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以为我是黑幕: 140-158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全世界都以为我是黑幕》 140-158(第18/26页)

地方的白天黑夜非常混乱,像小孩子的玩笑,忽然一下前面亮了,白光赶跑黑暗,然而一转眼,那太阳又不知道往哪儿跑了,任性的很,有时候甚至好几个一起出现,晒死不知多少人。

    他们没有经历过这种荒诞,世界观不断被颠覆,如今存活下来,已经快麻木,没有惊奇心了。

    “找不到,这里真的有昆仑吗?我快把山都走遍了,但还是没有看见昆仑。”

    “难道昆仑不是山吗?可是昆仑应该是山啊……诶,我为什么认为昆仑非山不可?”

    心中的冲动只增不减,几乎淹没他们的自我,在高频空间待得越久,他们的自我意识越是薄弱,一不留神好像就会被“物化”,成为《山海经》中的事物,沦为花草树木。

    这里太多疯狂太多知识,光是一个就能让人发疯,何况其他。

    “不对,我们的思路可能错了,我们怎么在地面都都找不到,说明昆仑不在地上!”

    “不在地上能在哪里,天上?”

    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个可能,面色大变,随即抬头从大地看向天空,视线缓缓移动。

    天地轮转,混混沌沌。

    就在这时,随着视觉景象的移动,几道疯狂的文字突然撞进了他们的大脑。

    “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

    “天地车轮,终则复始,极则复反,莫不咸当。”*

    瞬间而已,部分人发出惨叫,被突然涌现的“世界观”摧毁了认知,意识不断坍塌。

    在这里,他们只有被震撼的命运。

    “这是一个神话体系,是一个我们完全陌生的神话宇宙!”

    终于有人察觉最致命的问题。

    与此同时。皇城地下温室。诸神默然,惟有守望。

    不可思议,邢远好像实时听见了一些人的想法,清楚地听见了“神话体系”这个概念。

    “嗯……《山海经》是不是一个神话体系呢。”

    事实上,“种花神话有没有独立的体系”就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问题,经久不衰,估计每隔几分钟都有人在想这个问题。

    准确地说,它并不是没有独立的体系,而是没有大众认可度高,而且广为流传的体系。这件事的背后藏着一些传播学的问题,涉及到最早的神话出现、后来的发展变化以及传播等问题。

    文本溯源用于考据,而神话溯源则不一定可以,从实证的角度的确只能从现有证据步步推导,就如法学常说的“证据链”。

    历史还原某种意义就是证据链的编排,学术水平高与不高,正体现于证据链的还原水平以及长短大小深浅等等维度。理论上,没证据就不能立论,可话是这么说,还是有大量的“想象”进入人们的文化记忆,虚实结合,不分彼此。

    实证……偶尔会让人感觉无奈,再多的想象没有证据也只是猜测。所以,神话溯源停在了有限的实证上,太多神话没有作者,部分连个托名人都没有,当然不好推断是出于什么创作环境、什么创作动机下写出的文本。

    思路就这么断了。

    但,如果承认“神秘”,思路就完全颠覆了。比如正常人以为的历史顺序、事物出现顺序,未必是按着时间线来的,关于神话的时间线也可以重新探讨。

    比方说,平面上有几个蚂蚁,人手上有茶与茶水,人先把茶水放下平面,再把茶放下去,对蚂蚁来说,就是茶水先出现,茶再出现。

    而事实上,人是清楚的,自己是先有茶,才泡出茶水。

    或者再举个例子,关于仓颉造字,人们可能只知道仓颉造字的故事,但不知道还有一个故事。

    据说,仓颉造字期间,因为心性问题,有所疏忽,因而造的字出现了问题,有人提醒仓颉,仓颉才惊醒,更加认真造字了。

    看起来,这个故事只是说明了仓颉在造字过程中的波折。

    但是这个故事里面,造字为什么还能出问题,难道不是“随意”造就好了吗,造字的正确性与合法性,如何判定?造字又不像绘画,有对象物可以参照,象形文字说是象形文字,实际上的造字法是包括象形在内,还有会意、形声等等。象形或许还能判断,会意等其他方式呢?

    另外,这个故事还暗示了一个问题,最早的字不一定是最正确的字。

    而且,没发现吗,这个故事中,又是“谁”提醒了仓颉造字不对?这个人怎么知道对不对?

    要言之,早的不一定正确的,晚的也不一定是错的。神话体系可能也是同理。

    仔细一想,上古故事尽是谜,没有不是谜的故事,没有不能留意的细节,因此可以提出很多很多问题,某种意义上,《山海经》是谜语合集,满纸细思极恐。

    总言之,一旦承认世界还有更高维度,那么,所有时间线、历史顺序等线性时间思维就要抛开。

    能做到吗?抛开时间空间,在混沌中寻找渺茫的逻辑线,人类文明承载了多少知识就必须面对这些知识,在混沌中编织逻辑。

    文科常被称为伪科学,哲学文学尤其。人们认为自己脑中的想法这么主观,一天变到晚,什么想法观念都有,有什么客观可言。

    然而确实有。还有一群在充满相对性变化的主观世界中寻找着客观绝对性的人们。翻开历史一看,稍一检索便是他们建构出来的思想道路。

    思考……就要抛开一切限制,让风暴在脑中肆虐,打破认知,不给自己设置任何限制。哪怕有悖实证,不科学,但那又如何。

    思考若不自由,知识从何得来?

    将时间线抛开后,历史变成了打乱的拼图,没有边缘锯齿,因而想怎么拼凑都可能,什么历史的必然性偶然性,在这样的自由思维里,自然就不再重要。

    对,知识的谱系就要以这样的混沌、空无为基础,层层编织,步步自洽。神话体系的重构也是同理。

    邢远看着星空,忽然道:“有人发现昆仑了。”

    作者有话要说:

    *《吕氏春秋》

    第154章

    不久前的星空上。

    “天上?谁说的,昆仑在天上……是指哪一片天?哪个星辰的所在?”

    不停有人发出质疑声。

    因为,这太离谱了,如果是在地上你尚且还能找,在天上?本土星球之外?宇宙这么大我们怎么找,而且你就算想找,也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去到天外的其他星球吧。

    大陆最强的力量大概是半神级别,其他则是特殊情况下的真神力量,何谓半神,指的其实就是虽然可以长生,却无法脱离本土恒星系的存在。再远的地方祂们或许可以尝试去一去,但是风险极大,一不小心就可能遭遇宇宙中的不详。

    众所周知,外面的不可描述数不胜数,现在看星空看不见祂们的身影不代表祂们不在,祂们只是避让了,因为那里的时空扭曲了,被更强大威严的力量支配了。

    无论如何,知道昆仑可能在天上,対他们来说绝対是莫大的打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