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现代后向古人直播日常: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穿越现代后向古人直播日常》 40-50(第4/28页)


    导演四平八稳的,不见多少慌张,小孩多半都爱看动画片,复杂的长篇电视剧他们根本就没耐心坐着看完。

    “我看过舅舅演的电影。”元宁又补了一句。

    这倒是意外之喜了。

    导演就说:“其实演戏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你待会儿坐在那个龙椅上面,就当自己在家里……”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个很会拍戏的导演,调|教演员很有一手。哪怕手底下是年幼的小演员他也早能得心应手地安排,轻轻松松收获一枚幼帝元宁。

    大盛朝人头一回接触演戏,没想到事前还有这样多的环节。

    他们原以为就是让演员走个过场就行,或是拍出别人生活中最真实的画面。

    在此之前,他们从未想过还需要一点一点给演员讲戏,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嘿,听着俺好像也会了,不是很轻松的事么?]

    [听上去是这么回事,演的时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次可是演皇帝,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人物,有的人身上全是穷酸味,怎么改也改不了。]

    [好多事啊,我以为拍戏就是天幕这样呢。]

    其他人都在好奇电视的拍摄,唯有元盛昭被元宁这一行径气得面色铁青。

    方才那副导演不也明明白白地说了么,只有皇帝驾崩之后皇子才能继位,元宁这个行为不就是其心可诛,盼着他早死么!

    别人不清楚他皇子的身份,他自个儿还拎不清么?

    “孽子!”皇帝气极,阴沉沉地骂了句。

    *

    机位前,面对十几个摄像头和打光板的元宁也毫不怯场。

    这一场戏是幼帝登基的场面,小孩已经换上了厚重层叠的冠冕礼服,小脸严肃端庄,一身气度不似寻常人。

    他生得也极为出色,唇红齿白,鲜眉亮眼,举止好似从古时走出来的一般。他也正是皇室中人,登基时不见半分违和感。

    那一丝紧张也表现得恰到好处——年少称帝,在如此庄重肃穆的场合,定然是在此前就被自己的母后细细叮嘱过了的。

    但他的步履依然平稳,神色也算得上冷静自持,坐在皇位上时,还能稳得住嗓儿说一句:“众爱卿,平身。”

    “好,很好!”导演算得上是惊喜了。

    他没想到副导演随手在剧组里一挖就挖到宝了,对方甚至比之前的小演员更出色,连调|教都没怎么用得上。

    薛兰鹤还想谦虚两句说是本色出演,但觉得这话怪怪的,于是也就默认了导演的赞叹。

    大盛朝人听见那些人对元宁的大肆赞美,不知怎的,也与有荣焉。

    他们骄傲地抬起脑袋,在天幕上发言——

    [那是,咱们大盛出来的五皇子又怎会让人失望。]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非凡的气度,今后定然不会差到哪去。]

    [哼,皇帝老儿真是有眼无珠,活活害我大盛丧失如此贤明的君主。]

    一些人却暗中摇头:“有道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小小年纪就表现出如此出色的天赋,未必是件好事。”

    如今被人夸赞得太盛,若是今后碰上了一些挫折又该如何是好。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有些人冷哼一声,看不惯天幕之上对元宁的夸奖,在心中的嫉恨催生下说出这话。

    宫廷中的皇子却只看到了元宁登基时的风光,哪怕他们知道那是演戏,并非是真实的,可是当大臣们都对他跪伏在地上,恭恭敬敬口称陛下万岁时,他们心中还是震颤不已。

    他们会想,元宁行,为何他们不行呢?

    元宁登基是假的,可若是落到了他们头上,那就是真的了。

    此事却不敢在兄弟面前表现出来,不过他们再次见面时,彼此之间的氛围却十分怪异。

    不至于立马就离心离德,却也不会和谐到哪去。

    天幕之上,元宁的戏拍完了就去休息。

    他坐在小马扎上,托着腮围观舅舅表演。

    那可比自己上场时要演的戏要复杂得多,神色和语气都得细细揣摩,一个不对劲就得重来。

    舅舅演的可是心有城府,深不可测的摄政王,每一场对手戏都尤为重要,绝不能草草敷衍。

    到了中午,剧组就该用餐了,都是点的盒饭。

    薛兰鹤对饮食不怎么挑剔,剧组员工吃什么他一样吃的面不改色。

    但对自己的小外甥就不一样了,还特地让谢蒙拿的阿姨做出来的便当,装在保温盒里带过来。

    原本大家认为薛兰鹤一个大男人养孩子总免不了会糙养,没想到对待自己小外甥的方方面面都这般细致。

    大盛朝。

    众人好似也学着天幕之上的用餐时间,开启了早中晚的三餐制。

    家中富裕些的,再多吃一餐也不过洒洒水,可穷苦些的人家却要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每日望着家中余粮唉声叹气。

    尤其是再过不久就是春耕了,届时可就是日日都有体力活,哪里比得过如今轻巧。

    要是家中孩子多的,那可就是几张嘴巴一起要饭吃,日子也难熬。

    渤海郡。

    郡王长孙祯的治理下,渤海一带的百姓倒还能说得上一句安居乐业,虽是没有天幕之上的民众那般富足,但也是家有余粮。

    因着长孙祯薄税,是以他们好些人家竟也能做得到一日三餐。

    长孙祯负手而立,看着桌上的那封信,眉头皱得很紧。

    几位幕僚在他书房里也在沉思,思考着薛兰鹤的用意。

    “此等神异手段,当真叫人惊骇。”其中一位老先生不由感慨。

    这信是没有任何征兆地出现在桌面上,一看就不是常人手段。甚至都不用问有无人进出,毕竟出自薛兰鹤的手笔,不可能是什么普通人带进来的。

    “与薛兰鹤共商大事,无异于与虎谋皮。”中年男子捏着自己的山羊胡,沉吟着开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长孙祯是个明白人,“这饵料太过美味,他是捏准了本王舍不得放弃。”

    还是有人担心薛兰鹤不过是打算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对此长孙祯却是反问道:“见识过天幕之上各种神异手段和娱乐活动,换做是你们,还会乐意回来么?”

    这话问得众人哑口无言。

    人家在那个世界享纸醉金迷的日子,受千万人追捧,还用不着费尽心思案牍劳形,凭啥当这个皇帝受苦受罪。

    “如此看来,薛将军的目的还是在报仇一事上,殿下可与其为伍。”

    众人附议,此事便也定下。

    *

    元宁和薛兰鹤在影棚里还有几场对手戏,幼帝年少,戏份本也不多,大都是出现于旁人的口中。

    何况幼帝也会长大,到时候定然是换个演员上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