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回收站: 1、大晋王朝(1)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快穿之回收站》 1、大晋王朝(1)(第1/2页)

    天气渐渐暖了。

    王婆子寻出了两件半新不旧的夹衣,用一片包袱布裹了,交给自家小儿子柱子。

    叮嘱,“去柳树斜街口那家当铺。”

    柱子却不动身,脚尖在地上划圈。

    吞吞吐吐道,“我,我不去!那江家当铺闹鬼哩!”

    凤柳城南的人谁不知道,那柳树斜街口的江家当铺,自打于家娘子一尸两命以后,那江家院子夜里,就常常传出奇怪的哭声,还有打更的路过他家,就看见他家院子上头,有白色的影子飘来飘去,着实吓人。

    他家的邻居一到夜间,都不敢开门出来。

    要不是买房子是大事,附近的邻居们都得搬空。

    王婆子竖眉道,“闹鬼怕甚!再不换些银钱回来买粮,咱娘俩就要变成饿鬼!”

    看到自家傻儿子身子瑟缩了下,王婆子又放缓了语气,“莫怕,我儿正是十三四岁的童子,阳气足得很,这会子又是白天日头足的时候,就算有鬼……那也不敢出来哩!”

    柱子这才犹犹豫豫地迈开了腿。

    王婆子看着柱子的身影消失在了街口,这才叹了口气,转身进院。

    本该是她这个当娘的亲自去盯着来着,只是那江家当铺的传说有些吓人。

    说是于家娘子生孩子的时候没生下来,怨气深重,夜夜号哭,看到有儿有女的妇人就心生妒恨,就要跳出来吸几口那妇人的阳气……倒是年纪小的女孩儿和男子无事。

    而江掌柜那人,虽说死了娘子以后越发的脾气孤拐,阴沉冷脸吧,他家的当铺有一样好处,就是价钱上比城里别家的都公道!

    可惜的是,他家铺子本钱少,只收旧衣,旁的一概不收。

    也多亏了他家当铺只收旧衣,又有闹鬼传闻,不然城里别家当铺少不得要来寻他的碴。

    柱子抱着两件旧衣,躲躲闪闪来到柳树斜街。

    他站在江家当铺门口,探出头朝里望了望。

    门是开着,柜台后头却是没人,黑乎乎的一片,有点碜人。

    柱子垫起脚尖朝柜台后打量。鼓起勇气叫了声。

    “江掌柜,江掌柜?”

    好半天才从柜台下方传出来一道声音。

    高高的柜台后,只露出了男人的头和肩。

    这男人面色苍白,眉眼极乌黑,配上他家的恐怖传说,哪怕只是露了个头,朝柱子平平淡淡地看了眼,也很吓人。

    柱子抱紧了包袱,内心瑟瑟发抖。

    “江掌柜,这,这两件旧,旧衣,您收,收不收?”

    男人摇了摇头,“不收。”

    柱子听了这话,当场就想撒腿跑路。

    然而一想到家里空得见底的米缸,他还是又鼓了鼓勇气。

    “你家的店,从前不是一直收旧衣来着?要不然,您看看,这还是挺新挺好的,过两天就能穿得着……”

    一据理力争,柱子被吓出来的结巴也好了。

    男人指一指柜台旁边立的小木牌,“以前收旧衣,如今改了,不收旧衣,收其它旧物。”

    “锅碗盆壶,陶片瓷片,越旧越好,都收!”

    “啊?”

    柱子听得张大了嘴巴。

    “锅碗盆壶,陶片瓷片?”

    还越旧越好?

    这些东西有啥好收的?难道收了回去还能卖出去不成?

    男人看到柱子这般模样,露出微微笑意。

    “你是改了铺子以后来的头一位客人,来,这两颗糖拿着。”

    柱子还没反应过来,那人就朝他递过来两个什么物事。

    他想都不及细想,手就已经自动地接下。

    在他手掌心里的,是两小块花花绿绿的东西。

    似乎还有股子若有若无的甜香!

    柱子吸了吸鼻子,虽然没见过,也知道这绝对是不便宜的好吃食。

    他的手紧捏住这两小块糖,一张脸都涨红了。

    “这……我,我不能要。”

    是不能要,不是不想要。

    男人笑着推回了柱子的手,“两块糖而已,不喜欢就送人罢。”

    柱子扭捏地收回了手,呐呐道,“那,这里收什么样的陶片瓷片?家中寻常用的也能收么?”

    这寻常家里用的那些陶器瓷器,若是摔了破了,裂口不多还能寻锔瓷匠人来补一补。

    但若是本身就不值钱,破得又太厉害,那就补都补不得了。

    男人想了一想,让他稍等,转身进去,拿了块破陶片出来。

    “就像这样的,最好是上头有字有花纹的,价钱更好。”

    柱子不认字,不过他认得陶片呀!

    就这灰不溜秋,只有巴掌大小的陶片,不知道是谁家的咸菜缸子碎了留下的,居然也能换钱?

    还价钱更好?

    柱子顿时就激动了,“这样的,我家尽有!江掌柜等我去拿来!”

    男人点了点头,柱子抱着旧包袱撒腿就往家跑。

    王婆子拿了把破扫帚,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院子,时不时地还要朝院门口望上几眼。

    不是她没出息,就惦记着这几十个大钱,实在是如今的年景实在不好过。

    她老王家原本在街坊里还算是过得可以的。

    家里老头子是个泥瓦匠,做得一手好活计,又没有那些花花肠子胡乱花银钱,很是攒下了份家底。她生了两个儿子,不多不少正好,前年还给大儿子娶了媳妇。

    谁知道娶了儿媳妇没半年,老头子就在做活的时候失足跌下来,摔坏了腰。

    这下子顶梁柱不能挣银子,还得看病吃药,就有多少家当也都耗干了。

    去年年前老头子都没过了年关,就一撒手去了。

    一家子的重担,就都落到老大身上了。

    老大也是跟着他爹学了些泥瓦匠的手艺,说起来挣的不比他爹少。

    只是老大已经成了家,有了媳妇就有小心思,尤其是两个月前这儿媳妇还怀上了。

    这不,就寻了借口,说是娘家镇上那边活计多,小两口就都去了。

    两人都去了那边,就算挣着了工钱,可不就顺理成章地不交给老娘了。

    王婆子本也不是软和人,要是儿媳妇没怀上,她必要闹他个天翻地覆,只是倒底念着她的大孙子,忍下了这口气。

    只能自己想法子接些帮佣下厨的杂活,又托关系给小儿子找些散碎零工,娘俩个勉强渡日罢了。

    尤其是去年大涝,今年又眼看着天旱,粮价一天天地涨起来,不当些旧衣旧物,哪里还能吃饱饭哩!

    她正想着心事,忽然院门呼啦一下子被推开了。

    小儿子柱子风风火火地回来了。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