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300-310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300-310(第12/17页)

理政务的能力,在太学之中也是学,在官员任上还是学,反而是后者更能敦促人前进。”

    “说句实话,我知道自己不是太子麾下最聪明的人,真定念完三本书的时间我只能读完一本,所以我很清楚,我若是按部就班地走下去,那些如今就读于太学的人,或许在两年之后就会取代我的位置。可我既然已经为了自己的前途争取了一次,又怎么甘心自此泯然众人!”

    她想去一个能让她不断磨炼自己的位置。

    太子出行的马车车厢宽敞,韦淳说到这情绪激动之处,便直接在桌案之前俯身叩首,“若是太子殿下觉得我此举是眼高手低,妄言大话,我也敢立下军令状。如有办事无度,臣甘愿领罚……”

    “行了!”

    武清月一把握住了韦淳的前臂,将她托了起来,“领不领罚的随后再说,哪有你这样将婚事说得像任职一样的。”

    “那您……您这是同意了?”韦淳眨了眨眼睛。

    太子殿下不仅没有因为她这一通僭越的言论,对她做出斥责,反而是以欣赏而宽和的眼光将她扶起来,已能说明她的态度了。

    “其实你若是想要破格提拔,以你此前的履历,也不是不能……”

    “不。”韦淳打断了她的话,摇了摇头,“我先前已说了,我不想让您难办。我有这样的胆量说出这样的话,是相信自己在重压之下能够化解麻烦,但不能让您不按规矩办事。”

    天下有那么多双眼睛在看着那位以女子身份登基的皇帝,也就有同样多的眼睛在看着太子殿下。

    她们执掌大权,却也必须稳健地往前走出每一步。

    太子殿下已经用四海行会给她做了第一个平台,用出征拂菻给她做了第二块跳板,接下来的路,她要自己计划了。

    这才对得起,当年殿下问起她名字的时候说的那句话。

    她说,她问的是“韦淳”这个人,而不是她那个姓氏所代表的势力。

    “再说了,”韦淳忽然展颜一笑,“殿下,我也没说自己对二皇子一点都没有想法吧。”

    武旭轮长得又不差,除了窝囊了一点,平日所学的,可都是皇室子弟必须接触的课程,琴棋射御虽算不上样样精通,却也都能跟人搭上话来。

    更因为那份救命之恩,在从西域折返洛阳的沿途,武旭轮没少用崇拜和恋慕的眼神看向她。

    怎么形容呢?相比于京兆韦氏有意给她说亲的对象,武旭轮的条件真是要强上太多了。

    那她又为何非要对此有所避讳,甚至是寻找办法躲开他的追求呢?

    “殿下,我想,我有我的考虑,他有他的算盘,既是一拍即合,那也必然不会变成一对怨侣的。”

    说不定,武旭轮比她还着急呢。

    武清月失笑:“你都这样说了,我还有什么好拒绝的。不过,这件事,得等我们重新回到神都再说,再在陛下面前过个明路,现在——”

    她伸手点了点韦淳的额头,“先收起你那点结亲升官的小心思,陪我将劝农之事给解决妥当。”

    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韦淳当即应道:“殿下放心,我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对了,说到在域外的收获,还有一件事我想向殿下禀报,是关于那大食的……”

    ……

    当韦淳跳下马车去的时候,谁也无法从她的表现中看出她与太子商谈了这样的话题。

    年少得意的都尉脚步轻快地跳上了马,统御着自己的下属朝前开道,俨然一派太子心腹的表现。

    武清月眼见这样的一幕,松手落下了车帘。

    她原本还隐藏的少许担忧,都已在韦淳的答案和表现中消失殆尽,她也相信,韦淳能处理好这段自进入武周后,天下最为特别的婚姻。

    她也格外欣喜地看到,这些未来的朝堂重臣,都已在方方面面展现出了自己坐观世事的想法,而不再只是接受来自她的命令。

    那么现在,让她看看其他人的表现吧。

    ……

    她说是说的要往河南道巡查,第一步抵达的,却是桐柏的矿区。

    此地增设督使和宗燕客就任劝农使,几乎就是前后脚的事情,也正该再来检阅一番。

    但让武清月都没想到,太子车队入境之时并未得到有司的迎接,先见到的,是一片人员调度匆匆的“混乱”场面。

    她一把抓过了其中一个跑过的小吏:“发生了何事?”

    那人眼见武清月的衣着,顿时倒抽了一口冷气,忙不迭答道:“……是,是……”

    “回禀太子殿下,今日那头挖出金矿了!”

    桐柏这地方,是作为纯碱供应地的,现在又挖出金矿了。

    第308章

    “难怪顾不上来迎接, 发现金矿实在是大消息……”

    韦淳紧跟上了武清月的脚步,匆匆朝着动静最大的方向赶去。

    这座位处桐柏的矿产基地,满打满算距离成立, 也才只有一年的时间而已,无论是人力还是驻守在此的兵力都还没有配备到位。

    既是一边有要务在忙,另一边的迎接自然缺人。

    深知这其中的情况, 武清月又怎会因此而怪责于对方,反而觉得, 这位被她安排到此地来的李督使很是明白何为轻重缓急。

    若那金矿被发现储量充盈,她无疑能立一大功。

    比起接待太子仪仗, 武清月更想看到的也是这等实质性的进展!

    当她被人引路抵达这新发现的矿脉时, 更是随即获得了一个更好的消息。

    “这里原本是先发现的银矿。”李督使指着前方的标牌说道。

    武清月顺着这位一身短打的女子指去的方向看,便瞧见了一块写有“银洞坡”的标牌。

    以标牌的新旧程度看,距离这块标牌被立起来, 应当还没过多久。

    自汉代以来,银器和银锭虽然不以货币的方式命名, 却也可以称得上是广泛流通,这么一来, 若是发掘出银矿,也能算是一方政绩了。

    “只是没想到,这里还有伴生的金矿。”她说到这里,不觉将愈发敬佩的目光投向了武清月。

    选择桐柏作为采矿基地,几乎就是武清月一力决断的结果。

    如果说先前开采纯碱矿, 已能解决不少附近百姓的就业, 还能将此物为武周的种种新兴产业提供原料支持, 那么接连挖掘出银矿和金矿……

    便实在是太子殿下的运势惊人了。

    她甚至在想,自己被从辽东调到此地, 算不算是被天降了一个必有收获的馅饼,竟是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就有了莫大的收获。

    倒是有点怪不好意思的。

    但还没等她继续想下去,就忽听武清月问道:“你管此地叫做银洞坡,但我看那片发掘出金矿的位置距离地面很近,你打算让人用硐采、凿井还是露天采矿推进?”

    李督使几乎是下意识地回道:“先前是预备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哇叽文学网】【哇叽文学网】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