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我靠学习成为人生赢家》 40-50(第9/26页)
邱岚是代表大家来问的,除了上学期参加补习班的18个同学, 还有很多同学对季知行补习班的效果狠狠心动。
“啊,期末快到了啊?”季知行这段时间一直被MHD方程组光滑解的整体存在性所困, 都有点不知今夕是何夕了。
期末开补习班是早就承诺过的, 虽然他现在确实很忙, 但期末考前每天晚上抽一两个小时来给大家复习,这还是能做到的。而且,他现在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走入死胡同了,需要点别的事情来换换脑子。
邱岚得到肯定的消息后,就喜滋滋地四处传播去了。
辅导员陈岩仍然把宿舍楼顶楼活动室的钥匙交给季知行,季知行补习班又一次开班了。
这回聚在活动室上课的有40几个人,差不多物院大二4/5的学生都在这里了。
季知行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一个晚上一科,复习效率很高。而且重点难点突出,解题思路易懂。很多学生都认为,比起老师们高深莫测的解题方法,季知行的解法更浅显、更易于理解,更适合他们这样的普通学生。
这一晚复习的是数学物理方法。
季知行如今根本不用看课本,拿着记号笔对着白板刷刷刷就写下拉普拉斯变换的相关知识点,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对应练习誊抄在白板上。
“如g(t)是一个周期为T的周期函数,则它的拉普拉斯变换可以表示为……”
留了点时间给大家思考,季知行开始解析题目。
“周期函数g(t)定义在……”
讲着讲着,突然,一道光从他脑中划过,这道题……
实际上H(t)为单位阶跃函数,即H(t)={0(t>0)1(t<0),那么函数g(t)可以化简为……
大家看季知行突然停住不说话了,还以为他身体不舒服。
邱岚说道:“知行,要不今天就到这里吧?”反正也只剩两三道练习没讲了。
季知行回过神来,双眼迸发出无限的光彩:“不!继续讲完!”
他一边说着函数化简,一边在脑中将思路发散到那三套算法的化简。先析出周期函数的定义,然后使用结果直接对每个项计算拉普拉斯变换……
没错!就是这样!
季知行讲完了练习,还没等大家照例向他表达谢意,就匆匆跑出活动室了。
回到宿舍,他抄起笔和草稿纸就开始推演。
“利用Fourier分解和数学归纳法分别证得解的L2衰减和Hs(s≥2)衰减……”
林朗和许东阳从社团回来后,看到季知行有点疯狂的状态都不敢打扰他。
从月上枝头到曙光微露,季知行才带着一点亢奋与疲惫放下笔,他长长地舒了口气,成了!
果然大道至简!从动量方程到质量守恒方程,从多孔介质方程到无界域耗散演化方程,他不知道探寻了多少可能的方向,结果是从最基本的积分找到了可行的方法。
天也亮了,季知行迫不及待地去找阎教授,向他汇报这个终极方案。
阎安瑾一页一页地翻看那本草稿纸,最后轻轻地合上,夸赞道:“很好!”
这把颜久昇都吓了一大跳,他在阎教授的办公室里待了两年半,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两个字从阎教授口中说出来。他交给阎教授的算法或方案,最好的评价是「还可以」。很多时候,他觉得阎教授是强行按捺着才没有说出「狗屎」二字……
先前,阎安瑾在收到季知行的信息后,就电召颜久昇、赵毅、孙珥到实验室集中。
此刻扬了扬手中的草稿本,对着四个学生说道:“待会让季知行给你们讲一讲方案,就按着这个方案做最后的调整。”
大家都高兴起来,这已经是最后的阶段了,相当于调整生产工艺,再据此生产出样品,然后这个项目就算成功结题啦!
阎安瑾离开实验室去行政楼前,又交代了一个任务:“在最后这个阶段,你们顺便按照第二阶段各自的任务写一篇论文交上来。”
论文?大家面面相觑,除了季知行可以围绕不可压流体动力学MHD方程组的正则性和衰减性来写,他们各自负责的部分有写论文的价值吗?
虽然心有疑虑,但导师的话也不能不听。于是四人就一边搞最后的攻坚实验,一边琢磨自己的论文。
四个人齐心协力一起卷,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做出了最终形态的材料。与此同时,论文也写好了,都发送到阎教授邮箱。
阎安瑾第二天就在四份文档中批注好修改意见,又发了回来,然后取走了那份材料。
过了几天,阎安瑾指着修改好的四份论文说道:“可以了,去投《Science》和《Nature》吧。”
季知行都呆掉了,这两个刊物可都是学科超一区期刊啊!
比如《Science》,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创办,1894年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的官方刊物,现在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
有多权威呢?如果能在《Science》上发表一篇文章,那么在所从事的细分领域内,基本可以在国内横着走!
但是,每年大约有8000篇论文稿件从全世界各地投到《Science》编辑部,却只有15%左右能被录用,难度可见一斑。
季知行本来以为这次的论文写作只是一次期末作业,写完了之后心里才想着或许可以试水国内二区期刊,没想到阎教授竟然目指影响因子30+的一区顶级期刊!
其他三人也都目瞪口呆。
颜久昇是正儿八经的研三了,比起其他三人,他对论文写作更有经验,也更明白《Science》《Nature》的难度。因此,也是对这次的论文最没信心的一个。
“老师,我们的论文真的有投稿《Science》《Nature》的价值吗?”颜久昇犹豫着问道。
阎安瑾看着这个在自己办公室枯坐了两年半的大弟子,给他打了一剂强心针:“有没有价值要看选题,你们的论文都是围绕防护凝胶、也就是这次实验的新材料来写的。防护凝胶很快就能掀起一场材料革命,目前与这个新兴领域相关的论文有且只有项目论文和你们的那四篇,自然有价值。”
防护凝胶?四人不约而同地回想起他们实验出的那种新材料。
那是一种可软可硬的非牛顿流体,一种高分子的应变速率敏感材料。自然状态下软得就像一坨橡皮泥,但又比橡皮泥更富有弹性。
在重力冲击下材料分子于纳米秒时内相互锁定,变得坚硬无比从而消化冲击力。当冲击力消失后,分子重新移动排列,材料又会恢复最初的弹性柔软状态。而且这种变化是高度灵敏又即时迅速的。
这样的材料确实前所未见,可是能用来防护什么呢?
大家还在思考,阎安瑾就开始点名提问了:“颜久昇,你先来回答,这种材料能应用于什么领域?”
颜久昇挠挠头,绞尽脑汁憋出一句:“手机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