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做贤妻: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重生之不做贤妻》 40-50(第8/19页)



    她心里的恨有理有据,倘若裴砚的生母在,她自然会跟她算账。如今做母亲的没了,母债子偿也理所当然,谁也怪不到她的头上!.

    京中,太子在六月中旬接到去行宫见驾的圣旨,当晚就策马出宫,马不停蹄地赶往行宫。

    如此到行宫时也就是次日傍晚,太子入殿时皇帝刚用完膳,听闻他这会儿到了,不由叹了声:“好快。”

    来得这样急,可见这几个月太子有多紧张。他身为人父想磨炼他,却实在没想让他如此提心吊胆。

    皇帝于是又着人传了膳,也不提是专为太子备的,就跟太子说自己也还没用。是以待太子入殿后,父子两个便一起坐到了膳桌边,太子的确是饿了,皇帝则只是假模假式地吃些,倒是给太子夹菜的时候更多。

    皇帝一壁看着他吃,一壁语重心长地夸赞:“京中卫戍的事,你办得不错,这等大权的确不该落在励王手里。你递上来的几个人选,也很像样。”

    太子闻言颔首:“这件事上,裴砚出力颇多。”

    “裴砚?”皇帝听到这个姓就猜到是谁,“定国公府的?”

    “是,定国公三子。去年校考进东宫做了侍中,办事很妥帖。”他的话到此即止,绝口没提裴砚猜到了先前种种皆是对他的磨炼。若放在从前,他与父亲本是无话不谈的,现下却明白在父亲眼里,这些话大概不说更好,倘使他说了,只是个好儿子,若不说,才是个能分清轻重的好太子。

    皇帝点点头:“你已在储位上,该有自己的亲信。既觉得他好,就重用他。等来日他若能金榜题名,也不妨给个正经的官位,让他办些实差。”

    “诺。”太子垂眸,心里却将裴砚正在办的“实差”也忍住了。

    京中皇宫。

    裴砚虽知太子去了行宫,自己还是按时进了东宫的门。因为暗查励王的事近来刚有了点眉目,他每日都得在东宫坐镇才好。

    励王行事很谨慎,这点“眉目”还是宗亲露出来的——翰林院里叫卫子安的那个,家里的爵位虽已经很不入流,但好歹还算皇亲国戚,早两年便借着这点血脉攀上了励王这棵大树。卫子安原也是个有本事的,尚未及冠就已高中,又在翰林院当差多年,文采斐然,人脉也广。

    只是,这人有一点不好,就是爱抽烟。二尺长的那种烟斗子填上烟丝,他能吞云吐雾地过上半日,把屋里抽得跟仙境似的。

    这本也没什么,人活一世,谁还没点爱好呢?只是他平日里将这爱好彰显得过于明显,同僚中有不少都知道,若有人求他办事,就会投其所好。他自己也很为此痴迷,有时若得知哪儿有一块上好的烟丝,他便会绞尽脑汁地想给它弄来。

    裴砚打听到他这个毛病,就投其所好地为他做了个“饵”——早在一个月前,他就与太子求了块烟丝。那烟丝是稀世罕见的珍品,就那么一个一寸见方的小方块,据说便值二十倍大小的黄金。

    但太子不好这口,打从东西贡进来就压在库里收着。同样的东西除了太子这儿有一块,大概也就天子御库里还能见着了。

    这么好的东西,卫子安可想而知是喜欢的。只不过,这东西怎么用还有讲究,直接送到人家府上自然不行——太子和励王互相不对付的事人尽皆知,卫子安作为励王的亲信又不是个傻子,哪能收太子这样的礼呢?就算真厚着脸皮收了,也什么都不会告诉太子的。

    所以这一个月里,裴砚都在忙着“洗”这块烟丝。

    他先是找了个在太子跟前当差的,让他将这东西拿去了赌坊里,只跟旁人说这是太子赏的。在赌桌上说明这东西有多稀罕,再把它输出去,它就光明正大地留到了宫外。

    但其实,将它赢走的那人也是太子的人。

    紧跟着,这人又将这块烟丝输去了当铺。没能按时赎走就成了绝当,当铺便可自行处置,理所当然地拿出去拍卖。

    这拍卖,就让人出高价买走了——理所当然的,从这当铺到买主同样都是裴砚布下去的人。

    至此,这么一方小小烟丝已经过了四五手,卫子安一方面必定已经听说了这块烟丝的存在,另一方面,就算防心再盛也不会还觉得这东西和太子有关系了。

    直到今天,总算有人拿着这块稀世罕见的烟丝敲开了卫子安的府邸。

    去的人是个宦官,在东宫里官职不高,实则却是太子早年从杖责下救下的人,对太子死心塌地。

    这人有个天大的好处就是眼睛小,小到只余一条缝,几乎看不见,便容易让人觉得贼眉鼠眼的。

    他凭着那块烟丝成为卫子安的座上宾,接着就会冲卫子安大吐苦水,说自己一腔忠诚却得不到赏识,如今被寒了心,想另投明主。

    作者有话说:

    裴砚:在家里说跪就跪,在外面一个人身上长了八百个心眼子。

    ===

    还债(3/3)

    哇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哇!!!

    ===

    本章随机50条评论送红包,么么哒

    43  ? 将生 ◇

    ◎“殿下恕罪,我们娘子快生了,公子不得不回去一趟。”◎

    看在那块稀世罕见的烟丝的份儿上, 卫子安留这宦官用了午膳,两个人促膝长谈到临近傍晚,卫子安才将人送了出去。

    人一走, 卫子安自是立刻关上大门, 小心翼翼地将那快烟丝捻下来几缕,仔细地塞进烟斗里品。

    一时之间, 书房里烟雾弥漫。近前侍奉的小厮进屋时冷不防地被呛了口,凝神一嗅却也惊叹:“爷可是得了好东西了!”

    卫子安一脸醉生梦死般的笑意, 招手示意他近前, 却说:“去跟咱们在东宫里的人打听打听, 有没有一个叫尹兴修的宦官,问清楚是什么来路。”

    小厮听得一愣, 旋即拱手:“爷, 小的实话实说,刚才您与那位公公说话的时候,小的听了一耳朵, 眼瞧着您方才跟他聊得挺热闹的, 怎的竟信不过他?”

    卫子安轻嗤, 指了指那烟丝:“你可知这烟丝是什么来路?”

    小厮茫然摇头。

    卫子安道:“这是云南来的贡品,除了我手里的这块,余下的都在天子御库里。这一块我盯了许久了,大约是月余前出的宫, 七拐八拐地让尹兴修得着了,便拿来孝敬我。”

    小厮一头雾水:“这不是挺好?”

    卫子安又嗤了声:“只怕是没这么好的事吧!如今这局面不太平, 咱们行事也得当心, 若能在东宫添一双眼睛当然是好事, 可就怕急于求成, 反倒着了别人的道。”

    小厮恍然大悟,赶忙依着卫子安的吩咐去办,七拐八拐地往宫里递了话,打听尹兴修的底细。

    约莫三五日后,消息就传了回来。宫里的眼线说东宫确是有这么一号人,也确是不得重用——尤其是近三两个月,他已挨过了几回罚,只不过若再往前算,这人原是太子救回东宫的。

    最后这句,反倒让两边的话对上了。尹兴修那天拜访卫子安的时候原就大大方方地说了,自己对太子的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