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130-140(第10/27页)
装机械的配合下,这些桥面被依次安放在预设好的位置。就好像大型的搭积木现场。
【在这样的技术下面,我们拥有了无数震撼人心的大桥、高桥。世界排名前一百的高桥,有90座在中国,而这九十座里,有五
十座都在贵州。】
【贵州的地形复杂,全是峰林的喀斯特地貌占了全省面积的很大一部分,古话讲是“飞鸟不通”。也因为这样的地形特点,贵州省前些年的经济发展一直都比较落后。】
【穷到什么程度呢?2011年的时候,咱们划定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贵州省88个县有71个入选。】
考察人员来到贵州。
几乎走断了腿。
有学者忍不住感慨: “不是夜郎真自大,只因无路去中原。”①【古时候,这里的山谷之间只有最简单的铁索桥。】
铁索桥有些像是现在景区中经常会出现的吊桥,高悬于山谷之间。
有的在桥面铺设了木板,只是年久失修,经常可以透过破损处看到下方翻涌的江水。有的甚至只有几根铁索。
人过江的时候将自己用绳子系在铁索上,一步步小心翼翼的走过去,或者是直接滑过去。
贵州,西南边陲,在古代的时候,和中原王朝的关系有好有坏。
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归顺的,只是类似于分封制,本土部落自治,历史上四大土司威名赫赫。这时候的贵州百姓们,也正在津津有味的看着仙画。
夜郎王喝着酒,气呼呼的哼了一声: “就是嘛!这拐来拐去的山路,怎么去中原?所以本王不知道中原有多大也是情有可原的。
之前汉朝王室派了使者前来,想要让夜郎国归顺。
夜郎王问了一句: 汉孰与我大?
后来他才知道,自己这句话问得实在是很天真。夜郎王幽怨得看一眼远处的山: 这能怪我吗?这些山,实在是不好走啊!其他小国和小部落的人也都在窃窃私语。
若是咱们归顺于中原王朝,他们能给我们修这样的桥,那就可以!哼,你想多了,中原人向来出尔反尔,还是小心为妙。不过,不管怎么说,对仙画上的那些可以穿越山谷的桥,大家都是羡慕得要流口水的。
【新中国成立后,贵州开始陆陆续续的修建桥梁,但大规模的修建高桥,是最近十年才开展的。这十年也是国力逐渐强盛、经济逐渐富裕的十年。】
【先富的带动后富的,国家并没有食言。】
在一个新建桥的工地上,有附近的村民们好奇的在围观。面对镜头,他们把这工程大赞了一番。
等了好久咯!
你看那山谷,我们是对山喊得应,都能听到,但真要走到对面去,走路最起码要半天。面容有沟壑的老者笑呵呵的道: “我三十五岁的时候才第一次下山去到县里面。”就感觉被困在了这里,我们是做梦都想要有一座小桥,没想到最后是一座那么大的桥!
有桥好啊,你看这边风景都好,有桥了有路了,说不定有游客愿意来,我们也可以不用去外面打工嘛。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时候,画面已经转到了贵州的无数高桥上。在峰林林立的崇山峻岭之间,无数显眼壮丽的高桥架设在了山谷之间、江流之间、云雾之间。
最高的桥甚至达到了625米,相当于两百多层楼的高度!
【全球十大最长的跨海大桥,华夏也占了一半。】
【最长的港珠澳大桥有55公里。】
一条条长桥伸入海中。
当夜幕降临,桥两边的路灯依次亮起的时候,仿佛真的来到了银河。
从天上看,更像是卧着的长龙。有巨轮鸣着汽笛从桥下通过。
也有汽车驶入如管道一般的海底隧道,整座桥忽然消失,但是从出口的另一端,汽车却又重新驶了出来。
现代科技带来的奇幻场面。
【如今,华夏基建狂魔的称号已经成为了一个梗。但谁能想到,一开始她也只是想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过得稍微容易一点呢?】
刚刚那是从海底走吗?
现代人看到了港珠澳的海底隧道后尚且要惊叹,更何况是古人呢。真的是从海底走!
有人激动的拍打着身边家人的胳膊,遭到了嫌弃: .…你离我远一点。
那岂不是可以在海底建房子?可以建龙宫吗?
无数的话本作者和戏剧作者们都从中得到了灵感。
但对于想要励精图治的帝王们来说,海底隧道的场景固然巧夺天工,奇妙无比,但论起震撼来,
还不如之前那些山中居民你一言我一语的倾诉。
……只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得好一点吗?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能拥有这样的军队和这样的士兵吧。有人想起自己的初心。
朕一开始起义,也只是为了能让天下的百姓们不再被饿死,冻死啊……
【要想富,先修路。】
【有了路,才可以实现各地区之间资源的互换和重组、人才的交流和融合,才能让老百姓过上真正富裕的生活。】
【这就是基建的最朴实但是也最崇高的意义吧。】
【好了,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结束了。我是你们的UP主路小柒,我们下次见。】
第135章 后续
秦。
杜殷正在和自己的乡人赶路。
杜殷是亭长,他这次是押送这一批民夫大概三十多人前往秦直道的工事现场。他走在前面,他的一个手下走在队尾。
“大家再走一段时间,争取今天可以越过这一座山。”眼看太阳已经西斜,杜殷大声的鼓励着民夫们, “要是无法按时赶到工地,大家都要挨罚。”
大家都知道律法严苛,迟到几天要挨批而且还可能罚款,要是遇到一个苛刻的酷吏,那就更倒霉,因此纷纷加快了脚步。
终于,在入夜的时候翻过了山,找到了一个适合歇脚的地方,生起了火堆,准备在这野外过一夜。他们人多,倒不用担心什么安全问题。
火堆熊熊燃烧,周围的温度也逐渐的暖和了起来。
杜殷和民夫们都拿出了出发前早就准备好的干粮,无非是一些麦饼、稷饼之类的,放在火上烤一烤,有一种原始的淳朴的香味。
边吃,就边聊。
这麦磨成粉之后做的饼子的确是比以前好吃多了。“你家大方,我家可舍不得去磨粉。”
“我们也只磨了一点点,怕不是只有贵人家里才敢餐餐吃这样的精细麦粉。”
杜殷顿了一下,他虽然是亭长,但家中也没有奢靡到顿顿吃细麦粉的地步。不过……他暗中吞了口口水,用麦粉做的汤饼可真好吃啊。
聊着聊着,民夫们就问到了这次的徭役。秦直道啊,那可是仙画中提到的秦直道啊!
所以这一次的徭役,大家内心的抵触心情少了很多,干净利索的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