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成为富一代[年代]》 120-140(第12/35页)
菜抵得上他四分之一工资,牛肉羊肉更是有市无价,他第一次意识到钱的重要性。
玉琳回屋,未来的进货单添上香肠和大米。
过了元宵节,玉琳严斐天天河水街去看房子整修,院子里扔的到处都是黑土干草和破瓦片。
严斐跟着方忠良上房打扫换瓦,加上方忠良带来的侄子儿子一共六个人,干了两天,肉眼可见的出活儿了。
正屋五间翻修好,厢房,倒座房,砖瓦,梁屋檐换好。
严斐下课骑自行车来安排把正屋的炕打掉,垒成砖的加大尺寸一个炕占半个屋,两边厢房也重新垒新炕。
门窗全部重新翻修刷漆,屋里看得见的椽子翻修刷黑漆,房笆用芦苇席半吊顶防尘,地面的青砖浇水泥硬化,这些工作都交给方忠良父子来做。
新生开学,玉琳回到学校,先给郭安安一斤腊肉一斤香肠,另外给他舅舅一份。
“郭安安,我手里还有几十斤腊肉香肠,要是你舅舅要的话,香肠给你算6块,腊肉3块。他不要的话,我就准备批发出去。”
郭安安下午回家,就把东西给郭大运送过去了,给玉琳带回来半箱子醋和酱油。
“我舅舅说,等他做出来试试再给你答复。这酱油醋是王主任给你专门带的,去年放假了,今年让你送过来。”
“王主任的醋酱油,你舅舅用了?”玉琳床上起来,打开箱子,数了数,醋和酱油各十二瓶,中间还有一个红包。
刘玲和兰娟也跟着来看。
“舅舅说那家的酱油醋很香,订了三百斤。”郭安安一脸好奇等玉琳打开红包。
玉琳也就随了她的愿,十块钱和一张小纸条,抬头称呼是贤侄女,玉琳一笑,这王主任是个有趣的人。
“才十块钱,我以为十张呢!”郭安安一边嫌弃一边转走了,刘玲看着十块钱有点出神。
玉琳专门把纸条给刘玲看,笑着说:“王主任把我当侄女,这我是不是要去认亲戚呢!等后面跟他打个电话,让郭舅舅把醋钱和红包一起带过去。帮忙就帮忙,怎么能收钱。那份稿子我得了十五块的稿费呢。”
“他把你当亲戚,红包我觉得不用送回去。”郭安安重重的说,去水房打水。
“要送回去的。”玉琳随便把红包夹在枕头边的书里,也去洗漱。
星期天,玉琳发现严斐心不在焉,一问才知道边防不稳,打仗了,新闻昨天播报了。
“斐,你想做什么就去做。”玉琳无能为力,抱抱他。
她没钱了,这次翻修房屋都是徐慧妈妈打过来的钱。
郭安安带回来好消息,她舅舅把香肠全要了,顺便买了腊肉,玉琳带着他们去取货。
过了称,香肠93斤,腊肉95斤,除过成本玉琳赚了200块钱,将剩下的钱给章超打过去。
腊肉香肠要遵循时令,今年的要等大寒节气过来才熏,大米今年10月份能打出来。
玉琳给玉芙蓉点心厂打电话,每个月给她批发300斤的点心,李老大自己取,一个月有30块钱收入。
大二的课程一忙,玉琳整个夏天都跟着老师,做数据,背书,查背资料,忙的不亦乐乎。
转眼一学期快要结束了,河水街的房子晾晒打扫干净能住人了,玉琳收拾了自己在外公家的东西,准备搬家。
“玉琳,你五月二十三的生日,你爸爸说,二十二搬家,二十三给你过生日,你爸爸要来开会,我和三毛会请假一起过来,到时候我们一家人一起吃个饭。”范亚娟接到玉琳的邀请电话,笑着说。
“好,妈妈,我等你们。”
爸爸要来?
作者有话说:
看了下那年的黄历,二十二比较吉利,二十三不宜搬家。
第127章 第 127 章
◎新房……◎
爸爸要来, 这是玉琳没想到的事。
玉琳严斐星期天趁空,从李老大手里买了棉花被面被里,花了好几天在张婶花婶子的帮忙指导下做了四床6斤重的被子, 又照炕的大小做了四个三米宽厚褥子。
房子三月就收拾好了, 正屋五间,两间堂屋一间书房,两边两间睡房都是大炕,长辈来了有地方住。
右厢房门口是新搭的凉亭, 里面放了石桌,夏天可以乘凉吃饭。
右厢房第一间是厨房,基本格局没变,只是刷白之后玉琳淘了一套旧的小方桌几张小靠背椅子一套碗柜重新刷白漆摆好,进门是灶台,里面是案板,锅烧两眼,一个一尺锅,一个一尺二大点的锅并排。
平时就他们两个人吃饭, 小方桌就够了,要是人多,堂屋里有八仙桌和长凳。
剩下两间联通算客房,炕眼在厨房里, 他们做饭顺便就能烧炕, 烟囱留在屋外。
左边的厢房三间联通, 门进来炕在最里间, 靠着大门的地方, 烟囱在外面, 炕眼也在屋外连着个灶台可以烧水。
这三间左厢房, 玉琳是给她和严斐准备的,现在只是让方师傅打了一个固定的四开门衣柜,把外间和炕间隔断,外面的两间还没有放东西。
通屋都刷的白墙,地面都是水泥地,再加上崭新的红木大漆的门和通亮的玻璃大窗户,整个院子,有那么点岁月沉静的味道。
院子里的花木,剪得剪了,除了不易在院内生长的杂木,格局基本没动,还是青砖铺地,花园也是陈旧的青砖半米高的围墙,院子很大。
大门上本来有图案,玉琳计划要请方师傅描一遍,一听材料昂贵,就摆摆手说不了。
所以院子里焕然一新,但从房子外面看,一点看不出来,和整条街的房子融为一体。
“前儿这家住人了?出出进进的好几个月了。”
陈爱丽今年五十岁,退休还没有孙子,是河水街这边的包打听,谁家发什么了什么事她门门清,也是最早出来摆摊的人,小摊上有衣服袜子和几十件的五花八门的古董。
“听说房子是个大学生买的,家里出的钱,等过几天送搬家礼,你不就知道了嘛。”
杜小芳和她一起看摊,她家乡下亲戚有地种了青菜,她早上出去收了来卖,今天还花2块钱多收了一只老母鸡,看能不能三块钱卖出去。
“我知道,听说八千五百块钱买的,啥家庭一下能拿出这么多的钱,有这个钱干什么不好。
像是我批发点衣服来卖,一个月能挣好几百块钱呢!只要东西好,外国人大方有钱价都不讲,直接就买了。”
说着就说过几天她再要进一批古董,专门到外交公寓前去摆夜市。
两个人说着话,杜小芳卖出去了3把青菜,陈爱丽也卖出去两双薄袜子,一双3块钱的塑料凉鞋。
杜小芳见她数钱,心里想着,要不她也批发点袜子凉鞋来卖,这天马上就要热起来了,3块钱最起码有3毛钱的利润,就是得再找一找进货门路。
不一会儿,一个黄皮肤的外国人把杜小芳地上的母鸡提起来看了半天,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