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160-17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160-170(第3/29页)

是五福,也得把你给算进去。对了——”

    他伸手指了指一旁,问道:“边上那是什么?”

    怎么将没煮熟的米和另外一个陶罐也给放上了。

    李清月拍了拍罐盖,答道:“这就是我之前和阿耶说的留有悬念之事。”

    “今年四五月间,在泊汋周边的山岭里我们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矿物,在孙思邈弟子的帮助下,最后制作出来了此物,这东西目前找到了三个用处,一个便是药理上的消肿,因为能取代这作用的药物不少,我就不多说了。”

    “一个是用于鞣制皮革,能让皮革更为柔软厚实,这才有了阿耶身上的这件衣服和这双靴子。”

    李治心中暗道,这还真是个好用处。

    但饶是他已在心中有了几分预期,也万万没想到,会从李清月的口中说出随后的那一句来。“第三个功能就是增产。”

    增产?

    李治的面色遽然一变。

    听得李清月继续说道:“今年我选了几块地将其实践了一番,最后确认,有此物的帮助,田地之中能增产约莫两成,这碗没煮熟的米就是从那块增产的地中取来的。您没发现吗?若是将它煮熟,可能要比您刚品尝过的那一份还要颗粒饱满、品相优良。”

    李治端详了一番,发觉真是女儿所说的情况。

    可这发现真是过于吓人了,让他在端起那米碗的时候,手都有一瞬的颤抖。

    李清月叹了口气,“但可惜……”

    “可惜什么?”他追问。

    “可惜眼下还不能确定,通过这种方式增产出来的粮食到底有无危害,所以正在尝试将其长期投喂给牛羊猪狗兔鼠这些畜类去吃,辽东那边的医官都还在追踪观测呢。不过阿耶您放心,最迟两年,我一定给您一个结果。”

    她说得信誓旦旦,李治也相信她真能做到。

    但在粮食增产这样的大事面前,没有哪个做皇帝的是能坐得住的!

    有更多的粮食,也就代表着有了人口扩增的可能啊!

    就算李清月还随即跟他解释,这农肥的生产成本也不低,寻常百姓肯定是用不起的,最多就是用在一些品种特殊,价值不太低的东西上,也没能打消掉李治对此物的热情。

    新农肥的研发,无疑是已远远超过了送礼之事,更是远比那辽东四宝还要重要得多。

    “不,不必按照你那边的计划推进,你手底下的人还是太少了。”

    李治之前总觉得,安定作为一个公主,无论是其权柄还是封地户数又或者是她的下属,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公主该有的规模,现在却几乎是下意识地接出了这样一句话。

    在他来得及收回这话前,他又已经下达了指令,“速召仓部和太医署官员前来。”

    “是司庾。”武媚娘提醒道。

    李治连忙改口,“对,我糊涂了,速召司庾与太医署众人前来。”

    安定这边的人手可能不足以快速判断出此物的效果,那就由他这边多增派一些,来看看这东西!

    倘若真有她所说的那般神奇,此物的意义必定非同小可!

    得令的奉宸卫当即前去请人。

    可等到那些司庾和太医署的官员被紧急征调来此地的时候,他们却有点傻眼了。

    请问,这是什么新晋流行起来的风尚吗?

    只见他们的这位陛下在本就已有炭火加热的殿中身披熊皮大氅,脚上穿着一双奇怪且质朴的皮靴。

    而在他面前的桌案上,摆放着一罐人参酒,一碗吃了两口的稻米饭,还有一碗刚刚脱谷的稻米,以及一个装着不明物体的药罐。

    看起来……同样有些朴素。

    这样的一身打扮,若是放在辽东的军营中可能还算正常,放在金碧辉煌的蓬莱宫中,却怎么看都很是违和。

    偏偏李治自己浑然未觉,自己已在无形之中当了一回安定公主的活招牌,一见被喊来的官员停在了进殿后的不远处,当即开口,“愣在这里做什么,还不过来看看此物!”

    第162章

    陛下都这么说了, 他们就算再怎么好奇李治的装束,思索着自己在回去后需不需要效仿一二,还是该当先将注意力转移到眼前。

    在看到李治面前的这份辽东新米之时, 那司庾郎中的目光顿时亮了起来。

    “一方水土养一方作物,确实没错。这辽东土地若是当真多年不曾开发,只偶尔用于放牧, 还满足了水泽灌溉条件,确实要比关中更适合于种植稻米。不过恕我多问一句, 安定公主当真没怎么接触过农事?”

    这看起来一点都不像啊。

    但他转念又想,其实这完全能解释得通。

    北地到了九月末, 就很有可能因飞雪天气冻坏庄稼, 若是稻米再成熟得晚一些,很可能就会面临颗粒无收的结局,所以, 原本身居辽东的那些人并不敢做出这样的一番冒险。

    在已经习惯了渔猎为主的生活模式后,他们也很难做出改变。

    反而是安定公主初来封地, 想要在此地大展拳脚干出一番事业,还敢于去做这样的尝试。

    李清月答道:“确实没有。”

    ——上辈子看过的一点又不适配于此地, 远程指导唐璿干的,也当然不算是她自己在做。那么辽东土地上的水稻种植尝试,就是她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行动。

    “但我请来了不少老农,在区田、插秧、沤肥之事上遵循往年经验,也令长于器械制作的缮工监官员分配好了田间水道, 确保稻米都能得到足够的灌溉。临近江水结冰之时, 还让江边水车保持田中水流, 防止结冰之后损毁稻田。这样一来,要想将田种好也不难。”

    司庾郎中赞许地点了点头。

    若如安定公主这么说, 她其实没干出什么胡乱指挥的事情,反而将专业人士都用得恰到好处,能成功将稻米种植出来是应得的。

    他便以笃定的语气接道:“我看这日晒时间和土地水文都促成了稻米长出的状态,让其优于关中,说不定再多经过几年的筛选良种,还能发展成更加优越的品类,公主不妨一试。”

    “这几年间的天象表现得很明显,比起二十年前,冬日要更为温暖,太史局也有类似的判断。若是今年辽东那边能让水稻安全生长到收获之时,明年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我就是这么想的,”李清月回道:“毕竟,我还盘算着将其再多种植优选几年,将它培养成贡米的,是吧阿耶?”

    “……啊?”李治原本还饶有兴致地听着李清月和仓部官员的交流,忽然被喊到还微微一愣。

    贡米?

    他转头就对上了女儿认真的目光。

    那双眼睛里的神色仿佛是在说,她都亲自负责耕作了,种出来的稻米从品相到口味也都已经让李治体验过了,给她个在辽东种地的体面名目,对他来说应该不难吧?

    “哦,贡米啊……”李治心中快速思索,答道:“此事确有可行之处,过几日再具体商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