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鸾: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娇鸾》 90-100(第3/18页)


    姜吟玉从和阮莹的交谈中,得知她与表哥每日都有书信往来,便让她顺道和表哥说一句,若是见到了兰昭仪,就发信一封告诉自己。

    当晚,阮莹就在信上提了这事。

    两日之后,姜吟玉收到了兰澈的信,说他已经和兰昭仪见上面,会派人守在兰昭仪身边,护着她的安全,帮她去寻夫君,让姜吟玉放心。

    看到这信,姜吟玉松了一口气。

    一连小半个月,姜吟玉每日早出晚归,去城外施粥布粮,帮忙安置流民。

    阮莹的肚子隆起,行动越发不便,往往只能坐到一旁椅子上看姜吟玉行动。

    这日,二人外出去河西城外一处乡野。

    烈日灼灼,炽热的阳光照在人背上,姜吟玉在田间遇上一贫农,与她交谈,阮莹走过来一把揽住她的胳膊,气喘吁吁,面庞带着一丝仓乱,“公主……”

    姜吟玉不明所以,看阮莹目光四顾,身子僵硬,随她目光看去,落在一个男人身上。

    那是一个穿官袍的年轻男子,蓄着胡须,面部线条硬朗,极具攻击性。

    感觉到二人的视线,那年轻男子扫来锐利的一眼。

    阮莹赶紧避开他的视线,装模作样和姜吟玉说话,手指都开始打颤。

    姜吟玉看出阮莹不对,问:“你怎么了?”

    “那人总是喜欢缠着我,不依不饶,公主,我跟在您身边,您不要让我落单。”

    姜吟玉诧异:“那男子?”

    这河西一带都是兰家说了算,谁胆大妄为,敢在兰家的地盘上打兰家儿媳的主意?

    姜吟玉又打量了那男子一眼,认出了他身上是四品深绯色的官袍。

    是个不小的官职。

    阮莹道:“公主知晓卫侯吧?他是卫侯的手下,此前被调到了河西来,做了河西城的校尉,管河西大大小小的政务。”

    卫侯这个名字一下勾起了姜吟玉许多回忆,道:“卫燕的手下吗?卫燕被除去后,他的党羽属下应当也被处置了的。”

    阮莹道:“他没有,那人名叫杨晃,立下了一些功,也确实有能力,所以上头没有将他从河西调走。以前有你表哥在城里,他不敢对我怎么样,可现在他又像以前我没嫁人时,日日来骚扰我,我实在有些怕他。”

    姜吟玉听她如此说,恍然大悟。

    难怪前些日子,她时不时看到那绯袍男子。

    当时姜吟玉还当他是地方官,爱民如子,随她们一道出城,问候百姓,原来他打的是这样一个算盘。

    姜吟玉道:“我陪在表嫂身边,让那杨晃不敢靠近你。”

    阮莹握着她胳膊,露出笑容:“多谢公主。”

    到了午后,便有士兵护在二人周身,彻底挡住了杨晃的视线。

    姜吟玉往回走,与他无意间的一个照面,看到杨晃的眉头,紧紧皱了一下。

    那是一种厌烦的神色,不加掩盖,仿佛在嫌她碍事。

    姜吟玉一愣,和他擦肩而过。

    劳累了一整天,姜吟玉回到府上。

    阮莹一边走,一边与姜吟玉交谈,倒是经过此事,阮莹也想通了。

    “从明日起,我就待在府上休息,出来见着那杨晃,实在心慌慌的,他手段狠辣,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我也不想连累公主。”

    姜吟玉眼前浮现杨晃阴恻恻的眼神,轻声道:“他能是卫燕的手下,确实不是什么好人。”

    阮莹说着,突然捂着口,轻轻咳嗽了一声。

    姜吟玉停下步伐,道:“嫂嫂最近小心一点,府上很多人染了风寒。外祖咳了小半个月,到现在还没有好转。”

    二人转过长廊,入目看到兰家院外围了一圈人,闹哄哄的声音传来。

    姜吟玉预感不妙,往里走,奴仆们见到她,皆恭敬行礼。

    奴仆们挡在姜吟玉面前,道:“公主,少夫人,您二人先别进去。”

    姜吟玉环顾一圈,见众人脸上都用粗布遮面,一时没反应过来,问:“发生何事了?”

    那奴仆面容惨淡如土:“公主,郎中今日来诊脉,说老爷可能染了时疫。”

    阮莹轻叫了一声,手捂住唇,“时疫?”

    仆人道:“北戎人杀了人,将尸体丢在草原由着腐烂,关外流民把疫病带了进来。不止是老爷,如今城中难民也有了这样症状。”

    侍女递过来一个帕子,让姜吟玉赶紧捂上。

    姜吟玉错开身,继续往里走,唤道:“外祖?”

    仆从们拦着她:“公主,您不能进去。”

    姜吟玉立在院子里,望向那空空荡荡的正屋,问:“外祖现在身子怎么样?”

    “老爷昏迷不醒,风寒不退,郎中已经去翻阅古籍,查药典了。”

    于兰家而言,兰家老爷,是主心骨一般不的存在。没有了他,兰家会乱成什么样子,兰家人不敢想象。

    姜吟玉自然知晓时疫的危害,只觉手脚冰冷,问:“这事太子知晓吗?”

    仆从摇摇头:“还没有。”

    一旁阮莹手捧着腹部,冷汗涔涔流下额头,疼得叫了一声。

    四下人惊慌,赶紧去搀她,好在阮莹只是头晕目眩,没有要发作的预兆。

    姜吟玉手搭在她肩膀上,安抚她的情绪,转头对仆从道:“是否是时疫,还不能下定论,先不要慌张,这几日你们都不要出府去。”

    管事点头道:“已经将此事吩咐下去了。”

    姜吟玉扶着阮莹,一同走下台阶,轻声宽慰她。

    阮莹道:“若真是时疫,那该如何是好?须得告知太子殿下。”

    姜吟玉轻轻嗯了一声,“等过几日,若确定了,我便告知太子。”

    她抬起眼,望向夜幕。

    夜色笼罩,最后一线光明也隐退到了夜色后,风,在这个无风也无星的夜里,一股强烈不安笼罩上兰家每一个人的心头。

    **

    大昭以北,赤地千里,黄沙漫天。

    连天的战火在这里的土地上一连烧了十几日。

    北戎本想作壁上观,却见大昭与北凉作战,料定大昭无暇分身,趁虚而入。

    战事猝不及防开打,大昭节节败退。

    北戎一路南下,直指玉门关,带兵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地。

    然而在他们逼近关外时,大昭终于回过神来,镇国大将军亲自带几万重兵应敌。北戎打下大昭几座城池,已是意外之喜,又念在己方粮草落后,怕供补不上,故而撤兵回防,欲稳住战线。

    然千算万算,北戎料不到,有消息传来,道是大昭的太子绕道,在沙漠连驰了几日,从后方断了北戎的后退之路。

    这一支北戎队伍,被前后夹击,很快就成了瓮中之鳖,这才后知后觉,中了对方诱敌深入之计。

    可此时后退,已经无力回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