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现代后向古人直播日常: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穿越现代后向古人直播日常》 40-50(第13/28页)

,明显来了兴致,兴奋雀跃地听着。

    [嚯,今日讲的还是传说,这可有意思了。]

    [不知那个世界又怎样的神话故事,他们又是如何解读的。]

    [我看那些个写话本子的和茶楼里的说书先生可有福了,这些个传说故事随意拿来改编一两个,不就吃香了么。]

    “嘿,这些人可真是,看破不说破嘛。”留着山羊胡的老头乐了。

    他手里还握着笔,看那架势,俨然是打算把天幕上那位老师所说的话给记下。

    尚未童子的学徒还在一旁打呵欠呢,那老头一拍他的脑袋:“还这样懈怠,竟不好好听着?我看你以后如何继承你爹我的饭碗!”

    童子苦哈哈地说:“爹,我今后不能再继续讲您说过的故事吗?”

    “哼,要成天吃老本,客官早晚会腻味的,好生学着点吧。”

    天幕之上,亓老师已经说到了炎黄二帝打败蚩尤的故事:“后世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大家根出同源,对彼此的认同感就更高了。”

    大家还没来得及理解他这话的深意,亓老师就已经转头说起了其他的内容:“在其他国家也不是没有远古传说,古希腊、欧洲同样也有各种神话,他们那些体系待我日后有空了就说给你听,当作课外资料补充。”

    元宁点点小脑袋,还是得先学明白自家的,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我们从神话人物的一些记载当中,也可以推断出来各种历史知识——”

    “例如黄帝以玉为武器,指的是石头做的武器被打磨得光滑圆润,看起来就像是玉石一般。这就说明啊,那个时候打磨石器的技艺已经非常高超了。而炎帝被称之为神农,则可以看出来,农耕技艺得到了发展……”

    现在的历史无愧于唯物主义历史这个称号,不会从神话传说中追求什么玄学虚无,反而是从各种玄妙神秘的描述中抽丝剥茧,找出符合历史轨迹的发展。

    不说元宁得到了怎样的认知,仿佛醍醐灌顶一般。

    大盛朝的众人也听得张口结舌——历史还能这样解读?厉害!

    不少人决定将家中那些史书翻出来好好研读一番,看看去掉那些玄虚神幻的描述,又能从中发现些什么。

    也有些人心中不服气,可是却又哑口无言,不知该怎么把这话驳回去。

    若说他们是神仙,可神仙怎么还会过得这么一般,还会受当时的生存条件所限呢?

    不过和他们一样,都是些凡夫俗子,最后被后人的笔墨加工成神仙圣人了。

    亓老师老神在在地喝了口茶水,润润嗓子,也是在等着小朋友消化知识。

    过上一阵子,他才说起了下一个知识点——禅让制。

    类似的故事其实在大盛朝也有,哪怕每个时代的故事、人物不太相同,但是历史周期一致,事件也不会差到哪去。

    这种将头领的位置传给有贤德之人,而彼此没有血缘关系的事,对于世家士族而言,早已听过数遍。

    如今他们自然是嗤之以鼻的。

    为国为民数十载,好容易打拼积攒下来的家业却要传给一个外人,他们扪心自问,可没有这样好的气量和风度!

    百姓们听得讶然,家学渊源的还好说,怎么也对这些故事耳熟能详了。

    可是祖祖辈辈都是在地里勤勤恳恳劳作的农民就不同了,他们听到这个制度时,眼睛都惊得差点眶中脱出——

    “俺滴个娘嘞,没想到当初的皇帝这样大度,连那个位置都能白白给别人?”

    别说是皇位了,就是一家子的几兄弟都要为了一亩三分地打出狗脑子,就比如现在,哪里会让别人占便宜。

    但是这种领袖更迭的方式对百姓而言却是最有利的,天下共主理所当然该是能者居之。像是当今这样的废物坐在皇位上,只会让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北方的事到现在是争出结论了,可是拨下去赈灾救济的款项经过层层剥削之后,最后又能剩下多少,又有多少会进了哪位的口袋呢?

    听说流民都已经在四处蔓延了,普通百姓也愁啊,生怕最后会流亡到他们这边。届时耽误了他们春耕不说,有些人还会聚集作乱,弄得是人心惶惶。

    众人恍惚,不去想太多,继续听着天幕之上那位亓老师讲课。

    没成想这禅让制不过经历了几人,最后就成了父死子继。

    大家不仅撇嘴,果然,能大大方方将权力都让渡出去的终归还是少数。

    也正是因为这人,家天下的血缘继承开始了,宗法制开始了几千年的统治,至今都还延绵不绝。

    终于到了大盛朝百姓们所熟悉制度后,众人更感兴趣。

    这些分明是他们寻常都会接触到的事情,可是从未像是现在这样仔仔细细地细究其中的来历。脑中被梳理一番,竟然有了种通透之感。

    历史历史,怪不得那么多人会特地去记载,去学习,果真有趣。

    后面就是王朝的建立、更迭,都是那些上层贵族打打杀杀的,跟他们老百姓沾不了关系。大家听着那样遥远的历史,没有太多的感受。

    就连现在也是一样,头顶那位皇帝要是换了,平民百姓都可能还不知道换成了谁,还不如县令更让他们熟悉。

    谈到这些历史,每个老师都会提上一句商朝的妇好,她可是不只是一国之君的妻子,更是位赫赫有名的女将军。

    她的功绩当然也不可能被抹杀。

    元宁也在笔记本上端端正正地写下这两个字。

    大盛朝的女子们听愣住了,她们嘴唇紧抿着,不知晓该说些什么。

    原来女子并非是自古以来便该相夫教子,不是不可抛头露面,不是应当三从四德。人家千百年前的女子可比她们风光不知多少,甚至还名留青史。

    这才是正儿八经的榜样。

    相比起来,她们现如今是不是被束缚得越来越多了?

    谈及早期国家,自然不可避免地会说起西方的文明,同一时期,他们那的国家也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元宁一上午都听得如痴如醉。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明天我再同你讲讲风云变幻,群英荟萃的时代。那可是人才和文化的盛世啊。”

    这个精瘦的老头在说起它时,眼神里闪动着敬叹的光。

    元宁不由对明天的课拭目以待。

    其实亓老师讲的很笼统,并没有细细地把每个时代的琐碎之事都掰小了再给他讲。

    元宁也问过这个问题。

    老头喝了口茶,慢吞吞地问他:“你是打算在这学个寒假,还是每个假期都来?”

    元宁茫然,回了句:“我也不知道。”

    他今后的安排还要看舅舅如何决定,现在就信誓旦旦地承诺并不是很负责。

    老头心下了然,就告诉他:“既然如此,那我就只能拉个框架,给你讲讲大概的历史内容了。我不会去细讲,要是你对哪一板块感兴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