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 25. 025 三更合一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年代文的漂亮原配觉醒了》 25. 025 三更合一(第2/5页)


    “谢谢杨书记。”宋书玉高兴地说道。

    杨书记也是个痛快人,既然做了决定,他也不含糊,当即就叫小梁过来草拟协议,双方又掰扯了一通,修改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定了一式两份的协议,落上了公社的印章。

    这事算是尘埃落定了。

    杨书记额头上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他表面镇定,其实心里也很没底,这个事实在是太大胆了,若是办好了,办出成绩也就罢了,即便违规,上面顶多也就批评处罚他一顿,但若是出了问题,他这个书记也做到头了,搞不好还要吃牢饭。

    但事已至此,多想无益,如今只希望宋书玉能好好干,干出成绩。

    “小宋,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办?”

    宋书玉已经有了规划:“杨书记,现在分三步走,一建厂房,初期不用建太好,几间砖瓦房就可以了。不过因为资金比较紧张,砖瓦的钱能不能先赊着,到年底一起结?”

    更大的让步杨书记都做了,又何况这点小事。他答应批条子。

    宋书玉感激地说:“谢谢杨书记。第二步就是让人下乡收购棉花,这个事我在村里找几个民兵和年轻人去做就行了,主要是让社员们知道,我们需要棉花,他们才会多种,这种事我建议公社不要强制要求社会,最好是服装厂去引导大家。”

    这一条其实是对公社有利。如果公社强制要求社员们,后续挣了钱皆大欢喜,要是不挣钱,又或是有些人去举报,公社肯定会挨批。毕竟现在首要还是保证粮食生产。

    杨书记点头:“那第三步呢?”

    宋书玉笑着说:“我去县里找找机器和布料,公社棉纺厂这边要劳烦杨书记你们了。”

    分工明确,一步步都非常清晰且具有可执行性。

    杨书记有了些信心,觉得自己答应宋书玉也不亏:“好,那就按小宋说的做。”

    宋书玉回去后,当即就去找了宋建国。

    宋建国担心了一下午,看她面带笑容地回来,关切地问道:“没事吧?”

    宋书玉将协议递给他看:“成了。”

    宋建国看到51这个数字后,大为震惊,讶异地看着宋书玉:“还真被你谈成了。”

    宋书玉笑着说:“多亏了杨书记,一心为民。”

    也多亏杨书记过几年要退了,仕途升迁无望,反正这辈子基本上就这样了,所以他敢冒这个险,希望能在他的履历上留下光辉的一笔。若是换个年富力强的书记,这事铁定没指望。

    宋建国高兴坏了:“书玉,那咱们现在怎么办?”

    宋书玉早想好了:“我准备让谢铮带几个民兵在咱们公社挨家挨户地收购棉花,价格比供销社高出五分钱一斤。他们耽误的工时,先记在账上,等厂子成立后由服装厂给补上。建房子这边就得麻烦叔您了,我得去县里。”

    宋建国一口答应下来:“没问题,不过厂房的选址你想好了吗?五队外面那个坝子怎么样?地方宽敞平坦。”

    宋书玉摇头:“不,就建在咱们一队,刘旺家外面的那块地,挨着马路边上的。”

    挨着马路,意味着交通更便利,而且这也是通往县城的县道。等以后大力发展基建了,这条路也会被修成水泥路。当然那是二十多年后的事了,他们恐怕是指望不上了。

    “好。”宋建国没有反对。

    下工后,他叫了施明、李双全和赵淑芬,去他家里讨论这事。

    施明此前隐隐听到了一些风声,李双全和赵淑芬完全不知情,这会儿听说要在他们队里建厂,两人都惊呆了。震惊之后,取而代之的是兴奋和喜悦:“宋书记,咱们这个服装厂规模多大?招多少人?都是从咱们大队招吧?上面准备拨多少款?”

    宋书玉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没有拨款,公社唯一能支持我们的就是砖瓦窑的砖瓦可以赊账,年底再结。其他的,只能靠咱们自己。”

    这也太难了吧。

    李双全和赵淑芬很是错愕,脸上的笑容垮了下来。

    “什么都没有,能行吗?”两人很是担忧。

    宋建国说:“上面要什么都准备好了,给钱给设备给技术,这种好事还能轮到咱们头上吗?至少咱们现在有这个机会。”

    这倒是,两人收起失落,大家一起讨论相关的事宜。

    一直到天黑,宋书玉才回家。

    刘桂芝已经做好了饭,见她回来,问道:“怎么去那么久?赶紧洗手吃饭,一会儿菜都要凉了。”

    一家人坐在桌子上,宋书玉宣布了这事。

    苗秀英和刘桂芝都惊呆了:“你,你要弄服装厂?这,书玉,咱们现在这样做点小买卖,挣点钱日子也挺好的,要不还是算了吧。”

    两人都觉得这事责任太大了,而且以后宋书玉肯定会比现在更忙,更辛苦。

    她们心疼宋书玉,而且也没太大的物质欲,觉得钱够花就行了。现在家里已经攒了不少钱,到了冬天,重新把房子修一修,再给宋书玉说个好对象,平平稳稳过一辈子,比啥都强。

    宋书玉拿出协议说:“晚了,我已经跟公社签了协议,不能说撂挑子不干了。”

    “你这孩子主意也太大了,都不跟我们商量商量。”刘桂芝抱怨。

    谢铮连忙劝慰她:“阿姨,书玉这么能干,她应该有更大的舞台,而不是天天在家踩缝纫机,从早忙到晚。您要相信她,我觉得她一定可以的,以后咱们家就要出个宋厂长了,就是爷爷和叔叔在地下,也会替书玉自豪的。”

    “你就惯着她吧,她说什么你不说好。”刘桂芝没好气地说。

    苗秀英虽然也有些不赞同,可事情已经定下来了,而且谢铮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她轻轻拍了拍刘桂芝的手说:“阿铮说得对,书玉想闯,咱们就让她去闯吧,就算这事失败了,咱们也能继续种地挣工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咱就什么都不怕。”

    宋书玉将手叠了上去,笑眯眯地说:“谢谢奶奶,谢谢妈。你们放心吧,没有把握,我不会这么冲动的。”

    刘桂芝嗔了她一眼:“行行行,我等着大家喊你宋厂长。”

    “吃饭吧,一会儿菜都凉了。”苗秀英给宋书玉夹了一块肉,以后孙女更辛苦了,得多补补。

    吃过饭,刘桂芝去洗碗了,苗秀英去看她养的鸡。

    宋书玉和谢铮坐在堂屋里整理剩下的布,做完这些,他们就不能去摆摊了。

    宋书玉说:“阿铮,刚才谢谢你。”

    “阿姨那么心疼你,我不说她也不会生你的气。”谢铮将剪裁好的布料递给她,“我明天跟鲁斌说这个事吧,顺便请他们在国营饭店吃顿饭。”

    毕竟当初是他们拉鲁斌四人入伙的,这才干了两个月就要拆伙,怎么也要赔个礼。

    宋书玉说:“我跟你一起去吧,这样比较有诚意。”

    毕竟这事的主要责任在她,没道理让谢铮一个出面替她赔礼道歉的。

    “不用,你不是还要去县里找纺织厂的领导吗?这点小事交给我就是了,我会跟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