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现代后向古人直播日常: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穿越现代后向古人直播日常》 50-60(第11/21页)

听这并非是官府授意,大盛朝人面色好看了许多。

    战乱时祖坟被破坏乃是常有的事,他们虽是不齿这些行为,可仍旧没法制止。细数前面几个年头,这种事情都还屡禁不止呢。

    只要人心是贪婪的,这种事情就无法断绝。

    而且过了那么多年,把财宝古物找回来了,也没法再送还给原主,倒不如自己收录起来。

    “况且现在盗墓贼也不在少数。而他们都是些牟取利益之辈,哪里会在乎文物好坏呢,一旦盗墓就是大肆破坏。国家出手可不一样,他们会将文物保存完好,将那些古物放在博物馆之中,不受虫蚁之害,还有专人看护。”

    大盛朝人有些气度豁达通透的,亦是发现了其中的好处:

    [其实细想他们官府的手段也是极好,与其让文物古董沦落到那些贪心富商之人手中把玩,我看还不如拿去给这些百姓瞧瞧呢!]

    [你们瞧这上面的介绍,用鎏金牌匾书书写出自“某郡某氏先祖”,后人观之便能认识到这些人,比起埋之于黄土之中,这般光宗耀祖岂不妙哉。]

    [周遭都是用金属防护,想来他们那方世界的人做了古,此馆亦是能留下来。往后的孩童依然能指着这些技艺说是祖先的智慧。]

    他们看见了不少家长领着孩童前来参观,有说有笑地指着那些古物说着什么,不由得露出怔愣的神色。

    如此说来,这一博物馆出世,确实是让人惊叹的妙举。

    不光是元宁他们这边有滋有味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大盛朝这边也能算得上是多事之秋了。

    先前的勤王之兵到了绿江之畔,和惠襄王的大军隔着绿江关遥遥相望。

    惠襄王起先还十分慌乱,但是他帐下也有专门负责谋算的幕僚,当即就说这些鼠辈不足为惧。

    勤王之兵看似轰轰烈烈,打着几十万雄兵的阵仗,实际上就是一盘散沙。

    惠襄王担惊受怕了好些天,接着他就发现勤王的这些人不仅没有立马发兵对他出手,反而在不远处搭建营帐,日日笙歌夜舞,饮酒作乐,哪有半点要进攻动手的架势。

    惠襄王人麻了。

    但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问策于诸位幕僚,并且对那些勤王之兵更加嗤之以鼻。

    消息从四方传出,皇帝元盛昭气得胸腔憋闷,好似要呕出一口老血来。

    而长孙祯却是无声地笑了,一切皆在他的把握之中。

    “将皇帝的蠢态给记下来,届时好奉给薛兰鹤,他收到这份礼物定然会很高兴。”

    长孙祯是个投桃报李的人,哪怕薛兰鹤兴许会用神异手段得知皇帝的境况,但他做不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况且他猜测薛兰鹤所受束缚定然颇多,不然早就亲自动手报复了,哪能容忍皇帝这个仇人嚣张得意那么久。

    长孙祯手下的谋士对现在皇位上那位也没什么敬意,嘲讽道:“兴许让他这样惴惴不安地等死,比一剑杀了他痛苦得多。”

    一个皇帝活成他那种窝囊的模样也是没谁了,史上都少见,恐怕那位是要被载入史册,遭后人贻笑大方的。

    不同于外界的混乱,长孙祯治下的渤海郡倒是一片太平盛世之态。

    他治下的土地肥沃,每年的粮食产量不低,收的税也不高,百姓生活十分富足。

    加之元宁他们在天幕上传授的造纸术,让百姓又能挣上些钱财。

    除了此事以外,他的治地渤海郡靠近齐鲁之地,这可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因为占据这个最大的便利,招揽人才也极为方便。

    先前天幕上的图书馆出来后,他按兵不动,只是暗中派人专门建造楼阁,四处搜罗藏书。

    待天下真的大乱了之后,藏书馆才得以面世,用作钓大鱼之用。

    没成想还真的钓上来好些人才,其中竟然还有当世声名显赫的大儒!只要放出他在的名声,还愁慕名而来的学子会少么,届时天下英才自然会尽数到他的网里来。

    如今确实有不少人拖家带口,前来瞧瞧在他们大盛朝问世的“渤海图书馆”。

    因着大盛没有那个世界那般便利的搜索之物,所以就只能靠着他们这边的法子来分门别类。

    正书按照经史子集四类来细分放置,杂书且为天文地理、小说和艺术来分放,最后再按照从古至今的年份细分,其余书籍也差不多是这般。

    再来便是专门管理这渤海图书馆的书吏将书籍一一记录在册,如此便不担心找不着书,或是找书艰难了。

    而且这渤海郡王十分大度,效仿了天幕之法,允他们免费借书观看,并不收钱。

    毕竟要等天幕之上的五皇子去读完所有经书到底不太现实,谁知道将来天幕又会不会消失,趁机将知识学到自己脑海中才是正理。

    大儒来长孙祯的治地自然也不是因为藏书阁出现,还有长孙祯大手一挥说要为天下人立书一事。

    之前元宁所学的拼音就给了大儒们极大的灵感——编纂好的韵律岂不是方便识字?

    他们也不是直接套用天幕上的拼音这一套,而是要根据大盛自己的韵律来重新编写,再与文字一一对应。若是能成功的话,识字恐怕能比之前效率高,往后定然能造福百姓。

    好些人来到长孙祯的治下后,都清楚他的所图甚大。

    这种不争的事实谁都清楚,难道就他长孙祯一人有野心,其他人就真的忠心报国,一心要匡扶皇室么?

    这话就是连三岁的小孩都不信,况且藏书阁一事还不是长孙祯领头。

    先是在惠襄王的治地出现,再之后便是其他人响应。

    现在那位皇帝,很快就要有名无实了。

    *

    现代。

    元宁尚且不知大盛朝的乱世,而薛兰鹤却是对此心知肚明。

    按元盛昭那个废物程度,还有那些诸侯王的蓬勃野心,大盛能国泰民安才有鬼。

    原本就有内忧,加之外患虎视眈眈,它或早或晚都会重新洗牌。甚至不用天幕和薛兰鹤在其中添把火,大盛也早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薛兰鹤看着系统转播出来仇人元盛昭的丑陋狰狞之态,心情都要好上许多,看来离取对方人头的时日已经不久了。

    他想着这事,每日吃饭还能多添半碗,若不是现在还拍着戏,吃多了影响上镜,他可能会直接添一碗。

    关臣就是见他拥有好心情,才趁虚而入:“这个小长假你能和我们一起去乘坐邮轮出海吗?”

    他其实更想和薛兰鹤过二人世界,却也知道,如果不捎上对方的小外甥,这人根本就不会答应。

    薛兰鹤有些为难:“别忘了我还在拍戏,这样劝我不敬业,不太好吧,关总?”

    关臣正义凛然地说:“这是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放假才是应该的啊,周扒皮也不是这么干的吧!而且你虽然是主演,但据我所知,你拍的这部戏偏群像,可以先拍其他人的。”

    薛兰鹤已经称得上是敬业了,没有自己戏份时也会安静地在剧组候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