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炮灰堂弟: 17、第 17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穿成科举文里的炮灰堂弟》 17、第 17 章(第1/2页)

    元若甫还想多宽慰母亲几句,就听外头院子里响起丫鬟的通传,他父亲下朝回家来了。

    他打住话头,由母亲扶着起身,缓步走到屋门口,给父亲问过安。

    元父盯着他的腿看了半晌,眉头逐渐皱起,转头问赵氏,昨日她母子三人没回家,是否在三清庙碰上什么事,或者马车翻在路上了?

    赵氏听了直摇头,拉着元父回到屋内,先让元若甫坐下休息,才与元父传达了白日从主屋那边得到的指示。

    “我竟没看出来,薛临山给我升职,打的是这样的如意算盘!”元父听完义愤填膺,一掌拍在桌案上,惊得元若甫狠狠缩了下身子。

    元若甫不动声色,继续听父亲感慨,“这回多亏了父亲大人指点,往后必定与那薛家人保持距离,勿要惹得父亲大人厌弃才好。”

    身为小辈,元若甫此时不好出面与他父亲说道太多,但他自己心里很清楚,任何时候都不该尽信人,一旦失了自我判断能力,很快就会沦为别人的棋子。

    而棋子,随时都可能被丢弃。

    再看元父,他堪堪缓过神,端起赵氏奉的茶喝了口,又问起她母子今日被叫去主屋,还说了别的什么。

    赵氏顿了瞬,把整个过程从头到尾复述了遍。

    元父听完,只拢着袖子往后靠在椅背上,面色凝重,认为不该这样得罪大哥大嫂,害怕往后在国公府的日子更艰难。

    “爹,娘,今时不同往日了!如今在祖父眼中,我们一家,未必比不上堂哥一家。”元若甫憋了一肚子话,叨叨与与父母分析了今日的三件事。

    其一,林家。

    祖父提醒他,与林家结交时要注意气节,却没有直接反对两家往来,便说明祖父也有意拉拢林家。

    几年前,祖父尝试用堂哥来搭桥,只是失败了,但这条断了的桥,已经由元若甫重新搭接好,那往后祖父为了林家,也会好好对待元若甫的。

    其二,薛家。

    将白马书院之事往外宣扬的人,不出意外的话,应是薛家。

    在这件事上,薛家的确做得不够厚道,但透过这件事,恐怕祖父已看明了时局、

    此次薛临山给元父一个蜜枣,便给了祖父一次警示,他薛临山已找准了对付祖父的突破口,若祖父还不改变态度,保不齐,连三孙子元若甫都会站到薛家那边。

    朝堂阴诡,所谓多一敌,不如多一友,祖父肯定懂得这个道理。

    其三,三清庙。

    大伯母和堂哥是嫡出,的确比元若甫一家的身份要高上许多,但有些行为不能太过火,不然牵连到嫡祖母宋氏那边,也要遭人说三道四,嫌弃她无能,连个庶出都管治不住,又如何管理元国公府。

    更有可能,连宫中的宋贵妃都要受连累,让贵妃脸上都跟着暗淡!

    “原来还有这些弯弯绕绕……”赵氏有些绕晕,她本就心思单纯,从不参与内院争斗,这会听元若甫分析,直摆手微笑说,“我反正看不透,不知大嫂能不能看透?”

    “看不透倒也不怕,”元父到底有九年为官经历,多少比赵氏明白些,“就算大嫂看不透,不还有老夫人?宋氏不会看着大嫂一错再错的,必会站出来阻拦。”

    元若甫也点了头,“父亲说的很对。”

    一番交谈下来,父母都安了心,元若甫陪着用过晚膳,回去自己的书房。

    等门关起来,元安倒是机灵地问了另一句话。

    “大奶奶那边不敢有动作,但老夫人那边……更不好对付。”

    元若甫拿起毛笔,对元安笑道:“祖母有功夫算计,让她去算计。我不可能总盯着她,也有我自己要忙的事。”

    又咳了两声,嗓音嘶嘶哑哑的。

    元安赶忙倒来杯温蜜水,放在元若甫手边,站去一旁专心帮着磨墨。

    元若甫端起来刚喝了一口,就听屋门被推开,赵氏领着个大夫进来,说要给他看看腿伤,顺带也看看嗓子。

    其实他心里对自己的膝盖伤有数,真没到“行走障碍”的程度。

    不过白日在主屋那边,大夫说他的伤好生严重,他决计不会否认。

    他伤得越重,便越让祖父感受到大伯母和堂哥的愚蠢。

    “一共两副药方。活血化瘀的,用来治疗膝盖伤,另一个药膳方,有润肺的奇效,好些京城世家公子小姐都在用!”

    听大夫说得天花乱坠,元若甫的好奇也被勾起来,挺想瞧瞧药膳方里加了哪些珍奇食材。

    “那究竟几日能好?”赵氏完全没在意其它花里胡哨的,一心关注儿子的健康。

    那大夫脸色僵住,许是没料到赵氏的平淡反应,好一瞬才回神,说,只要按方子配齐,在不影响效用的前提下,三日内能好。

    闻言赵氏又垂低眸子,打量起手里的药方,秀气的眉眼都耷拉了下来,似是非常为难。

    元若甫见了母亲这副表情,愈加对那方子的内容感兴趣。

    只等母亲送大夫出门,就把药方拿过眼前检查了一番。

    初一看,都是些很日常的药材,他并没发现什么特别之处,直到他猛地回过味来,才怔怔盯着其中的两味,犯了难。

    雪梨……冰糖……

    这两样食材若是放在现代,分分钟去超市买回来。

    但在古时,冰糖好贵啊。

    元若甫曾在父亲的公务手札里见过一种说法:一两冰糖一两金。

    以父亲一年的俸禄五十两银来换算,也就刚够买五两冰糖。

    这清荷院上上下下二十几张嘴,日常吃穿用度都得花销。

    从前元若甫不念书,还能省下一笔银,往后他念书也要早早备好银两,哪里还有余钱买冰糖?

    再说那“雪梨”,就更不可能。

    如今才刚入了春,集市上恐怕只有晾干保存的梨干。

    新鲜的雪梨,只可能出现在京城最顶端的几个大家族里。

    比如礼部尚书林家。

    早晨从林家收的几个雪梨,他母亲担心放久了腐坏,早就吩咐丫鬟拿去熬成了梨膏。

    正撑腮想着,元若甫听外头院里来了刘嬷嬷,很快,赵氏喜气满面领刘嬷嬷进了屋。

    刘嬷嬷关心了几句看诊的情况,就直言自己是来跑腿的,不能多坐,吩咐跟来的丫鬟把带的礼物放在了桌上。

    元若甫大致扫了一眼,打开的竹盒里有透明晶莹的冰糖,和十来只胖乎乎的雪梨。

    “这么多……”赵氏上前一瞅,如同惊弓之鸟似的,摆手推辞,说自己无功不受禄,生怕又和大嫂牵连不清。

    那刘嬷嬷倒和善地笑起来,连连宽慰赵氏,让她收下罢,说这是老夫人的一点心意。

    “连婆母都知道了?!”不提老夫人还好,一听是老夫人让送来的,赵氏比刚才更慌乱。可东西已经送到了,赵氏的确不好都退回去,就叫丫鬟拿来糖罐子,收捡了一小半冰糖,再加三只雪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