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233、纸张之贵(王神玉的期盼...)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233、纸张之贵(王神玉的期盼...)(第1/2页)

    "这纸与咱们常见的纸就不大相同。"

    崔朝捻过纸张的质地:"这种纸张薄容易扯破、表面略有些粗难沁墨,质地也不够韧偏脆,颜色也有些发黄......"

    听他说起来,这纸仿佛处处都是缺点。

    但姜沃却越听越欢喜,笑眯眯道:"但这些,都抵不过一个优点。"

    两人相视一笑,心底同时浮现出一个最关键的词:便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总是颠扑不灭的道理。

    自古来,世家豪族能垄断官位的重要原因,也在于知识的垄断。

    当传播知识最基本的载体--纸,都是奢侈品的时候,就很难再谈普及知识这件事了。

    而此时能代替纸用来写字的布帛之物,是可以直接当钱用的。

    什么叫知识就是金钱?在此时,''''知识''''就是实打实的金钱!

    这三年来,姜沃已经走过了大唐许多地方,亲身经历了解过许多日用品,包括纸的价格。

    自出长安,除了上州繁华之地,下州小县姜沃也到过不少。

    不过,偏远州县的纸,若是当地没有专门产纸的铺面,纸张的价格不但不会随着当地平均收入降低,反而会物以稀为贵的更加高昂难得。

    总之,据姜沃在大唐各州所见:哪怕质量最差的麻纸或是草浆纸,也要五十文,稍微好一点的纸都是三四文一张。

    至于崔朝方才说的,他们常用的纸张--

    姜沃把手里的报纸塞给崔朝,转身去取了桌上一份公文,把纸张对比来看。

    "这是剡溪的剡藤纸。"大唐正式公文指定用纸。

    姜沃把两张纸一起放在阳光下,明显就看出了不同。

    剡藤纸也薄,但却又轻又韧又洁净有光泽,用的是一种特殊的剡溪古藤制作而成。

    因这是公文专用纸,故而很是金贵,每年进京来贡举的学子,哪怕饿几天肚子,都要专门攒钱买这种纸。

    毕竟唐朝还有行卷的作风,考子们考前还得将自己素日得意的诗、文,投与达官显贵前。

    而这种剡纸多少钱一张呢?到了每年举子进京,供不应求之时,有时候能炒到近一一张。

    "一啊。"比现代直接用大钞来写字,还来的人心疼。

    毕竟按照大唐的生活水平--崔朝原本给皇帝算过的,一位寻常,而是京城附近州县的居民,一年到头衣食住行的花费,大略需要五贯,也就是

    而家中小有余资,能培养孩子读书写字的门户,倒也不用怕咬牙供子孙读书会''''人才两空''''。哪怕孩子读书一辈子没什么名堂,什么功名也中不了,倒也不用担心饿死。

    姜沃这一路走来,见到各个署衙里,都有雇佣的''''抄书人'''',专门干抄写公文等活计的。姜沃了解过他们的生计,过得很是不错--

    "为院书手,月钱两千,娶妻安居,不议他业。"

    也就是说,两千文的月薪,就足够一个小小的家庭安居乐业,过上小康生活了。

    如此便知用来投行卷的纸,有时竟然能被炒到一一张,对普通人来说,到底是多么昂贵而不可承受的重量了。

    姜沃拿着手里的报纸:故而,不光是印刷术的改进,还必须搭配上纸张的成本下降,''''报纸''''才能够变成现实。否则也不用叫出版署了,直接叫''''烧钱署''''算了。

    而她此时捻着手里的纸页,甚为欣慰。

    还不必看内容,只看纸的质地就知道,曜初做的很不错。

    姜沃与崔朝正在登州港口的驿站,对着阳光看手中的纸张。

    而长安城,紫宸宫内,曜初也正坐在帝后跟前,说起纸张之事。

    她先将樱桃酪端给父皇母后,之后才自己取过一盏捧在手上。

    并不是回禀公务的气氛,而是一家子闲话家常似的。

    曜初开口道:"父皇、母后,这几年京中各衙署公文所必用的剡纸是越来越贵了。再这样下去不是常法。"

    皇帝原本吃到一颗酸的樱桃,不太愉快地蹙眉,把手里的杯盏放下了。

    然而听到女儿的话,皇帝又不由展颜笑了:"曜初,你近来莫不是见多了辛侍中?"

    这种一开口就是"太贵"国库没钱"日子过不得了"的言辞,让皇帝顿时梦回辛茂将辛尚书掌户部那几年。

    皇帝这话一出,曜初还好,如今常跟辛茂将打交道的媚娘,眼前忽然就浮现出辛尚书那张眉头恨不得打结的脸,他口中最常说的话就是:"天后啊,这开销未免也太大了......"天后,三思啊......"

    媚娘没忍住当场笑出了声。

    然后笑过后,媚娘又是一叹。

    她眼前不由就浮现出另外一张面容--那几年,每回见了姜沃,辛尚书眼中就会迸发出金子一般的喜悦。

    她如今,到了哪里呢?从海外之地回来了吗?

    真令人悬心。

    直到曜初再次开口,媚娘才回神。

    "父皇猜的真准,此事还真是辛侍中提出来的,他特意到出版署找了女儿。问起女儿,有无能代替剡纸的公文纸张。"

    说来,官方向当地征买剡纸,当然不会如读书人买剡纸一般,有时候还需要支付''''溢价''''和''''黄牛价''''。

    朝廷大量征买这种剡纸,只需要抹平当地署衙的成本就够了。

    但问题就在于这里,剡纸的成本逐年变高,有些无法控制起来--毕竟从晋代起,剡纸就是"高档"朝堂"的代言,自然是追捧者众,每年消耗量巨大。然而剡纸的原材料,剡溪古藤,生长速度可是赶不上被砍伐的速度。

    因而这些年古藤越来越少,剡纸的造价成本也就越来越高。

    辛侍中虽然现在是门下省的宰相,但他对朝廷财政问题一向是最关心的。

    他敏锐地发现了剡纸逐年昂贵的情况,尤其是今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