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考公宝典: 4、第四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大理寺考公宝典》 4、第四章(第1/2页)

    “怎么会?”龚岳像见了鬼,眼睛一错不错地盯着柳轶尘。

    柳轶尘仍躬身跪着,太子不发话,他连头都未抬一下。

    郑渠却忍不住道:“龚大人,柳大人往日常教训我们‘少说话,多做事’,你见过几个杀人前还跟你啰里啰嗦的,我若是真要杀你,下亭子抓贼人前就杀你几个来回了,还容你做那半天戏……”说完顿了一顿,还忍不住补了一句:“你就是平时案子办少了!”

    龚岳嘴唇微张,如被抽干了血,上下唇几番哆嗦,也吐不出一个完整的字。

    郑渠见他那可怜模样,半分怜惜之情都没有,反有种恶趣味的畅快感,见无人插话,忍不住又补道:“还有,方才我匕首落地,你就该有紧觉!哪个射手准头这么差的,既然要我的命,为何对着匕首而非我手腕射……他就那么有把握,我没有取你狗命的后招?我老郑办了十几年案了,见过多少风雨,办案之际形势陡转的有多少,岂有不控制住敌手就任由他罗唣的……哎龚大人,不是我说你,你就是平时案子办少了!”

    说到最后,口气竟有几分语重心长起来。

    龚岳总算缓过劲来,但也已明白自己一败涂地,脸色颓唐,良久方哑声喃喃:“不可能!柳轶尘不是不食干果么?”

    郑渠又没忍住:“谁告诉你柳大人不食干果的?”

    “大家都这么说。”

    “大家又是谁?”

    龚岳哑然,郑渠又语重心长道:“大理寺办案最忌听风就是雨!黄成还说柳大人喜欢吃城南独眼老邱家的肉包子呢,你怎么不去买两个包子下毒?”

    “断案一事,讲究耳听为虚……哦有时候眼见也为虚……”

    “郑渠。”柳轶尘见他滔滔不绝大有要开“断案小课堂”的架势,低声轻斥一声,令他住嘴。

    头却仍是垂着。

    太子盯着他的官帽,一言不发。嘴唇抿地笔直,隐有怒意,良久,却只是一句:“起来吧。”太子李燮年方二十一,比柳轶尘小上几岁,一张天生端正宽仁的佛脸,主意不多,一多半的时候都在为难,有时候将怒不怒许久,却终还是将怒气吞了下去。

    天子曾怒斥他妇人之仁,然而骂了多少回,也还是没将他的性情扭转过来。

    柳轶尘应一声“谢殿下”,起身拱手侍立,双眉微垂,恭恭敬敬。

    郑渠见情势缓和,才住了一刻的嘴又忍不住叨叨:“殿下真是神机妙算,殿下怎么知道柳大人无事?”

    李燮虽未当众发火,但胸中还有些小脾气:“孤算不过你们柳大人,你们柳大人既然这般能算计,你自问他,何必问孤!”

    但郑渠一个大老粗是听不出这些小情绪的,从善如流地“哦”了一声,诚恳转向柳轶尘:“柳大人,这是为何?”

    郑渠不懂事,柳轶尘却不能不懂,未接这个话茬,任由郑渠这一问飘摇在半空,悬于诸人心头。

    片刻前还趴伏在地的龚岳却不待李燮请,自直起身来,拭干了泪:“若是按我的谋算,殿下应当得晚到半刻钟,彼时你二人都已成了说不出话的死人……如今这样,是我高看了自己、高看了殿下的看重,你二人既已暗度陈仓,我输得心服口服。”

    柳轶尘见他话锋直指李燮,这才开口:“是这位姑娘。”

    “嗯?”

    郑渠和龚岳俱是一愣。

    柳轶尘说话一向言简意赅,当事几人却已立刻反应过来,连李燮和杨枝也是微微一愕。

    方才的确是杨枝告知李燮“柳大人无事”的,但彼时李燮以为杨枝是柳的人,只当是入了他们的局。此刻看来,杨枝倒像是个异数。

    或者说,对郑渠几人而言,是个异数。

    而杨枝愕的是——这厮怎么知道自己已知晓这不过是个局,更是怎么知道是自己告的密?

    李燮愕然间,目光不觉落在柳轶尘身上,柳轶尘这才道:“殿下今日造访大理寺,原本为的是户部侍郎遇害一案,自当先去衙房,遇着龚大人安排的书吏,再被支来此处寻微臣等人。这样一来,就如龚大人所言,微臣和郑大人只怕已然身陨,之后如何解释今日春秋池畔发生的事,便只凭龚大人一张嘴。”

    “但殿下显然比龚大人预计的早了许多,甚至比微臣预计的还要早了片刻。”

    “微臣斗胆,在万字廊外安排了名小厮,是以殿下遇见龚大人安排的书吏前,便会被支来此处,时候大抵恰好在龚大人欲杀郑大人之时……倘若如此,殿下应当并不知晓微臣伪装之事。”

    “而殿下非但知晓,还……”柳轶尘微微一顿,方才续道:“裳摆处隐有污痕,想必是穿西边近道来的此处,西边近道到这里,比之直接穿万字廊过来,要更少半柱香的功夫。殿下早到了而不出声制止,想必是有人提点之故。”

    “能带殿下穿近道来此处、且告知殿下下官情形之人,除了这位姑娘,微臣不敢再作他想。”柳轶尘徐徐讲述,口气没有波澜,就像他在崇文馆讲学时一样。龚岳便是见了崇文馆的区区讲席有执掌实权的一天,才动了要入大理寺的心思。

    可凭什么只有他可以?

    郑渠的思路却与常人不同,听柳轶尘提及李燮的裳摆,不由低头看了一眼,果见那御贡的湖锦让污泥绲了道边,“啊”地大叫一声:“殿下,您真从西边的……猪场经过啦?”

    大理寺副业发达,春秋池内养鱼,西边空着的几间破房子,因工部催了多少次也没人来修,只好自己处置。恰好柳轶尘去京畿顺安县办了一桩冤案,百姓感恩戴德,柳大人走的时候送了十来里路,赶着好几头猪,硬将牵猪的绳子往随行的官差手里塞。

    大理寺这些年不富裕,仅剩的几匹好马还被兵部征调了。柳大人一行赶着驴车,走也走不快,百姓们且追且围,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惊动了十里八乡的土匪。随行的小捕快头一回出远差,哪里见过这等架势,牵猪的绳子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从村口到十里亭,在自己和村民手里来回变换了不下十次。

    到了十里亭边,柳轶尘只好出面,坚持不肯收。

    村长听了柳大人的话,自问身为乡贤这么多年,在人情世故的通达上可谓是卧龙之辈,当即了然:“大人定是嫌少!”一摆手,又叫人抱了几只鸡来。

    柳轶尘见那仿佛跃跃欲试要回家牵牛的乡民,低头与那一脸迷茫、只顾“嗡嗡”往前拱着的猪仔对视一眼,一句“诸位的好意本官心领,但着实不方便”到嘴边,生怕他们自告奋勇、一路赶着各路牲禽就这么浩浩荡荡送进京城去,又吞了下去。

    最后只好应下,牵着三头猪抱着五只鸡,一行人谁手里也没空着,就这么回了大理寺。

    自那以后,西边几所破房子,就成了大理寺的养猪场。

    谁成想,自有了那养猪场,大理寺上下伙食好了不少。郑渠本就在公厨干过,对伙食十分在意,背着祝寅和柳轶尘又悄悄添了几头猪几只鸡鸭,等柳轶尘偶然经过西所时,那里的养殖事业已蔚然壮观。

    别家堂官在户部造册清点资产时填的都是几匹马,只有祝大人顶着同僚的三分嫌弃、三分怀疑还有三分暗搓搓的艳羡猪、鸡、鸭依次填了一串。

    经郑渠一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