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穿成流放文绝色丫鬟(穿书)》 34. 成亲(正文完) 有你在,不冷清……(第1/2页)
在过年前两天,齐王被封为太子,其他皇子都非常失望,特别是竞争皇位非常激烈的两个皇子。那两个皇子还以为自己能成为太子,谁能想到皇帝会封齐王为太子。
事情已经成为定局,就算那两个皇子不满意,也没有用。
皇帝又不是让两三岁的小孩子当皇帝,而是让能独当一面的齐王当太子。这让很多人都没有话说,齐王本身也不差。
本朝,如果遇上皇帝驾崩,倒也没有严格规定寻常百姓就不能嫁娶。毕竟古代交通不发达,有时候百姓都不知道皇帝换了一个人,他们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去延迟婚礼。
开国皇帝就说了,不能因为国丧而影响百姓的生活。国家发展需要人口,要是让百姓一两年内都不能成亲,这得少多少人啊。
但是那些权贵,基本都是会等一年,以表示对皇室的敬重。要是有权贵家等不了一年,别人也会说这一家人不够有耐性,这也成了一个减分项。
当然,要是遇上特殊情况,比如家里老人不行了,要让孩子早点成亲,这也正常,大家也都能理解。在国丧期间纳妾,那就说不过去了。
昭阳长公主见皇帝把年后要做的事情提前到年前,她就有预感了。
果然,到了年后,皇帝直接禅位为齐王。皇帝成了太上皇,太后成为太皇太后。
太上皇的身体差,御医的意思是太上皇不操心那些事情,还能活得稍微长久一些。如果太上皇还是那么忙碌,身体必定会更差。
只不过御医不敢说让皇帝禅位,太上皇自己理解道的。
短短一个月内发生的时间太多了,齐王登基,姜三公子还被封官了。
姜三公子去了大理寺,大理寺案件多,他也有发挥的余地。他本来就是一个年轻人,岁数也不是特别大,要说功劳,也是也没有特别大,和平传承皇权,姜三公子表面的功劳也不足以让他当丞相之类的。
像姜三公子这样的权贵去大理寺也好,只是这样一来,姜三夫人见到姜三公子的次数就更少了。姜三公子有时候忙到很晚,他干脆就是书房睡,都没有到姜三夫人这边。
姜三夫人倒是希望自己快一点怀上孩子,她找了大夫来看,大夫都没有看出她怀上孩子。
这让姜三夫人有些慌张,她的夫君总是这样,她何时才能怀上孩子。
这不,姜三夫人特意去找姜三公子,大意就是让他回去。
“还有事。”姜三公子道。
他们站在永平侯府内,也没有人在姜三公子的耳边说有事情,但是姜三公子还是说有事。
“母亲还问我们什么时候能让她抱孙子。”姜三夫人道。
“她已经有孙子了。”姜三公子道,“不管我们有没有孩子,这个家的爵位都有人继承!就算我们有孩子,爵位也不是我们的孩子能继承的。”
“我没想。”姜三夫人道,她当然知道自己这一房没有资格继承爵位,她也不曾想过。只是夫君对她总是这么不好,这让她不甘心,夫君太过冷漠了。
难道他们之间就不能感情好一点吗?
“没想的话,就不必说了。”姜三公子转身就走。
“……”姜三夫人沉默。
别人都觉得姜三公子没有通房没有妾室,她就过得好。
姜三夫人知道自己过得一点都不好,丈夫总是没有回到房间,她就要独守空房。她想要一个孩子也很难,一个月就那么两三次,她有时候都觉得自己嫁了一个木头人。
镇南王府,昭阳长公主正给穆兰看嫁妆单子,这些东西都是她和丈夫为穆兰准备的,皇帝先前赏赐给穆兰的东西都已经放到嘉和公主府。
“这么多?”穆兰震惊,这个嫁妆单子还真长。
“不多。”昭阳长公主道,“要是你父亲还活着,他给你准备的东西更多。”
昭阳长公主本来不想穆兰这么快嫁出去,还想等个半年一年的时间。但是他们谁都不知道太上皇的身体会如何,太皇太后的年纪也老了,万一太上皇有个三长两短,太皇太后要是也跟着没了,这个时间就长了。
因此,昭阳长公主和镇南王定了日子,让穆兰早些嫁过去。
阎家人昨儿也到了京城,他们就是为了参加阎泽言和穆兰的婚宴。
阎泽言的大哥等人都来了,他大哥大嫂看到京城的繁华,还是想着他们得早点回去,而不是待在京城。
当阎大娘得知大儿媳妇罗翠芳的想法,忍不住道,“瞧你,就这么一点出息。”
“这里繁华是繁华,就是不得劲儿啊。”罗翠芬道,“出去就怕一不小心得罪人,倒不如回去家里比较好。”
罗翠芬想京城的权贵太多了,外面随便一个人,可能还有各种关系。还是他们西北简单一些,很多都是认识的人,别人还敬着他们。来到京城,反倒是他们得顾虑别人。
这日子真的不好过,什么京城繁华,她看京城就是一个大的牢笼。
“娘,您到时候……”
“到时候一起回。”阎大娘道,“你们别想甩开我,你们得给我养老。”
“一定,一定。”罗翠芬给阎大娘捶肩,“以后,我们伺候您。二弟、三弟他们就待在京城吧。”
罗翠芳想两个小叔子待在京城,他们一定也不会亏待在西北的家人。
啧啧,这样的日子才好呢。
罗翠芬才没有想着留在京城,别人觉得在京城是享福,她可不那么觉得。
阎家这些人都是住在阎泽言的宅子,而没有住进公主府。穆兰没有过去住,阎家这些人自然也不适合过去。
到了三月底,阎泽言和穆兰成亲了。
京城的那些权贵参加了婚宴,他们也看到了阎泽言长得有多凶。每次看到阎泽言,他们就觉得阎泽言配不上嘉和公主。
就算嘉和公主以前当过丫鬟,嘉和公主也有能耐,可惜了,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在穆兰成亲回门之后,阎家人就打算回去了。
“不再多玩一阵子吗?”穆兰还去阎家那边,她给阎家人准备不少礼物。
“不了。”阎大娘道,“在老家待习惯了,真不习惯这边。”
“对,对,对,不习惯。”罗翠芬道,“回去好,还得开门卖肉呢。”
罗翠芬只觉得在老家买肉都比在京城待着舒心,“娘就由我们照顾,你们放心。”
穆兰见他们去意已决,自然也没有挽留他们。
阎家人回去也好,他们确实在老家待着好。
穆兰倒不是不希望他们留下来,他们留下来也不是跟着她住在一起。阎家人自己也会找活干,实在不行,让他们管一个铺子,就当那个铺子是孝顺婆母的。
只要阎家人没有弄出大麻烦,那也不是大事情。
阎家人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人,除了他们觉得在京城过得不舒服,还有就是他们不想给阎泽言和阎泽明两兄弟添麻烦。他们回去西北,能自己赚钱养活自己,也不用靠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