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70章 第 70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70章 第 70 章(第1/3页)

    “编剧?取材?”

    裴景听到这消息时,还挺意外。

    “怎么就有编剧要来咱们冬季项目里取材了?我看那些夏季项目也没这待遇的吧?”

    蒋一波插了一句:“前些日子的事了,当时林指导就说,咱们冬季项目不应该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果不做宣传,广大群众永远也不会知道冬季项目除了花滑之外还有短道速滑,咱们短道的成绩甚至比花滑还要更好。”

    “林指导这段时间去夏季项目那里取了一圈的经回来,像是国乒那里,他就去了好几回,回来就念叨,人家有乒乓王子双子星,咱们怎么就不能有?”

    “然后没多久刘记那里回了消息,说是体育频道也打算加大对冬季项目的宣传推广力度,两边宣传的目的不一样,但是总归都是要搞宣传,体育频道那里就给了几套不同的宣传方案,什么纪录片追踪拍摄啊,短道、花滑全锦赛、世青赛和世锦赛的全套宣传啊都有,还有一些央视的访谈节目邀请啊,最后就是这个电视剧了。”

    “刘记说,他们体育频道也是有一些影视片制作的额度的,但是过往一直都是用在纪录片制作和各种直播赛事的授权引进上,前段时间巧了,好像他们的主管单位要求要推一些体育题材的到了综艺和影视剧的制作,他们头儿就想到了这茬儿,刚好和冰协还有林指导一沟通,这不就派了便编剧来咱们冬训中心取材?”

    裴景总算是听懂了个大概的前因后果,不过他也没太在意,反正对人家来取材的编剧客气点,别人有什么问题好好回答就行了。

    没两天,就有个主编带着他的编剧团队来了,据带队来的刘记介绍,这位主编的编剧团队是当前国内写职业剧很知名的队伍,团队的剧本出过好几个爆剧。

    短道速滑这里的教练组和运动员都组织到一起跟这位主编还有他团队的人碰了个面,来取材的团队里总共两男两女,光看外表觉得这些编剧和普通人也没什么区别,孙睿翔还偷偷在边上跟苏凉咬耳朵呢——老大老大,这些编剧都没戴眼镜诶?我怎么看着觉得你比他们像编剧?

    苏凉:……

    应该怎么告诉二翔,并不是所有编剧都会近视,也并不是所有运动员都视力一流。

    短道速滑这里的教练和选手们在和编剧们碰了个面之后,都是该训练训练,该干嘛干嘛,互相之间都没太多影响,这些编剧取材也不是光只在陆训馆和速滑馆里蹲着,他们基本上把冬训中心里的各个区域都逛了一遍,偶尔有冬训中心这里的工作人员给带着路,偶尔也就是他们自己瞎逛。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选手们在训练结束之后时不时会被这些取材的编剧拦住问些话。

    “这个训练是每天都做吗?一周的训练日程安排大概是怎样的?”

    “短道速滑不是冰上项目吗?为什么你们有半天时间会耗在陆训馆这里?”

    “那些选手也是短道速滑的吗?他们看起来好像比较瘦小一些?哦……是花滑的人啊,所以速滑这里和花滑是同一个陆上训练管。诶?什么?短道速滑的缩写不是速滑是短道?哦,不好意思,原来还有这个细节在……”

    “那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的区别是什么?我看对面只有速滑馆和花滑馆,速度滑冰的训练馆是在什么位置?我回头去参观一下……”

    这些编剧提问很直接,这对运动员们来说沟通也比较轻松,双方没几天就熟悉了起来,等到熟悉起来之后,两个女性编剧就直接跟女队那里泡在了一起,两个男性编剧则天天扎堆在了男队这里。

    “诶,二翔,你再说说你第一回见你老大时候的那事儿呗?你们俩是为什么会突然上冰开始比赛的?”

    其中一名男性编剧胡侃又拿着笔跟孙睿翔扯淡了起来——没错,这个男编剧的真名就叫胡侃,他是京市大杂院出身的,从小一个大杂院里就格外的热闹,也造就了他胡天侃地的本事,本人也跟他的名字一样,特别能侃,没两天就跟‘东北三宝’毫无障碍地混到了一起。

    就‘东北三宝’这名字还是胡侃给二翔他们取的,说的正是孙睿翔、周奇奇、林永胜三人。

    孙睿翔根本没有意识到胡侃是在取材,当时就跟胡侃哔哔了起来:“害,你是不知道,我老大他还挺坏,当时我和大林、狍子刚到冬训中心,看这里的什么设施都新鲜,好些设备是我们在省队和体校的时候没见过的。”

    “那会儿我和林子他们一进陆训馆,就看到我老大在踩功率车,你看,就那边那个车子,我就好奇,问我老大说——这是干啥用的?正常踩到多少算及格啊?”

    孙睿翔一边说一边痛苦回忆:“然后我老大大概那会儿就看我傻,开口就跟我忽悠——说厉害的人能连踩30分钟不降速。”

    听到这话,别说孙睿翔了,就连胡侃都一脸痛苦的菜色——这些天里,他们也不是只采访问话取材,自己也亲自上手参加了一小部分的训练,这个功率车就是每个人必定会去体验的一个项目。

    这功率车不开阻力什么的还好,一旦按照运动员的标准设置完毕,10秒钟感觉就能要了他狗命,连踩30分钟不降速,那得是什么样的神人啊?

    胡侃觉得,这二翔不能够信了吧?

    然后孙睿翔就一脸菜色地回忆:“我那时候多相信我老大啊,他看起来那么冷静,一点儿骗人的样子都没有,我就上去踩了,硬顶着想要踩到30分钟不降速……我又想实在不行人家是厉害的人能30分钟不降速,我至少得踩个20分钟才算合格吧?”

    这可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胡侃拍了拍二翔的肩膀,脸上一脸同情,心里【新素材+1√】。

    坐在孙睿翔身旁不远处的林永胜和周奇奇俩人默默无语地看着不远处的二翔,都很像再挪到离他更远一些的位置去——他们是一点儿也不想借着‘东北三宝’这个名字成为未来某个电视剧里面的重要配角。

    真的,一点也不想。

    几个来取材的编剧,其实进了国家队之前,就已经从国家队这里拿到了几个比较适合用来取材的角色信息。

    像是男队这里就是‘苏凉’、‘沐远笙’、‘东北三宝’、‘尚飞’这几位,国家队提供了这几位的原型信息,不论是编剧们打算吸取他们身上的一些关键元素,还是直接用这些原型人物来写故事,都没什么问题。

    几个编剧聊了几天蹭了一波素材之后,由总编剧牵头开了个会。

    要说呢,国家队不愧是精英云集的地方,天才和可取材的信息点真的不少。

    “先说女队这里吧。”其中一名女性编剧点着笔头,总结了她取材时搜集到的一些信息点:“目前女队处于新老交替期,老队员实力较强的基本都退役了,余下的几位不太能扛得住,之前京市站的比赛成绩不算太理想,目前队里林梦、姚姚、江雨霏、林若瑶几位都是比较被看好的新生代,其中姚姚能力比较全面,但是比赛心态还不够稳,各位女选手的机会比较平均。”

    说到这里,另外一名驻扎女队的编剧补充了一句:“听说东北那里有个新近崛起的短道速滑天才女选手,之前林指导去选材的时候错过了,但是在之前的全国联赛首站青年组的比赛里,横扫了国青队的选手,我们觉得这个选手的信息值得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