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脑咸鱼在八零: 第83章 过度捕捞?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事业脑咸鱼在八零》 第83章 过度捕捞?(第1/2页)

    别人看书需要苦哈哈地从头看到尾,陶娇杏不需要,她是直接把手头攒的同类型的书放到一起,收进研究区里,等小庙和作坊去芜存菁、删繁化简之后,直接把知识灌到脑子里的。

    近百本书里蕴含的知识,想要完全消化,也就是睡一觉的时间,而且在一个领域里看得书越多,其它书里浓缩出来的知识就越少,而且消化吸收起来也会变简单,很多时候喝杯水泡杯茶的工夫,就琢磨明白书里的意思了。

    很多人听了许多大道理,依旧过不好一生,原因无外乎没有经历去印证道理。

    陶娇杏的脑子被强行灌注了这么多道理之后,再回头去看那些书,已经能够辩证地去看待书中的内容了,是对是错,心里也有了一杆秤。

    一直都咸鱼着的她拿起了笔杆子,陆陆续续给《百姓日报》投了不少稿件。

    陶娇杏觉得自个儿就是个写实用文的,没什么风花雪月的气息,没学那些作家一样起各种奇奇怪怪的笔名来附庸风雅,而是大大方方地用上了自己的本名,还在个人介绍那一栏写下了自己的真实情况——东北牧场创始人。

    说‘陶娇杏’这个名字可能没几个人知道,一说‘东北牧场’,不知道的人凤毛麟角。

    有不少人在没看到陶娇杏的自我介绍那几行小字时,嘴上还说着,“这都谁啊,这年头咋什么阿猫阿狗都出来推荐书了,真当自己是大学者?”

    在看完自我介绍后,连带着那张报纸的分量都沉重了许多。

    ‘东北牧场’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民营企业,其创始人自然是国内顶尖的民营企业家,这样厉害的人物写出来的书,能不值得看吗?

    还有些人天生反骨,陶娇杏越说不推荐,这些人就越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书才能让陶娇杏登报评论说不值得。

    买回来一看,就仿佛是金装的盘子里盛了一坨屎,看完之后得膈应好几天。

    等过了那阵膈应的劲儿,忍不住拍手夸赞陶娇杏说的真好,并将陶娇杏列在《最不推荐书单》上的书全部拉进自己的黑名单。

    而那些被陶娇杏推荐的书,销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蹿升了起来。尤其是那些讲经济、讲金融、讲生意的书,更是被许多人奉为‘东北牧场成功的秘诀’,有不少人试图从那些书里找出有用的只言片语。

    陶娇杏一开始是有些不大喜欢看国外的书籍的,因为她只能看得懂法语,而收集回来的书里最多的是英语、还有一些日语、俄语、德语、意大利语、韩语、丹麦语……看到这些书,陶娇杏才知道自家海外事业部的生意做的有多么广。

    等收集回来的中文书籍看完之后,陶娇杏才去咬牙死磕那些外语书籍。

    再走一遍早些年学法语时的路,靠着可植入智能听力芯片从头开始学,慢慢打基础。

    等她将英语学到不影响阅读和口语的水平后,便将所有收集到手的英文书籍都归拢起来,分门别类地开始消化。

    在《人民日报》上停更有段时间的《书单》系列终于复更,为了像读者们展示那些书的真实魅力与优点,陶娇杏还会在每本书的介绍语里简明扼要地提上几句书中内容的价值。

    ——————

    风平浪静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九二年。

    东北牧场大-连分厂那边生产的主要是海鲜干货这些,用的都是抽真空保鲜包装。为了让内地的消费者们不走弯路就品尝到海鲜的美味,陶娇杏在设计包装袋的时候,就设计了一种贴纸,贴纸上写着几种简单易学还美味的烹饪方法,直接贴在了真空包装袋上。

    贴纸上的内容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试错门槛,让内地那些很少吃鱼虾的老百姓都知道这些东西该怎么吃,不至于买回家后像是猫吃刺猬一样无从下嘴。

    大-连分厂的生意一点点向内地扩张,等到九二年时,已经扩张到了内地绝大多数城市,大-连周边的渔获都无法满足大-连分厂的需求,好在周边县市的渔民都知道东北牧场大-连分厂这边一直都收渔获,给的价钱也公道,还不会无缘无故地克扣钱,宁愿跑远一点也会到东北牧场大-连分厂来售卖渔获。

    跑最远路的是从威海和烟台过去的,开着船一边走一边捞,到了大-连分厂之后,把这单程的渔获全部售卖,回程时捕捞的渔获才会卖到当地的市场上,一来一回,收入明显增加了不少。

    还有从秦皇岛来的、葫芦岛来的渔民、渔船、捕鱼队。

    正是这么多零零散散的散户都来销售渔获,东北牧场大-连分厂的机器才能火力全开,各种各样的海鲜干货才能大范围地出现在了国人的餐桌上。

    而沿海一带的老百姓的生活自然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高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大-连市的发展仿佛按下了快进键,一路突飞猛进,到九零年左右的时候,城市收入就没比沈市低多少,二一年更是直接实现了历史性的反超。

    谢挺的一趟回家,把陶娇杏从咸鱼享乐生活中拽回了现实。

    谢挺满脸忧色地同陶娇杏说,“不知道为啥,海里的渔获收成越来越少了,收购科的收购数量已经连续下滑了个月,生产线的生产压力都减轻了不少,要是收购数量再下滑下去,怕是我们就得关停一些生产线了。”

    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谢挺都在肉疼。

    每条火力全开的生产线都是聚宝盆啊!

    陶娇杏眉头拧起,“这没有为啥,要么是气候变化了,要么是鱼学精了,要么就是过度捕捞了,反正不是啥好事。”

    她记得自个儿之前筹建大-连分厂的时候,想过一个绝妙的主意来着,就是专门为了解决渔获不稳定问题的,是啥来着?当初让谢挺去全权负责大-连分厂的时候,她好像把这事儿给忘了,一忘就是好多年。

    陶娇杏一脸恍惚地想了好久,突然猛地一拍脑门,想到了!

    她打算搞海洋养殖来着!

    汪洋大海中的生物确实多,可海洋面积也大,生物密度并不算高。

    完全可以利用近海养殖的优势,设置一些海中的巨大箱笼,像是农家在猪圈羊圈里养猪养羊,在笼子里养鸡鸭鹅一样,在海里养鱼啊!

    而且她还没对那些海鱼进行品种培养。

    利用研究区把这些海鱼定向进化一下,进化成繁殖能力更强、口感味道更好、营养价值更高的鱼种,有很大的可能能把眼下的燃眉之急解掉。

    可是去海边搞这些,大概率得去待很久,一时半会儿回不来……陶娇杏咬咬牙,同自个儿的大别墅和私人藏书馆道了个别,又把厂子里的事情都一一交待清楚,做到责任到人,并且要求厂子里的人定期去往大-连分厂打电话,同她汇报厂子里的生产情况,就如同当初在乡下远程遥控管理沈市一样,这才放心一些。

    她估计这次去大-连,少说也得走个半年,说不定一走两年也有可能。

    胖仔和月牙儿自然是要带走的,陶母担心谢挺和陶娇杏都忙起工作来的时候忽略了对胖仔和月牙儿的照料,咬咬牙,打算告别家里的老头子,跟着陶娇杏去大-连,继续帮衬着给陶娇杏带娃。

    陶娇杏犹豫都没带犹豫的,直接拍板决定把陶父也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