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小鲜(科举): 第 197 章 京城风云(三)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大国小鲜(科举)》 第 197 章 京城风云(三)(第1/2页)

    “……高丽元气大伤,倒也还算安稳,只是倭国不想继续支持汉学院,对轮换人员百般推诿,野心昭然若揭啊。”

    中秋假的最后一天,孔姿清一家四口登门拜访,难免谈起内外局势。

    孔姿清在国子监任职三年,多有经营,如今虽调往礼部,这方面的消息仍相当灵通。

    “这也难免。”秦放鹤笑道。

    如今的高丽小皇帝是个傀儡,又连番以港口、城池为代价向大禄求援,贸易、开矿屡见不鲜,眼见着都快成大禄后花园了,倭国见了,岂不心惊?

    可大禄却不是什么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部下,当初你倭国既然开门放我进来,助你平定国内叛乱,如今用完了就想丢?

    “如今高丽内部是那样,倒不好贸然对倭国用强,”孔姿清端起菊花茶啜了口,茶汤在口中停留许久才咽下,“陛下的意思是且先叫倭国境内那一批教师和舰队卫士委屈委屈,莫要急着回来。”

    倭国请神容易送神难,而大禄这边,一旦离开,再想名正言顺地过去,也难。

    官方人员不动,再添一些以民间贸易的方式渡过去,也就不怕什么了。

    “也好。”秦放鹤点点头,看好友喝茶的动作顿了下,不觉发笑,“左右倭国内部也不算太平,此刻也不敢对他们怎样,最多言语和待遇上恶心一把。”

    一旦真的动手,就是两国战争,正式决裂,谁也不敢起这个头。

    孔姿清自小锦衣玉食,又酷爱茶道,对茶水的要求远超常人,而秦放鹤家的菊花茶……就真的只是菊花晒干后以沸水煮开,滋味实在算不得好。

    但非常清热败火。

    “所幸并非全无收获,”孔姿清倒不介意好友取笑,自己也跟着笑起来,“高丽自不必说,矿场都开了几个,倭国这边也是日夜赶工,掏了不少金银矿……”

    高丽顺从,大禄军队可光明正大长驱直入,所以各处矿藏的勘探、开采就很精细,舍不得浪费一点。

    但倭国反复无常,隔得又远,时间紧迫,也只好采富弃贫、采厚弃薄、采易弃难。

    这几年间,大禄国内的金属矿产勘探大幅缩水,许多地方干脆停摆,就是因为都集中力量去海外抢去了。

    挖自家的,哪儿有抢别人的香?

    一船船闪亮的贵金属拉回来,有资格反对的朝中大佬见了,哪个不是血脉偾张?只恨船不够多,挖得不够快。

    大人们说,小孩子也没闲着,除了两岁多的阿姚实在听不懂,全程扭来扭去外,其余三个孩子都坐得端端正正,连不满五岁的孔家次子也听得津津有味。

    “前年、去年北辽因大禄援助高丽,无法南下打草谷,今年非动不可,朝廷已经开始陆续调兵马北上驻扎防御。”孔姿清说。

    八月中秋已过,北部游牧民族漫长的寒冬即将到来,过去几年中,北辽和女真争斗频繁,根本不能安心生产。而被车马狠狠践踏过的草皮受损严重,恢复期非常长,导致短

    时间内草、粮产量一降再降,根本养活不了现在的人口。

    若想苟活,只能南下打草谷!

    阿嫖忍不住问:“那为何不先除掉北辽?永绝后患?”

    孔姿清和秦放鹤对视一眼,都有些欣喜欣慰,能问出问题来,就证明真的听进去,并且认真思考了。

    “你来说。”孔姿清对孔植道。

    这个问题相对简单,对长子而言已不算什么。

    “是,”孔植想了一会儿,一板一眼道,“兵者,厚积而薄发,眼下我朝忙于海外,这个,这个海外建业,无暇他顾,若贸然兴兵,必然左支右绌,高丽奸诈,未必不会趁机作乱……且北方又有女真兴起,与北辽更近,摩擦更多,不如先叫此二贼互斗……”

    对相对纯真的孩童而言,飘洋过海去别国抢东西这件事,多少有点冒昧。

    但没关系,习惯就好。

    孔植不过八岁,却足足比阿嫖多学了近五百日,几近目前人生的四分之一,有此差距,也在情理之中。

    但等他们年岁渐长,思维和心智健全,这点差距将会无限缩短,直至于无。

    辽和女真若一时奈何不得高丽和大禄,想活命就只能互斗,抢林子抢山,抢草皮。

    阿嫖想了想,又问:“那若北辽灭亡,我朝可占其领土么?”

    有野心,甚好。

    秦放鹤欣慰极了,“可能,但北方并不会就此安静。”

    没了辽,还会有金,会有各式各样层出不穷的政权,大禄朝永远也不可能吞并世界上所有的土地。

    所以未必要着急消灭你的对手,有时候留着它,反而好处更多。

    就像现在的辽,当初的卢芳枝……

    阿嫖点点头,有点明白了。

    正说着,阿姚软乎乎的小身体就蹭过来,揉着眼睛道:“姐姐,困了。”

    阿嫖熟练地拍拍自己身边的软垫,“睡吧。”

    纵然是贪玩的阿姚,日日这般耳濡目染,也已认识了不少字,知道这世上除大禄之外,还有许多国家。

    没人逼他,只因父母、姐姐整日都在读书识字,院子、屋子里也多悬挂对联、书画,小孩子难免好奇,指着这个让念,指着那个让念,久而久之也就会了。

    看着一双儿女,秦放鹤忽然无限感慨,寻常人家的孩子该如何与世家子相争呢?

    他们拼搏半生才明白的许多道理、勉强接触到的丁点微末资源,却是这些孩子们的懵懂童年便触手可得的东西。

    “昔年你横空出世,着实惊煞了一群人。”孔姿清语带笑意。

    一路同行,他是除秦放鹤之外感触最深的。

    在这个时代,秦放鹤秦子归,是真正的奇迹。

    说的不好听一点,读书科举这回事本就与底层庶人无关。

    之所以未明令禁止,是因为就算不禁,也爬不上来几个,不如留着做样子。

    就拿孔姿清和秦放鹤他们那两届殿试来说,三甲进

    士共五百余人,但真正庶人出身的,不过一掌之数。

    除秦放鹤之外,名次最好的那个也仅在二甲中下游,余者皆是三甲末流同进士,如今已然泯然众人。

    秦放鹤也笑起来。

    只这份笑意中究竟有多少喜怒哀乐,却是连孔姿清都无法体会的。

    寒门难出贵子,寒门尚且如此,何况庶人乎?

    饶是集合全族、全村之力,你以为自己读遍了考试书目,可真正到了考场上才会发现,白瞎!

    因为你读的是一加一,但试卷上赫然摆着求n次方。

    超纲了,你遇到的所有考试,都超纲了!

    怎么考?

    怎么比?

    午间两家一并用饭,下午继续。

    “若立太子,只怕便是四皇子了。”孔姿清说。

    除却寿王,论年纪,四皇子居长,近年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