁开了眼。
“一切众生,十方如来。”
祂凌于虚空,千臂如树,万花盛开。绿意自祂脚下蔓延,佛光普照虚空雾海。
祂居于十二莲台之上,梵轮自身后徐徐展开。
就在这时,一缕界域之外的天光洞破黑暗,似照进无边炼狱的光。
祂抬头,看见一只通体深邃幽蓝、拖尾如银河星海的蝴蝶翩翩而来。
第352章 【第93章】正道魁首九州生变众生醒……
日月山,七曜星塔。
神舟洞天福地之一,昔年众仙云聚的日月山,如今已是废墟一片。拔地参天的峰峦被削平了一片,依山环林而造的法阵也被毁去。斗术厮杀残留的烈火在山中肆虐,但山林间却听不见鸟雀走兽之声,仅余望哨岗中的一口古钟不撞自鸣,声声荡涤天地。
断壁颓垣之间,两道人影分庭抗礼,一人立在断裂的梁柱上,一人踩着残破的衍天仪。
漆黑黏腻、似蛛丝又似浆糊的流体封锁了空间,如缠缚猎物的罗网般将人锁在里面。天枢星君压下喉咙深处翻涌的铁腥气,她踩在梁柱上,居高临下地俯瞰着下方手持经卷与方章的男子。一高一低,一者仰望一者俯视,但猎物与猎人的身份却是盅中颠来倒去的骰子,还未揭开时谁也不知大小其数。
冥神骨君座下的十大法王之一,出山法王,黑衣。其人俑乃百年前奠定仪法、框定中州天下的天殷君主。
天殷历史上最具存在感的几位君主中,不同于最初建立天殷、一统中州的冥神骨君;也不同于苦熬一代子民、硬生生将天殷扶成当世最强国的宣悲法王;出山法王生前最大的功绩,在于文教。这位曾是游侠的君王划定了天殷境内的山川河流,推行大疫火葬,整合古今一切农时作物的种植经验,考察了天殷不同地方的气候与土壤。祂召集能人文官,将这些被时人归结为“经验”的模糊知识整合在一起,成就了当世罕有的《与民全书》。
这位君王被制成人俑后,尘世忘记了他的名字,他生前
承载的愿力以及功绩在冥神伟力的显现,化作了两件缄物。
【九州山河图】
缄物:“山河”
箴言:“方寸成理,咫尺成矩,山河锦绣乾坤定,四海天下宁。”
昔年,天殷君王率兵征伐黑岩崖山,当地百姓遭妖兽鼠王布疫,千里良田无栗粟,山岭只见离人骨。
人鬼尸棺夜同屋,血泪腌透千丈土。君王分阴阳,定水土,奠仪法,行火葬,人间始得方圆,终得规章。
其分化山河、决断阴阳之举,得此缄物。
【九州山河图】
缄物:“经纬”
箴言:“地舆为纲,言礼为纪,经纬相错始成文,天地日月清。”
昔年,天殷君王统筹万民,经略中州之地。彼时人与天相争,与妖魔相争,天灾人祸,岁岁不绝。
君王召集天下能人异士,集古今四时之道,裁地舆作农事纲要,整合成书,与民教化。
其教化万民、大兴文教之举,得此缄物。
一件能瞬间改变地貌的方章,一卷落子成阵的经纬之书。
“本座到底还是小觑了你的疯执。”天枢星君布下的阵法皆被毁去,她身周,宛如活物的黑水层层包裹,似要结茧般地向上攀附,“你竟不惜汲取虚空之外而来的力量,也要证明明尘是错的。”
天枢星君修行灵觉之道,精通天文地舆,所以也擅卜筮、阵法、符箓之道。此时她看着面前这具人俑,心知永留民袭杀清汉一事是蓄谋已久。为此,祂们甚至不惜触碰虚空之外的污染,为天枢星君量身打造了这样一具处处克制她的人俑。幕后之人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