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来的夫君真甜: 100-106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抢来的夫君真甜》 100-106(第2/10页)

事在前,无论是抗敌,还是自保,这样生死相争的时刻,他和沈青都不适合同时待在洛京城。

    唯有分头行事,才能保证两头不误,进可攻,退可守。

    暮春落花纷纷,院中青砖地面上梨花胜雪。

    “我好舍不得你。”

    *

    为成王翻案之事,萧瑞和晋王准备许久,早就将一系列翻案证据和事项备齐。

    但是孝武帝日日托病,躲在深宫,谁也不见,连早朝都废掉。

    而谢珩,终于收到谢道渊带着五万精兵进京面圣的消息。

    久拖不利,必须要赶在他兵临城下前行事。

    最坏的打算,就是孝武帝再不露面,那就要起兵逼宫了。

    洛京中大部分守卫巡防兵力都在萧瑞和谢珩手中,宫中有部分禁军不在他们掌控,但不足为据。

    他们将南北禁军在洛京中没街每坊重新作了部署,宫里宫外也将能安排的守卫都安排

    上,人事备全。

    若真要兵变,不仅宫中要万无一失,还要尽量减少对城中百姓的冲击。

    于此同时,朝雨濛濛的清晨,沈青带着几个亲卫,一身轻骑出了洛京城。

    她很久没有出过洛京城了,去年入秋以来,她甚至连京郊都没有再去过,不知不觉过了一个秋冬,城郊被细雨打湿的泥泞道路,浅浅长出青青草尖,正好能没过疾驰的马蹄。

    山峦田地都换上新绿,她策马疾驰,沾着湿意的春风掠过发梢,是久违的天地壮阔。

    大概是在谢府养尊处优太久,亦或是春色令人散漫,赶了不到两天的路,她竟然觉得有点力不从心,身子莫名惫懒,哪哪都不舒爽。

    果然,快刀太久不用也会变钝。

    为了尽快赶到仰州与赖三汇合,她没有走官道,特地挑了最近的小路赶路,湿滑泥泞的道路,无法时时留心被春雨点染的处处春色。

    “等等!”

    行至一处岔口,她勒住缰绳,忽然喊停,然后径自翻身下马,蹲在地上用手沾了泥土查看起来。

    亲随跟了上来:“老大,有什么问题吗?”

    “这条路不是官道,为何有这样的车辙印?”

    而且不止一条,也不是来自于同一个方向。

    亲随答她:“也有一些进京的货商,为了赶时间,或者避免繁琐的检查,有时候也不走官道。”

    沈青面目沉静,用指尖随意测量了几道相似的车辙,看得出往来之人虽然在尽力模仿货商行走的痕迹,但这绝对不是普通货商留下的痕迹。

    她站起身来,这是一条进京的必经之路。

    “走,我们回官道上去。”

    她冷声下令,重新翻上马背,一袭青衣与烟雨融为一体。

    官道宽阔,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时不时可见来往的商队和车马。

    翻过长亭短坡,坡下有一驿,驿中的大院里粮水充足,马匹膘肥,守驿人各司其职,有的在喂马,有的在盘点粮草。

    炊烟暮色下,几道马蹄声由远及近,最后直冲进大院。

    忙有守卫上前拦截:“大胆!先呈交腰牌,核实身份,再进驿站换马备粮!”

    来者一身青衣劲瘦,带了挡雨的蓑笠看不见脸,微微露出的下颌白皙分明,她朗声开口:“天色不早,可以借一斗黄粱给我们赶路吗?”

    “什么黄粱?要饭要到这里来了?”

    沈青猛地一拉缰绳,马儿被她急拉得调转马头。

    驿站的人被掉包了!

    第102章 第102章她应该会伤心很久吧?……

    为成王翻案一事俱已完备,只是孝武帝日日躲在深宫,所求不得天听,谢道渊的大军又在进京路上,不得已,萧瑞终于准备发动兵变,直接逼宫,再将当年真相公之于众。

    只是一开始有些师出无名,不过无妨,只要翻案,回头看这场师出无名,也是名正言顺了。

    在谢珩的默许下,萧瑞清点整备好兵马,在深宫中避世几日的孝武帝忽然应了他们的请旨,宣召百官进宫,重新商讨当年成王旧案。

    谢珩进宫的时候,在宫门口看着衣着整肃的文武百官依次入内,心知过了今日,乾元正殿便要易主,不由得放空心绪,在宫门外多站了会。

    直到看见谢道清的轿撵缓缓而来,两人目光清冷互相对视一眼,谢珩先转身,款步迈进宫门。

    与以往任何一次朝会无甚区别,依旧是文武百官在乾元殿上左右林立,孝武帝依旧是一副没睡醒的怏怏神色,今日显得尤为萎靡。

    非要说格外不同的地方,大概就是向来闲云野鹤不问朝政的晋王殿下,今日着了朝服出现在殿堂之上。

    大概正麟宫变到底事关皇家宗室。

    萧瑞一身笔挺跪在殿前,身前罗列的是各种卷宗书案,身后同样跪着的是当年的关键人证。

    给重大旧案翻案,本来是需要陛下亲自下旨宣布重审,然后由三司各部来重审重判,最后再由陛下做最后定论,昭告天下,才算翻案。

    不过在陈文轩出现以前,重审重判的事情萧瑞就已经做完,只不过有了陈文轩这个契机,他才好一口气将这案子翻过来。

    正麟宫变,是一代贤王遭受世家算计,被扣上谋反之罪,惨遭伏杀。

    他死去身后,所有加在他身上的罪名,只是为了让他彻底无法翻身的道道脏水。

    以及宫变之后,以平叛为由,对拥护成王的朝臣大肆屠戮,是世家为了专权而对异党的尽数绞杀。

    桩桩件件,证据充分,条理清晰,在萧瑞的陈情讲述下,振聋发聩。

    陛下曾经对这个案件是什么看法,有没有下旨允许过重查重审,这些都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今天必须认下萧瑞查出来的结果。

    虽然他实在萎靡难耐,但也还是勉强让自己清醒着听完萧瑞的陈述,他几乎没有任何想辩驳或者挣扎的地方,只伸了伸脖子想满朝文武发问:“众爱卿,你们看要怎么办呢?”

    这次站出来的是晋王:“陛下,臣弟有一要事禀告。”

    谢珩缓缓侧目,与还跪在地上的萧瑞心照不宣对视一瞬,殿堂之上的气氛,莫名让人呼吸有些凝滞。

    只要有人能站出来回应,孝武帝就像抓了一根救命稻草:“晋……晋王啊,你要禀告什么,快说来听听。”

    他当然想不到,晋王要说的这个要事,也未必是他想听的:“当年成王府被屠戮,成王兄膝下唯一的幼子却被手下救出,流落民间数年,直至一年前,才被寻到,重回朝堂。”

    此言一出,几乎所有朝臣的目光都下意识看向萧瑞,唯有孝武帝真心发问:“是吗?他人在哪呢?”

    晋王走到萧瑞身边,郑重与他并肩跪下,掷地有声:“陛下,北军中侯萧瑞,就是当年成王兄幸存人间的幼子,萧宝簪。”

    在一阵凉气倒吸的氛围里,晋王又补充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